APP下载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07-07赵建国王嘉箐

财经问题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本大学生质量

赵建国,王嘉箐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赵建国,王嘉箐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历来重视关系和人情的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微观社会结构的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求职观念、求职行为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特征差异,同时以大学生家庭背景及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出发点,基于大连市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和就业现状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改进后的布劳-邓肯职业地位获得模型界定社会资本概念后,实证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缓解“拼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有效建议。

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质量;先赋性社会资本;后致性社会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毕业即失业现象凸显大学生就业越发困难。媒体不断爆出“大学生求职‘零薪酬’”“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新闻,在引发社会热议的同时,表明大学生就业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当今90后新生代大学生对自身价值有着更强烈的追求,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规划有着更多、更新的要求。基于目前中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严峻的就业现状,学术界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解释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尤其是在中国重视人情和关系的制度文化背景下,对于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资本作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视角,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Granovetter[1]的弱关系假设理论指出,当一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通过个人的网络关系,能够为其新的职位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有帮助的人,并不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们(强关系),而是那些与他关系一般甚至疏远的人(弱关系)。Nan[2]在“弱关系力量假设”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个体嵌入于社会网络但不能直接占有社会资源,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取得财富、权力和名望。弱关系之所以比强关系重要,主要是因为同等阶层的人们之间属于强关系,但由于拥有相同或类似的资源,因而意义不大。Bian[3]结合中国“伦理本位”的具体国情,针对“弱关系力量假设”提出“强关系力量假设”,他认为在中国文化的条件下,关系、人情在内容上远比传递有用信息更加丰富,更是一种实质性的帮助。即使求职者获取了就业信息,但没有关系强的决策人施加影响,也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工作。费孝通[4]的差序格局理论认为,在中国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的格局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划分亲疏关系。家庭(家族)利益的重要性仅次于个人“自我”利益,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不仅为个人所有,更为家庭全体成员所共有,就业问题与家庭的利益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邹宇春和周晓春[5]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就业选择面前,家庭社会资本和高校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产生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影响。高校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大学生升学、出国,家庭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大学生单位就业。陈成文和何蛟龙[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人力资本优势更适用于市场分配的就业机制且在私有制单位的作用更大,而社会资本优势更适用于社会网络的就业机制且在公有制单位的作用更大。黄敬宝[7]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就业形势下,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当就业形势不利时,社会资本的作用大于人力资本。费军和姚山季[8]认为,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就业机会的积极影响显著,就业机会积极影响着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又积极影响着就业满意度。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所关注的就业问题大多局限在社会资本对相关就业群体就业实现方面的作用,而对就业质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相关研究却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微观社会结构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求职观念、求职行为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特征差异,同时以大学生家庭背景及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各方面影响,为实现大学生充分的高质量就业和缓解“拼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有效建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资本概念界定及分析

Bourdieu[9]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解释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联系、社会荣誉和社会尊敬的资本”,它以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形式,与相互熟识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相联系。Coleman[10]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的社会结构资源。社会资本具有生产力,它有助于降低人们实现目标的成本,如果缺乏则会增加生产目标的成本甚至最终难以达成目标。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权威关系和社会组织等。Putnam[11]把“公民参与”“群体互动”纳入社会资本分析中,认为社会互动网络和社会组织的约束性机制会减少机会主义、投机主义和“搭便车”现象,有利于建立信任关系和信用社会。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沿袭国外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张其仔[12]将其看做是关系网络的一种形式,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朱国宏[13]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网络关系和社会结构获取资源的能力。卜长莉[14]认为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不仅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为基础,还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更以一定群体或组织的共同收益为目的。本文所定义的社会资本是指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社会结构中所能调动的为自己(或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源。行动者个体、组织或国家能够通过互动来共享社会关系网络、信任、期望和规范等,并将个人的需求转化为群体(或社会)的需求,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某项活动,达到既定目标并获得最大范围的利益资源。

社会资本因其概念的抽象性,使其量化操作方面困难重重。但有些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一些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Putnam[11]与Onyx和Bullen[15]等依据社会资本的概念层次,总结出对社区参与、社会背景能动性、信任和安全感、家庭与朋友以及邻居间的联系、生活价值、差异化的承受力等指标,从宏观上进行测量。瓦戴尔和厄普霍夫依据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将其分为结构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进行测量[16]。Blau和Duncan[17]的职业地位获得模型具体分析了先赋性因素(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教育程度)和后致性因素(本人教育程度,初职和现职)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本文在Blau和Duncan[17]的职业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将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划分为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

先赋性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先天即可继承并享有的社会关系财富,主要表现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在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能够为大学生建立广泛而优质的社会网络提供物质基础。因而本文选择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作为大学生先赋性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学生能够获得的社会交往机会就越多,社会交往的空间就越大。在后续的量化分析中,本文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单位类型、父母的职业层次、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作为衡量指标。

后致性社会资本是指个体经过后天努力所获得和积累的社会资本,本文用高校社会资本和社会交往能力作为衡量指标。高校是中国大学生进行后致性社会资本投资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校园社团活动、竞赛以及校外实习、兼职和联谊等方式进行社会资本投资,从而找到个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获得拓宽人脉、关系网络的机会,而且能通过为人处世的历练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身人格,打造优秀的品质与特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奠定基础。由此途径而获得的社交能力、人脉资源和社会网络等并不是来源于学生的原生家庭背景及父母实力,而是在远离血亲关系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自身尝试及努力积累与创造的后天社会财富。

性格魅力是持久的、不易改变的,这对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社会实例表明,情商已成为个人求职择业、职业生涯发展及人生成就预测的重要依据。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也侧面反映了其个人魅力和情商水平,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求职择业。社会交往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质量和社交网络的规模和密度,并深刻影响着个人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发展趋势,甚至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情商概念的界定因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将社会交往能力用来反映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从而进一步测量大学生后致性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基础,立足本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诠释。杨河清和李佳[18]从个体就业状况的固有特征建立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柯羽[19]从就业率及工作满意度方面对就业质量进行主客观的综合性判断。钟秋明和刘克利[20]结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对就业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张抗私和盈帅[21]从女大学生的角度对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就业质量观点的共性,将大学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完成学业,刚走出大学校门这个时点上,首次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进行就业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为就业者提供了客观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前景等条件,更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系列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形成的反映。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观因素,如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求职过程和就业满意度等更值得学界关注。

首先,求职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待求职的一系列心理状况,本文将求职心理细分为求职信心、就业期望和社会资本意识三个变量。求职信心是指在就业之前,大学生对能够找到工作所具有的自信程度,该项在问卷中用“没有一点信心”“不太有信心”“一般”“比较有信心”和“非常有信心”五种程度依次递增表示。就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所求职位的薪水福利、工作环境与条件、单位地域等多方面的总体期望值,问题设置为“这份工作与您当初期望的相比”,选项为好很多=5、好一点=4、一样=3、差一点=2和差很多=1,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社会资本意识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在求职过程中懂得积累和运用社会资本的程度。问卷中用“您认为‘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作用”和“您如何看待‘利用社会关系找工作’的现象”进行度量。基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作用的推断,拥有的社会资本状况对大学生的求职心理也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其次,求职过程。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临近毕业阶段寻找工作单位的过程,本文用就业渠道、求职时间成本和求职努力程度三个变量进行分析。求职信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今在高校的校园招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网页上能够找到很丰富的求职信息,但是通过社会关系得到的求职信息质量更高。同时社会资本能够对求职施加影响,社会资本越多,能够拥有的就业渠道就越广,求职信息就会越丰富,就业机会也会因此大大增加。问卷通过添加了“是否找了熟人帮忙”和“在求职过程中,这些人(帮助进行求职的关系人)对您的哪些帮助最大”来测量大学生的求职渠道。求职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问卷中设定为“三个月以内”“3个月到1年”和“超过1年”。求职努力程度反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及人力、物力投资,依次为“一点也不努力”“不太努力”“一般”“比较努力”和“非常努力”。由经验推断,社会资本积累得越多,求职过程就越顺利,相应的时间成本就会越少,努力程度也会越少。

最后,就业满意度。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经历求职过程后对最终结果的反应,属于主观的心理感受,代表客观现实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笔者认为,除人力资本外,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就业结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资本越优厚的大学生,通过社会网络关系得到的求职信息就越富有价值,最终得到的工作将更符合求职者内心需求和期望。同时,求职者对职业前景、物质回报、工作环境与条件的满意度就会更高,工作也会更加稳定、长久。此次调查在参考王霆[22]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进行测算量表的基础上,将就业质量分为职业前景(单位性质、单位规模、单位形象声誉、单位发展前景)、物质回报(薪水福利、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工作环境与条件(工作环境、单位地域、人际关系、员工培训、专业对口)和工作稳定性(户口解决、离职次数)四个维度、12项指标,测算就业质量因素的主观重视程度与满意程度,然后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打分,最终通过如下公式测算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

基于上述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分析和国内外研究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心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过程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4:强关系类型和弱关系类型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强关系更有利于大学生职位的获得和就业质量的满意。

三、实证分析

(一)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描述

本次设计调查问卷,安排专业调查人员于2015年5—8月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大连在校生论坛挂贴、“问卷星”手机微信和E-mail等网络方式进行填制。共累计发放问卷700份,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5.4%,样本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样本信度主要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测量,检验得出Cronbach’s α=0.702,样本内部的一致性程度较好。大学生社会资本量表的KMO值为0.617,大学生就业质量量表的KMO值为0.862,根据KMO检验标准,KMO值均高于0.500,表明两组数据皆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分别为1 536.405和1 137.705,自由度分别为465和136,显著性小于0.050。两项检验均表明本次调研所获得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显著性差异分析

笔者认为,学历和政治面貌作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既可以作为人力资本因素,也可以作为社会资本因素。以往学者的研究通常将二者视作人力资本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但是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质量与其人力资本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学历的高低不仅与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有关,更意味着大学生所在的学习环境可能提供的高校社会资本和接触的人际关系层次。相对精英的大学生党员反映了难以在短时期内考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对于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无疑起着正向作用。我们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学历、政治面貌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其中,学历的高低对就业质量中职业前景和物质回报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党员比非党员职业前景和工作稳定性更强。这表明,学历和政治面貌可能为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后致性社会资本,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表2 学历对就业质量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表3 政治面貌对就业质量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就业质量政治面貌均值±标准差职业前景正式党员3.407±0.457预备党员3.078±0.295共青团员2.249±0.580群众2.968±0.785物质回报正式党员3.840±0.660预备党员3.455±0.757共青团员3.580±0.658群众3.500±0.791工作条件与环境正式党员3.277±0.582预备党员3.242±0.513共青团员3.173±0.619群众3.074±0.965工作稳定性正式党员3.256±0.675预备党员2.358±0.680共青团员2.310±0.600群众2.056±0.726

(四)回归分析

1.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将就业心理影响作为因变量,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作为自变量,性别和来源地作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在回归结果稳定可靠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各维度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0,且系数相差不大,说明大学生拥有的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对就业心理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相关的先赋性社会资本以及与高校社会资本和社会交往能力相关的后致性社会资本积累的越多,求职自信程度、期望值和社会资本意识越高。同时也表明求职自信程度、期望值和社会资本意识易受到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的影响,拥有越高社会资本的大学生的就业优势越大,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质量。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1,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就业心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得到了验证。

表4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2.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过程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将就业过程作为因变量,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从显著性看,社会资本各维度显著性水平大于0.050,说明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就业过程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表明社会资本的多少不能用来判定大学生求职过程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不管拥有的社会资本多还是少,大学生求职的努力程度相当。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2,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就业过程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不成立。

表5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过程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但在问卷“上述这些人(帮助您就业的关系人)在哪些方面对您帮助最大?”一项上, “提供就业信息”的占比为50.7%,是整个样本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提出建议,指导求职”占比为18.5%,“向有关方面打招呼”占比为10.3%,“帮助递交申请材料”占比为12.5%,“帮助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占比为4.4%,占比最少的是“直接提供就业机会”和“其他”,分别为2.6%和1.0%。根据问卷的描述统计可以看出,不论最终结果如何,99%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使用了社会资本,且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提供就业信息的作用。

3.社会资本对大学就业质量满意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在回归模型中,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的标准系数都为正。这说明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故研究假设3得以验证,即社会资本越优厚,大学生就业质量就越高,同时,由于先赋性社会资本比后致性社会资本的系数略高,说明其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更明显。

表6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4.关系强弱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表7 强弱关系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背景下,关系和人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就业机会的选择还是就业过程的关键环节,社会资本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连市部分高校的调查也进一步显示,社会资本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就业期望和就业质量的满意度。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学历和政治面貌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学历对就业质量中职业前景和物质回报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历层次越高的大学生职业前景越光明,且初次就业时的薪资条件和福利待遇水平相对普通学历层次的学生更高。在通常情况下,学历越高的大学生所接触的同学、老师的学历层次、个人涵养和社会地位也更高,这些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质量可能更高,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信息和渠道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情况。在政治面貌上,党员比非党员的职业前景和工作稳定性更好。这说明,虽然政治面貌对就业竞争中的物质回报、工作条件和环境上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的检验,大学生党员相对卓越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品质帮助其在工作变动、晋升和职业发展中取得优势地位。

2.在就业质量方面,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过程和就业满意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一是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得到了验证。拥有越优质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和就业期望就越高,就业自信程度也越高,在就业过程中善于运用社会资本的意识也越强。二是在就业过程方面,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过程存在显著影响没有得到验证,但从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搜集到及时、准确又高质量的就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资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是在就业满意度方面,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得到了验证,这表明,社会资本实力越强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同时,运用强关系更有利于就业满意度的提升和职位的获得。

(二)政策建议

1.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应从根本上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防止社会资本的滥用和权力的过度集中造成的负面效应。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与执行,为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保体系公平合理,保障高校毕业生的流动顺畅。作为大学生宏观社会资本的重要支柱,政府应加快提高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的质量,帮助高校科学合理、切实地规划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社会强大的舆论和监督机制,使就业公平深入人心。

2.高校应充分整合国家的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培育质量和就业质量

一是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高校的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以服务经济建设的需求为目的。二是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努力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三是高校教师拥有较为广泛的社会资本,应积极担当起大学生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3.家庭应做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依靠的坚实后盾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家庭社会资本越高,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也就越高。在就业过程中,一方面,父母、亲属应切实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孩子的自身条件合理调整家庭的期望值,把关注点多放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尊重孩子的意愿和特长爱好,帮助大学生走出家庭期望的困境,避免直接为孩子的就业做决定。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会尽可能地利用家庭社会资本为自己服务,但也要避免对其的过度依赖而忽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就业过程中,家庭不仅担负着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重要责任,更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加强大学生对自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更深层次的认识,适度发挥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辅助作用。

4.大学生应注重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端正对社会资本的认知和态度,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竞争,加强社会资本积累在就业过程中的运用,及时有效地搜集就业资讯,抓住就业机会。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修炼独特的人格魅力,提高情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吸引高质量的社会资本。

[1] Granovetter,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2] Nan,L.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9,25 (1):467-487.

[3] Bian,Y.J.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62(3):366-385.[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

[5] 邹宇春,周晓春.大学生社会资本:内涵、测量及其对就业的差异化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4-103.

[6] 陈成文,何蛟龙.就业资本、就业单位性质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关系——基于湖南省2011至2015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82-86.

[7] 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52-58.

[8] 费军,姚山季.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7):56-61.

[9] Bourdieu,P.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112-158.

[10] Coleman,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94):95-100.

[11] Putnam,R.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1):65-78.

[12] 张其仔.社会资本的投资策略与企业绩效[J].经济管理,2004,(16):58-63.

[13]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3-104.

[14] 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24.

[15] Onyx,J.,Bullen,P.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J].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2000,36(1):23-42.

[16] 吴军,夏建中.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J].学术界,2012,(8):67-76.

[17] Blau,P.M.,Duncan,O.D.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M].New York:Free Press,1967.136-225.

[18] 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2007,(12):26-28.

[19] 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0,(4):74-76.

[20] 钟秋明,刘克利.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5,(3):107-113.

[21] 张抗私,盈帅.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3):83-90.

[22] 王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104-109.

(责任编辑:刘 艳)

2017-03-15

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及实现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 (AIA140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业视角的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2BGL048);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及可行性路径”(L16ASH00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发展、职业变迁与大学生就业研究”(LN2016YB028);辽宁省教育规划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G15DB125)

赵建国(1973-),男,辽宁抚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E-mail:zhaojg@dufe.edu.cn

F241.4

A

1000-176X(2017)06-0124-08

猜你喜欢

资本大学生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资本策局变
大学生之歌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质量投诉超六成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