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填申报表的快填!“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申报预审期还有两天截止

2017-07-06

大观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竹编工艺品创意设计

近几年,来自新平52岁的普先生在试着做一些创意木质产品。

4月10日晚,看到“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信息的普先生立刻通过《大观周刊》微信公众平台报了名。

据悉,“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是在云南省文产办指导下,由云南省木雕协会与《大观周刊》主办的一次以云南为主体面向全国征集创意设计及实物的活动。

主办方介绍,截止4月24日晚,已经有数百名选手报名参赛。选手从60后到90后都有。有来自云南开远、剑川、新平、易门、西畴、腾冲、会泽、弥勒等地的,也有来自福建莆田、江苏宿迁、浙江宁波等地的……

木质手艺中,既有雕刻木根、木头、果核、竹子,也有编织竹条、藤条的……

从产品呈现形式来看,有在桌椅板凳、梳妆用具、茶道香道上下功夫的,有在木与其他材质结合方面做探索的,也有在发掘木质商品新用途方面大开脑洞的……

“大赛为木质旅游商品带来发展、推介机会”

普先生的手艺是竹编,针对此次“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他精心设计了三件竹编作品。

“竹子编出来的东西名堂太多了。”这三件作品体现了新平戛洒的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我想做能走进旅游市场、能和生活结合的东西。”普先生告诉记者。

在戛洒,旅游是一门新兴产业。2011年,普先生抓住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把做了十多年的传统竹编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创新出一批木质旅游工艺品。在戛洒的大槟榔园,展示着普先生做的竹编灯罩、三米高的少数民族帽子、竹编装饰物。

“过去,我们当地的竹编主要用在生产、生活上,产品比较大件,相对粗糙。旅游发展起来以后,我就从日常看到的东西里面寻找灵感,把大件的东西做小、做精致。”普先生说。现在,通过这次大赛,普先生将把竹编设计进一步创新。

但目前,竹编旅游商品也面临着窘境:费工夫、花时间、成本高。一顶小轿子就花费了普先生七八天时间。因此喜欢的人多,但买的人少。

此外,竹编艺人以中老年人居多,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通过此次大赛,普先生希望能为竹编旅游商品带来新的发展、推介机会,“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竹编旅游商品的发展中,这样,在竹编制作中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分工合作。”

“实用性让产品活起来”

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胡南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木质品设计。对年轻人胡南而言,创意、设计是强项。

其实,对一位触觉灵敏的设计师而言,和木的接触几乎存在于每时每刻。“小时候,村子里的门板、桌椅、玩具都是木质的。”

在云南艺术学院,学生们有跟随传承人学习木雕的机会,他们还接触到可以使木产品批量化生产的工业机器。所有尝试都是为了让未来的设计师们能够对木质品产生更多想象。

这次,胡南的设计主要考量两个要素:“一是要符合批量化的生产要求,二是融入民族文化因素。”

结合这两点,他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那个位于边城沧源的小村子:翁丁。“创意源自翁丁佤族的民族文化。”胡南力图从中找到設计创新点。

“木材,人类从石器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用着各种木质品。可见木的魅力。”在翁丁,胡南看到许多木质生活器具,这些器物传递出的造物思想给了他很大触动。

“它们朴素、粗狂,未经太多雕饰,但生活意味浓厚。”胡南说。

而现今的木质旅游纪念品市场,“以传统题材的雕刻工艺品为主,相对来说,实用功能较薄弱。偏向于工艺品,相对精致华贵,价格也较高。”

胡南想做的作品,正是能回归人们生活的木质品。“具有实用功能的器物可以让产品本身活起来,而不是以静态的装饰物为载体存在,活起来有利于人们对器物产生情感,这样,器物就多了一层意义。”

Tips:

2017年4月27日至2017年5月2日,首届云南名匠木雕专业大师、艺术师(滇西片区)评选暨剑川县2017年木文化系列活动即将在剑川县木雕艺术特色小镇举行!

您可关注本公众号,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所有大赛相关信息。

链接:“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报名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编工艺品创意设计
艺术工艺品欣赏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