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2017-07-06赵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分析了电子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在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礎上,致力于将其应用到电子健康实践教学体系中,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解析,这对突破电子健康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子健康;教学研究;任务驱动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29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电子健康是对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帮助并加强健康和生活方式领域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控和管理的一系列工具的统称。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电子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相应的电子健康人才需求和技能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电子健康教育教学逐渐进入各高校的课程体系,研究者在“大学《电子健康》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一文中详细分析了电子健康课程开展的意义、目的及教学课程设计,本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关注电子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探索电子健康实践教学的出路。

1 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教学

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是电子健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健康本身是一种全新的医疗卫生模式,具有实现信息化程度高、基于网络和智能化应用便捷性强、服务多利益相关者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导致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成为了电子健康的社会化需求,其教学的重点在于社会需求技能的培养。因此,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纵观现有的电子健康相关的教育形势,其尚处于教育教学的孵化和起步阶段,相应的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和现象。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电子健康是新生事物,相应的内容也被引入到高校和社会办学的教学体系,但其教育目标却不明确,教学的引入只是因为其不可阻挡的发展。二是教学内容空泛,针对性差。电子健康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教学内容尚处于构建阶段,内容倾向于电子健康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电子健康是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实质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其社会化需求侧重点是电子健康技能运用。而反观现有的教学,实践性教学或实验教学严重缺失。目前,主要的实践或实验形式是以计算机实验室为主的考察调研性实验,现有电子健康实践、实验教学的学时总量,很难达到技能培养的目标。四是教学结果评价过程性、形成性考核缺失。在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中,平时表现的过程性考核和技能逐渐形成的形成性考核及其重要,单纯的以考试的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客观、科学,但现今电子健康教学效果的评价还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考试。五是师资队伍薄弱。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产学研的完整过程,教师是教学开展的“拓荒者”和“引路者”,很多院校的电子健康课程往往由计算机或信息专业的教师兼任。

2 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核心,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依据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统筹教学资源、提供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指南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案),学生针对教学任务构建任务体系、设计任务完成过程,通过个人的自我实践或者团队的协作完成任务提出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构建主义的教学形式。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任务为核心,以任务问题为驱动,其教学的导向性强;二是教学任务的设置来源于社会的真实需求,针对性强,内容以实践为主,实用性强;三是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任务驱动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注重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模式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走入了成熟的应用时期,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基于其原理和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技能教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本文将任务驱动模式引入电子健康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更好地实现电子健康技能培养效果,其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如下。

明确电子健康实践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的制定是关键。电子健康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技能性应用,其任务的制定来源于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立足于实际应用和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的方式进行了电子健康应用问题调研,结合整理和规划确定电子健康实践教学的任务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传统医疗中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任务、电子病例系统应用管理任务、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应用任务,以及新型医疗中的远程医疗任务、移动医疗任务、健康信息网络应用任务、医学大数据应用任务等。这些是总体的任务内容框架,各项任务内容需要根据具体的知识体系与应用,继续划分详细的子任务体系。

(1)创建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情境。创建电子健康实践教学的情境是任务完成的基础保障,良好的学习情景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最大的真实感,构建直观的、形象的体验,进而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以网络化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为基础,采用电子健康应用安装及电子健康应用虚拟等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包括传统医学信息系统环境的虚拟构建,新型电子健康应用环境的模拟和软件安装再现,以及构建电子健康网络化环境等。

(2)制定任务驱动的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指南。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指南由教师在教学筹备阶段建立并生成,其包括教学实践开展活动的规章制度、具体任务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参考过程和实施形式等。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指南是学生进行任务问题分析、计划进度安排、环境资源运用规划的基础参考。

(3)注重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形式。任务制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引路者,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实施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也是交流协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同时,整个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合理调整不同任务教学的先后顺序,使教学在一个合理的难度上运行,又要保持任务的运行方向。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形式以个人和团体探究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导的地位,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在线讨论、媒体演示、实地观摩等。

(4)设计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健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是其关键内容。对于学生的评价包括知识形成评价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的评价。为了体现这两方面的评价内容,本文提出了针对电子健康实践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两个部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对整个实践教学的参与情况(类似于平时表现,如出勤、参与度、协作度等)和任务实际的整体过程(包括任务的分析情况、任务实践过程的设计情况等)。终结性评价中,一是知识架构考核评价,重点关注知识构建情况,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客观评价。二是任务的总结评价(包括任务的完成度、任务的社会应用性等),以成果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关注了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任务设置的合理性及社会应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教师电子健康领域的能力等多方面。

3 结 论

近些年,电子健康技术不断革新,在医学及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和拓展,导致相应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产生巨大缺口,电子健康也进入了大学和社会的教育体系。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整个电子健康的体系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的组织、教学的过程、形式和评价等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较成熟的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引入电子健康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突破现状,探寻未来教育的出路。本文还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体系,以促进任务驱动模式在电子健康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慧.大学电子健康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3).

[2]彭彧华,武亚琴,刘伟峰,等.电子健康及其发展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7).

[3]吴士艳,张旭熙,安宁,等.电子健康素养测评与应用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16(7).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