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

2017-07-06张琳梓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信息化

张琳梓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资料管理深受其影响,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早已成为我国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趋势。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早已不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能及时向受众提供一定规模的有效信息,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与传统图书资料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91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1 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与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对比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产生了影响,图书馆资料管理也不例外。传统的资料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管理需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升图书馆资料的管理质量,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1.1 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缺陷

传统图书资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书籍的查找和阅读较为困难。由于图书馆内刊物繁多,读者寻找需要的书刊读物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一方面图书分类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借读手续过于复杂,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的借读率,使读者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图书的查找和归还上。

第二,图书管理方法不当。传统的图书管理主要以人力为主,由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和分类,受到专业水平或人员数量等因素的限制,图书的归纳和保养水平较低。一部分书籍没有明确的划分类型,所以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三,图书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传统的图书管理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的过程却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员往往对图书管理缺少明确的认知,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态度过于松懈。如,将读者归还的书籍随意摆放,图书的保养工作过于松懈等。

第四,图书资源有限。传统图书馆以纸质书籍为主,由于图书馆的存储空间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书籍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受到限制,从而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1.2 信息化的图书馆资料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信息化的影响,图书馆资料的管理也不例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为图书馆的资料管理带来了诸多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为图书的查阅提供了便利。在信息化的影响下,电子书籍在逐渐增多,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籍的归类更加简便,只要利用电脑进行关键字的查询就可以进行归类和查找,在书籍的借阅和归还方面,极大地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为管理人员和读者都提供了便利。

其次,对书籍的归纳和整理有很多的帮助。以往的书籍归纳和管理主要通过人力完成,这种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且精确度不高。而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图书目录的规划和信息的登记,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归类的时间,对图书管理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打破了时间、空间等因素对信息资源的限制,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还增加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实时动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知识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2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2.1 提升管理意识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资料管理的核心人物,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为图书资料的管理增添决策和指导的动力。为此,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加大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宣传和教学,严格筛选管理人员。首先,在人员筛选方面,要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实践经验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应聘人员满足实际的岗位要求,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召开专业的教育讲座或知识宣传等活动,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最后,提高信息化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地位。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核心领导层,领导层要起到带头和管理的作用,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强化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大制度的约束,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

2.2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要建立一个资料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要对图书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管理,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首先,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做好准备,确保数据库性能的完善。其次,加强信息的归纳和划分功能,精细化处理索引、目录等内容,逐步改善图书馆资料库的更新效率。及時归纳社会上的实时信息,紧跟时代步伐,贴合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资料库的更新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最后,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扩大信息传播的面积,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资料管理愈加依赖网络技术,大部分的资料和数据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保存和管理的。所以,网络安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络的监控,对网络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避免网络病毒等危害的出现。扩大网络宣传的覆盖面,利用网络吸引更多的读者。

2.3 资源的投入,法律的支持

在资源投入方面,要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的管理也依靠人力来完成,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能保证管理的质量、科学性、合理性。还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招聘和管理,引进更多专业人才,为图书资料管理注入新鲜的动力。除此之外,加大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资金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如,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新设备、新机器的使用。资金的投入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上更多的投资者对图书馆进行投资和帮助,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而使图书馆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制定符合图书馆实际需求的发展政策,当地部门要加强图书馆建设的投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速信息的传播。此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的成本,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要与其他管理方式共同发展,相互配合,将资料信息化的管理效率实现最大化。

3 结 语

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节省人力成本的投入,使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所以图书管理人员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读者的要求定制多元化的管理手段,从而使图书馆快速发展,为我国素质文明建设提供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玉新.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养[J].晋中学院学报,2011(4).

[2]田沐禾.着力提高信息化环境图书馆员素质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3]刘剑池,薛佳.高校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7).

[4]李珊.专业馆员制对于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意义[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3).

[5]张璐.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