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位高贵“知止”

2017-07-06汪金友

前线 2017年6期
关键词:古画名利故居

汪金友

江苏常熟清代名臣翁同龢的故居,门前竖着一块牌子,上写:“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相传这是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非“端人正士”不交,非“古画奇书”不收,显示出此宅主人的境界和品德,确有清正高雅之处。

人们熟知翁同龢是清代的两朝帝师,主持过很多军政大事,但少有人知道他家四代为官,而且是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兄弟封疆、叔侄状元、四世翰林。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常熟这个地方,自唐至明清,出过8个状元、4个榜眼、5个探花、486个进士。这在全中国,也堪称是人才和官员最密集的地方。在翁同龢故居内,有一处藏书楼,名为“知止斋”。相传是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所建,他还就此提出一条家训:“福禄贵知足,位高贵知止。”

“知止”二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中說:“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亲切?生命和货利相比,哪一样更重要?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为有害?过分爱惜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度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止步,就不会遇见危险。只有这样,才可以平安长久。

在这里,既有“知足”,又有“知止”。而“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

“知足”是知道满足。无论期望多大、得到多少,都可以接受。“知止”是知道停止。不管名声还是财富,达到某个程度,就不再奢求。

“知足”是被动的,自己不贪,任由他定。给我多少,就承接多少。“知止”是主动的,面对功名、财富和享乐,主动地放弃和拒绝。

“知足”之难,难在得不到而不怨。“知止”之难,难在能得到该得到而不要。看新贵飞扬跋扈,也不动声色;观富豪挥金如土,仍气定神闲。

孔子在《礼记·大学》中,也说过这样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朱熹集注》则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福禄贵知足,位高贵知止”,是专门针对身居高位的人讲的。他们的声名、地位和待遇,已经比一般人高出很多了。而其中的一些人,依然不满足,攀比别人的成功,眼热别人的名利,甚至绞尽脑汁,不择手段,攀爬更大的权力,贪婪更多的财富。于是,就有很多的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忽有一夜秋风来,便似落叶飘满地。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到最难受的地方苦度余生,“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此时悔悟,岂不晚矣?!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古画名利故居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古画中的梅花
修心
观古画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古 画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