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表达形式
2017-07-06许迅
许迅
语言表达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阅读教学要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视而不见,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重视语言文本的理解教学,而缺少对文本表达方式的关注。这样教师剥夺了学生语言表达实践的机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笔者主要对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语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而阅读作为语文的主要内容,无法被忽视。阅读是一种思维过程,接受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对文字进行解讀并且合理想象,理解其内容的过程,而且阅读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主要内容,这可以看出“读”在语文中的地位,在日常教育中不可以被忽视。因此,对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引导存在问题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章内容。但是,教师的普通做法是让学生将某一段文字重复地读念,没有任何深入的思考,也没有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些肯定学生读书的话。这样教师就扭曲了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作用减小,教师引导不正确,影响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为了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教师以为做好每节课的教学工作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路上的导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做人等。如今,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任务,没有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这一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校都有这种不好的风气。在上课过程中,有时候教师在一节课的一大半时间里抄板书以及自己说话,没有留给学生自己讨论的时间,忽视了自己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没有重视实践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的价值
(一)教师要恰当解读文本,提高语言编码能力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然后在理解文章中更深层层所蕴含的思想,最后超越思想,理解文章中语言文字如何组合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组合在一起、这样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在教学中,顺序比较重要,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激烈讨论,私下里却还没有学会语言文字的应用。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讲解其中的精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效地从语言认知转换到语言运用。
(二)学生准确鉴赏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13年,“语文品质”一词被王尚文先生提出,它是指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的检验以及人们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极高的“语文品质”。王尚文所定义的“语文品质”,几乎包括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所有内容。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文本中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那学生的“语文品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
(一)实践性特征
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内容。教师授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想法以及想表达的情感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到读者眼前。教师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但这不是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的、课文的布局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布局、这样布局的好处是什么,学习作者如何用恰到好处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总结课文语言的表达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审美性特征
课文是作者寄托自己感情的载体,它含有作者的许多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肯定会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如果过于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忽视课文的内容,就会破坏课文的审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准确表达,对学生来说很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这样的话,课文不仅没有起到其该有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后续的学习。课文中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都带有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精心设计的布局,带到课文结构中,就转化为课文艺术形象和作者情感的替代符号。最好的阅读教育方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学生自己会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有一定的认同感,从而从课文中学到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阅读教学中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策略与例析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课文在教学中的价值,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人类历史上智慧的结晶,文本优美,尤为经典,可以为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供很好的典例,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精神滋养。
(一)范例活用,言由心生
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根据生活经验,将文本范例活用,开放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执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一篇关于海子诗与死的文章。
老师:同学们,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们肯定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感想,现在自由诵读全诗,读完后说说此时的阅读体会。
学生1:死是一种自由,但不是死了就可以获得自由。
学生2:我希望海子在另一个世界也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以“海子的死”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完这篇文章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像亲自经历过一样,从自己的角度来感受海子的死。学生深入理解了诗的内容,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产生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会调动先前的语言经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可以产生更加真实的自我想法,这样的想法所呈现的语言是富有张力和创造性的。
(二)读写结合,优化表达
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使用了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写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所追求的境界是“在阅读中学表达,在表达中促阅读”。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学习文章中表达各种主题所使用的语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自己所学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巩固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写作技能,学生的写作也会利于阅读学习,学生在阅读中更能分辨内容是否充实,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然后在理解文章中更深层次所蕴含的思想,最后超越思想,理解文章中语言文字如何组合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组合在一起、这样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