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场

2017-07-06朱利锋

南方周末 2017-07-06
关键词:破壳金刚小鸡

朱利锋

笔者所在的小学是所完小,不过现今整个学校只有6位老师,21名学生。学校位于温州市永嘉县,这里大部分村民比较富裕,但富人家的小孩儿都去镇上上学了,留在村子里的孩子家庭都比较困难。周边的人时不时会来学校结对扶贫。

按理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接受捐赠,应该心怀感激,然而以前的状况是:孩子们习惯性地等东西,收到捐赠后不珍惜,有的孩子把衣服领回家后,穿脏了不洗,直接扔了,认为反正还会有人来送。捐赠人来的那天,有的孩子家长甚至会让小孩换上自己的旧衣服,博取资助人同情。曾有一次,正在上课的孩子呼啦啦全跑到了窗户边儿,伸着小脑袋往外看,急得不得了。我才想起来,今天扶贫组来探望学生。

孩子为什么失去了该有的纯真?1990年代前,当地经济比较落后,没多少外地女孩子家愿意来落户。外地的好不容易嫁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又搁下刚刚满月的娃儿,从此杳无音讯。当时学校有四十多个孩子,不少属于这状况。

这些孩子敏感,因为没了母亲的管教与引导,有的特别淘气,甚至野蛮。他们会揪小雏鸟,把鸟毛一根根拔下。小鸟的惨叫声引得他们发出阵阵大笑,直到拔光毛的小鸟躺在寒风中抽搐,他们才罢手。

另一方面,他们也有着脆弱的心灵:城里的孩子过来联谊时,我们的孩子怯生生地躲在后面,不敢和他们交流。我能感觉到他们那小小的心啊,缩啊缩,缩到角落里,看了让人心疼。

我想要去改变他们,但无从下手。2010年11月,我的同学陈耀过来了,他是一位科学特级教师,满脑子的前沿教育理念。我跟他一起商量,能用什么方法去改变孩子们?

频繁的物质馈赠与平均主义,让孩子们逐渐养成了无偿受助和占有的心理。于是我们开始杜绝不劳而获,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如:科技体育运动会、文艺类竞赛、学期排名等,将一些捐赠品作为奖品发放,让孩子们懂得只有通过努力才有收获。

学生们缺失的东西太多,我和陈耀发现“一刀切”的做法不太适合这些孩子。我们需要就地取材,给孩子们设计恰当的课程。选材对于农村出身的我并不困难,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是散养的土鸡、土狗。于是我们决定从这里入手。

我们给学校新添了一个小伙伴,叫金刚,是一只母狗。我让孩子们来养它,参与到小狗狗的成长里去。金刚要做妈妈了,我们带着孩子观察金刚怎么生宝宝,孩子们都惊呆了。金刚生了四个小宝宝,认领、抚养小狗就是孩子们的奖品。

有一次,孩子们恶作剧,把金刚的宝宝藏起来。金刚四处找,紧张地喘气。孩子们看着金刚在慌乱中找到藏在桌子上的狗宝宝,又无奈拿不下来,满眼的哀求。一种沉默在孩子们中扩散,他们把狗宝宝还给了金刚。以后,孩子们再也不和金刚玩这样的游戏,他们好像突然明白了母爱。

要想尊重生命,就应该让孩子参与到生命的成长中。孩子对生命有了初步感知后,我们又开设了抚养小鸡的课程,让每个孩子认领一枚鸡蛋,标好记号,一点点地观察小鸡破壳而出。水到渠成,小鸡成功孵化,对生命的震撼感,在小孩子的眼里慢慢酝酿。有些小朋友的小鸡孵化失败,从他们的小脸上,看到的是沮丧与落寞。在照料小鸡雏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意外,小主人痛哭流涕,深深领悟到生存的不易。孩子们亲自抚养长大的小动物们不再是盘中餐,而是成了他们的玩伴甚至朋友。这之后,尊重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不再是一种说教,孩子们内心对生命的冷漠趋势被扭转了。

(作者为温州一小学校长)

一场关于生命的教育实践

要想尊重生命,就应该让孩子参与到生命的成长中。孩子对生命有了初步感知后,我们又开设了抚养小鸡的课程,让每个孩子认领一枚鸡蛋,标好记号,一点点地观察小鸡破壳而出。

猜你喜欢

破壳金刚小鸡
追影记
关于核桃破壳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破壳而出2
破壳而出(2)
关于核桃破壳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