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精神还乡中的自然
2017-07-06刘孝廷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拓展和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空间紧张、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新问题相继出现,要想解决这些带有普遍性的“城市病”,利用城市博物学的理论开展城市博物实践则不失為一种有效的选择。本文从城市博物学的概念着手,深入分析开展城市博物实践的原因及内容,最后以森林为例,总结出开展城市博物实践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博物学; 精神还乡; 宜居城市; 森林疗愈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6-0063-06
近几年,中国农村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城,迈开了城镇化前进的大步伐,开启了历史转型的新阶段。但是,由于推进速度过快,也引发了一系列让人深度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农业国家而言,城镇化速度过快直接触及了文化的断裂与保存等问题,使诸如农业与工业、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愁关系的多重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建设具有文化兼容性的宜居城市,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注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造“田园综合体”,本文所提到的城市博物学从城市的角度思考城乡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城市博物学,用博物学的知识与最切近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关心与协调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建设田园城市、宜居城市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城市人精神还乡之路
博物学是一种古老的知识传统,所以今天的人们听到“博物”二字,就会习惯性地想到博物馆,以为都是一些古旧的东西。实在说来,博物学确实“古”,古到人类知识的起源时刻,因而可以看作知识的活化石。但它古而不旧,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平常日用能够随时感受到它的现实存在。所以说到底,博物学的根本就在于,它是与我们的当下生存直接相关的学问。
(一)何谓博物学
博物学,按其字面意思,就是广博地了解万物的学问。博物学是中国的叫法,如晋代张华编撰的《博物志》。而在西方,人们把博物学则称为“Natural History”,直接译成汉语就是“自然史”,但考虑到“History”在最初还具有探究的意思,所以有的学者也主张翻译成“自然志”。1
博物学既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博物学知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个体的生活亲知,也就是日常活动中的感受和体知;二是集体或族群的劳动协作;三是先民经验的传承;四是知识分类。2与今天高度数理化的知识相比,传统的博物学主要是经验知识,特别是涉身的、难言的内在体验性知识。就内容而言,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都属于博物学的考察对象,此外,与此相关的当今意义上的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虽然大部分都已经数理化了,但仍然有部分内容属于博物学。可见,博物学的内容明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然性;切近性或涉身性;具体性和有情性;本土性或地方性。1在这个意义上,博物学更多的是一种知识与研究范式、一种思想与方法传统、一种姿态与情怀。
科学史上,与博物学传统相对应的是近代开启的、以实验为起点和特色的自然科学传统,由于其是用数学方法加工和整理物理经验的成果,所以相应地也可叫数理知识或传统。所谓近代哥白尼——牛顿的科学革命,即通常所说的近代自然科学对希腊自然哲学的革命,说到底就是数理科学传统对博物学传统地位的颠覆。数理科学是以实验和工具为手段与中介所形成的知识,其本质特征为技术化、理论化与自我中心化,所以它一经形成就开始远离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验。比之博物学的天人合一性,数理科学则是天人相裂的知识,许多数理的东西远离人类生活,只有到课堂里才能学习。这样的知识带来了自我中心化的现代文明,现代城市就是它的最大具象物,但它也由此隔断了人类与大地的联系,使人成了无根的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人也是一种博物性存在,不能脱离万物而独自存在。人类可以生存在乡村或城市,甚至可以上天入地,但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种特定的肉身存在,生活的环境都必须具备日常生活的条件。以肉身为边界,超出适当的指数,人就无法存活。城市化带来的最大文化改变,就是摧毁了传统乡村时代的博物环境和生活,博物学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以往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因此为了保持传统、为了生活得有意义有韵味,重建城市生活的博物学语境并非可有可无。
(二)宜居观念呼唤博物城市
宜居城市的观念,其思想源于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作为聚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工产物,城市化也是文明进程的历史必然。从城市发展的历程看,主要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者说是前城市时代、城市时代和后城市时代。城市化在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带有普遍性的系统的城市病,需要借鉴广泛的经验来治理;有的则是只具有特定地域特性的个别城市病,需要区别对待。中国的城市问题兼具普泛与特殊的两面性。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城市化的优势。从西方现代化的第一天算起,中国人耽搁城市化的时间已有三个多世纪,所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是历史进程的必要一环,带有“补课”的性质。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只能通过城镇化扩大内需来发展弹性空间,带来城市病的诸多弊端。作为配套和补救,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宜居城市的号召。
在国际上,1976年,联合国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首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以下简称“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服务”的口号,随后成立了联合国人居委员会(CHS)和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UCHS,即联合国人居署的前身)。1989 年起,开始设立全球最高规格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20年后的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城市也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思想被提出。该理念一经提出便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城市观的前导思想。2016年10月17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居大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性的文件《新城市议程》,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全球标准。
在国内,2000年,在住建部主持下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2007年5月30日,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1,目前该《标准》为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而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标准》实行百分制,宜居指数达到80分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即认为是“宜居城市”。《标准》的主要指标项包括环境优美度(权重0.30)、公共安全度(权重0.10)、生活便宜度(权重0.30)、经济富裕度(权重0.10)、社会文明度(权重0.10)、资源承载度(权重0.10)六个方面。尽管这个指标体系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但是可以看到,指标“环境优美度”和指标“资源承载度”加在一起的自然方面的权重,已经达到0.40,也就是4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对融入亲近大自然和优美环境具有强烈的愿望与需求。
宜居城市的最大价值是突出了城市生活以人为本中的自然向度,突出了要在城市这个最大的人工物中为人类生活留有自然空间和余地,以实现天人合一。其实,宜居城市的根本在于要适宜人类生存,让人类在城市中能够生活并展示自己的存在,而博物学作为自然性生存的科学,与之不谋而合。此外,宜居城市不是仅就城市的方便性而言,更是指城市的健康,是指要把城市当作一个活体或有机体来对待,以焕发城市活力,用城市自身的魅力留住人。從其存在性来看,宜居城市显然需要把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起来,成为一种绿色的、生态的、人文的后现代城市。而城市博物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博物学的知识,通过绿色化、林园化、公园化、山水化等途径建设理想城市、田园城市、宜居城市,把城市变成一种适宜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博物存在。
城市:宜居化中的博物天地
城市,同人一样也会生病。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出现了各种不良症状,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负担。因此,一种健康、优美、舒适、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成为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目标。而城市博物学正是让人们在城市中就可以具有便利条件和机会去接触自然和了解自然,在增长了直接的自然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身心健康。具体说来,博物城市的内容主要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林、田和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即文脉。
山。山是平原城市的脊梁。山以强大的身躯阻挡着风沙的侵入,成为城市天然的保护屏障。如果没有了山,就会缺少阻挡,风沙就会长驱直入,吹遍城市,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山的存在,一方面,因地势的差异,有利于水的聚集与流动,形成河流,并且,随高度而产生不同的气候,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山上可以植树种果,收获果实的同时还有助于保持水土。此外,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爬山,享受登高望远的惬意,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
水。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方面,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延续和发展都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它维系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首先,水滋养着城市。自古以来,不论城市的面积、人口有多少,有水就会有城市的文明与繁荣。比如河流,我国的长江与黄河,自形成到现在,不仅哺育着人民,而且滋养了许多的文化古都和名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其次,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不论是从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水。并且,城市的发展与水相互作用,从经济、社会到生态环境建设,水也由单纯地向城市供给生活用水,发展到农业灌溉、水能、航运、城市建设与美化环境等,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林。森林是大地上天然植被的主体,也被叫作大地之肺,是防风吸尘节水的最佳植被系统,大片林木的树叶不但能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一定数量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放射性物质,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还能通过清洁灰尘和释放杀菌素(如桦木、银白杨、地榆银,草本植物中的洋葱、大蒜等皆有一定功效),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净洁城市环境。此外,森林是个立体空间,城市森林主要由乔木、灌木、矮棵植物、花草等构成。其中,高棵林木空地为花草虫鱼鸟兽提供了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其高大枝叶系统也可以形成巨大立体空间而为人们提供多种用途与活动场所。人们以城市森林为依托和对象,在其中居住、工作、休闲、从事各类活动1。
田。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引入农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而且有利于创造一个高效的生态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为了防止城市大规模无序扩张占用优质耕地,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加以保护。可见,农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首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人们对各种农副产品的生活需求也会剧增。城市中的农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状态,使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有所提高。其次,农田中的各种农作物,例如粮食作物与果园,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人工植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它与城市边缘以及郊外的农田相互作用,成为城市的绿地景观,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再次,在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时,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奔波于高楼大厦之间,远离农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想亲近农田,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愿望与需求就会日趋强烈。在城市中和城市边缘建立农田,一方面,城市居民可以到农田中去亲身种植、维护作物和体验采摘等活动,在享受农耕乐趣的同时,也具有科普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进行农业观光和民俗旅游,不仅保留了乡土文化,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文脉。一个城市的文脉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体现着城市文化的丰厚度,其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设施等方面内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类:一是有形的文化遗产,如历史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等;二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如民风民俗、民间曲艺、市井生活等。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如同是这座城市的记忆,留住了城市记忆就是留住了这个城市的历史。现代文化设施主要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可以让人们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设施场地。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营造一个可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有品质的文化环境。
行动:以森林为例探寻博物城市提升之途
城市博物学可以看作是把博物学探究和实践转移到城市当中来的过程,是城市里的博物探究和行动。这样的博物活动显然已不简单是原初大自然或农村中的博物行为,而是必须重视和对待城市这个现实存在。
地球上现有的城市大体可以分为内陆城市、水边城市两类。内陆城市又可分为干旱城市(如沙漠城市)和一般城市;水边城市也可分为河边城市与海滨城市。显然,不同类型城市的宜居标准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北京属于干旱少雨的特大内陆城市,但不属于沙漠城市,所以森林城市就仍然是人与自然的最好结合。北京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主要是大面积多种类地广泛植设森林,在建设城市博物环境和开展市民博物活动两方面展开。
(一)推进城市博物环境建设
城市博物环境是宜居城市的内在性条件,所以推动城市博物环境建设也就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其中最大的工作和基础是城市植被的完善。由于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型城市,人口密集、街道相对狭窄,许多区域为了扩充道路而伐掉了原有的树木,加上道路两旁的高楼拔地而起,只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人群,从而使得城市空气变得干燥,粉尘颗粒物增加,人们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增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城市儿童患了自然缺失症。
首先,可以把植被數量和种类列入城区内外建设的硬性指标,以寻求一些有效增量。比如,可以按照中心化结构——中心公园、区域林地、郊区森林的思路1,扩大城区内成片和整块的绿地面积,使之特色化,对城区外围的几公里完全实行森林覆盖,使城市被森林围绕,以此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达到一定面积的城市的森林,不能成为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死森林,而应该是活的、具有循环能力的森林整体。
其次,以森林为主的城市生态资源要方便城市居民利用,因为保护环境的目的也是为了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比如,城市中心公园要为人的活动留下空间,城市周边广阔的林地应铺设一些步道和自行车出行路线,还可以设立森林氧吧等便民设施和场所,使静态的博物资源得到恰当利用,有静有动,真正塑造城市的乡村感。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市民的生活,提高其博物意识与技能,更满足了人们对乡愁的回味。
(二)积极开展城市博物活动
其一,对整个城区进行博物标识,建立博物品牌,强化人们的博物印象,唤起博物记忆。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传统的社会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区域分片特色明显,比如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庙会、灯节、仪式,在不同的街道有食品街、购物街、古玩市场等,对此,人们都十分熟悉,多能如数家珍。但是,在植物分布和观赏记忆方面,除了香山红叶、玉渊潭樱花等,其他大多数地方的规划概念不清、特色不明显。为此,可以圈点标识和完善建设,逐步建立品牌,形成城市的博物记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自然去处。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组织以“城市博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如科普活动或编辑出版《北京植物(树木、花草)》等纸质与电子材料等,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北京、建设北京、热爱北京。
其二,倡导城市森林浴。从历史上看,森林曾经是人类最初的摇篮和家园:地球在大约3亿年前就有了森林,2000万年前第一批灵长类动物开始出现在非洲的森林里,大约300万年前一批灵长类动物在林地混交地带开始走向人的旅程。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与森林已有三次大的疏离1:第一次是气候干旱导致森林退化,人类被迫离开森林而开始双脚站立在大地上,通过劳动步入新征程;第二次是大约1万多年以前,随着大理冰期的结束,人们开始在大地上畜养种植,开创田园式的农业文明;第三次是公元15世纪以来,人类开始大规模地进城而出现完全人工化的城市家园。现在,随着城市问题的日益严重化,人类仍然需要回到森林里面去弥补当下的自然缺失状况,去重构新的生态文明。
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倡导森林浴或森林医学。城市与森林生活的对比试验已经证明,森林浴不但对人的肺、肝、体能、胆固醇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愈作用,而且具有心理和精神治疗的双重功效,对疏解城市生活的紧张感和焦躁感等具有明显的效果。2当然,人们若是都能每天去森林里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这在城市是很难办到的。所以,最实际的做法就是转换思路,即:与其离开城市找森林,不如把森林搬到城市里来,建立城市森林。3虽然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马上达到森林浴的条件比较困难,但是在现有条件下逐步扩大指标空间特别是森林的体量,推动城市返魅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三)有效施行城市博物教育
博物教育是立足于博物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博物教育有一套不同于流行教育的新观念,如教育的整体观念、技能化观念、社会化观念、生存化观念、智慧化观念、多元文化观念等。城市博物教育的实施不单是在学校教育中推动博物学内容,其主要在于提高市民的博物学修养与博物实践的水平,把普通百姓的工作、家居和休闲等都串联起来,形成生活中的博物带,从而使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能贯彻博物原则,建立博物情怀和精神,消除城市的隔离感。需要指出的是,博物情怀或精神就是万物共在、多元一体的情怀和精神,它是以对既存事物和状态的某种接受与承认为前提,通过非激烈性否定的方式促进事物完善和系统提升的一种态度、准则、规范和行动体系,其在理论上包含着博物存在(事物的多样性、互构性)、博物认知(体知亲知)、博物伦理(万物共在、多元一体)、博物美学(大美自然)、博物逻辑(多值逻辑)、博物信仰(自然返魅)、博物方法论和博物史等。
人类古文明中拥有异常丰富的博物资源可资挖掘和借鉴。中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也是第一博物大国4,博物智慧更是历史悠久浩如烟海,这些通常被列入自然国学(如周易和道家的自然智慧、农学和中药学等)的范围,只要仔细梳理都可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2]刘华杰.博物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叶功富,洪志猛.城市森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颖.中国城市森林环境效益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苏祖荣.森林哲学散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 / 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