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成为安全卫士,而非安全隐患
2017-07-06赵明
赵明
防范企业安全风险看起来是一项“技术活”,但其实无论是安全攻防还是技术对抗,网络安全领域的自然法则其实与“人”息息相关。
随着BYOD灵活办公的普及,在保护企业的数据、应用、知识产权等方面,员工常常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
员工对IT安全政策的疏忽,以及对网络威胁的漠不关心是云安全最大的障碍之一。员工显然对安全问题缺乏充分的了解。调查显示,几乎2/3的企业将“员工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归结为最大的内部威胁,公司内仅有1/10的员工完全了解网络攻击实施的全过程。
近期思杰和波耐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针对IT安全基础设施所展开的一项题为《全球调查:需要一种新的IT安全架构》的全球调查显示,超过一半(66%)的被访者表示,由于操作太过复杂,员工和第三方會选择绕过安全策略和技术。事实上,这种复杂性更会加剧“影子IT设备或软件”的增多,它们不受IT管理员监管。
缺乏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不足常常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知道自己遭遇了黑客入侵,以及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网络被入侵。如果企业员工没有充分了解攻击是如何发生的,既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也不会对网络风险进行监控并向IT管理人员求助,那么遭受网络攻击的隐患就会一直存在。
企业怎样才能既让员工享有移动、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又确保数据、应用和具备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的存储安全?企业该如何提倡灵活、积极的IT安全管理文化,又该如何通过增加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让员工成为安全卫士,而非安全隐患。
企业要确保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使安全性要求牢牢植根于业务流程之中。安全要求需要嵌入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让“人体防火墙”发挥作用,让员工成为安全解决方案,而不是安全隐患的组成部分。
严格说来,应该在公司制定从上到下的安全策略,让尽可能多的部门员工、利益相关方提出意见和建议,网络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集中开展安全讲座,每年应该组织一次以上的常规培训。
开展有趣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数据泄露事件与社会工程学事件和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有关。网络钓鱼攻击通常是电子邮件钓鱼,骗取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有些企业据此“定制”了假的钓鱼邮件,将邮件发送给员工,使IT团队能够了解哪些员工更容易受到攻击,从而为这些员工提供额外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发现更复杂的欺诈和骗局。思杰 (Citrix) 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表示:“我们提倡企业有责任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工具、指导和培训,以提升员工保护企业安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供认证、全面的课程培训,以及免费的学习机会,提高员工识别潜在攻击并及时做出响应的能力。”
其次,要激励员工守护企业网络安全。
进一步说,企业还应该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抵御安全攻击、维护网络安全的日常工作中去。明智的企业应该让员工树立安全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保障,员工必须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等数据安全,与企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树立持久的安全保护意识,提倡员工学习安全知识,让员工感到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比如,此前提到的用“伪造”钓鱼邮件“模拟”安全攻击,就是帮助员工提升安全意识的一种方式,旨在培养员工识别潜在攻击的能力。
这种模拟安全攻击是行之有效的培训工具,既可以测试企业员工遇到威胁、受到攻击时的反应,也可以作为一种互动式的员工培训活动。向员工介绍最佳实践和安全做法,激励员工创造一种自然抵制安全威胁的公司文化,减少大规模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
这种方法同时能够赋予企业员工更大的预防攻击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养成相应的安全习惯和意识,共同推进和保护企业网络安全。
最后,要自下而上保护数据安全。
员工的安全意识很重要,但采取协作和移动办公的新员工们,不仅需要培养安全防护知识,更应该获得具有保障的技术基础设施,以确保应用、数据等安全。没有这样的IT安全基础设施,任何“有安全意识的”企业文化本质上都是脆弱的。
为了应对网络威胁格局的日新月异,安全的核心技术支柱应该包括:身份和访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监控和响应。企业历经数十年已经学会了一些基本措施、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更为规范的安全流程、满足企业安全需求的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用户全盘提供企业、网络、应用、数据直至员工的相关安全培训。最终,让员工能够在任何地方安全、高效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满足隐私、合规和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
网络攻击的不断演变推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在媒体和公众对网络安全持续关注、移动办公方式越来越流行的今天,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开展培训,并充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固IT基础设施,才能真正增强网络安全信心。这对所有企业而言,都是切实可行并能够实现的。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互联网+”模式的流行、监管环境的变化,网络安全不仅对我们的工作、企业安全非常重要,而且对国家安全、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断增大,这些因素都将促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升级保护措施,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增强安全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