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豇豆新品种詹豇215的选育及栽培

2017-07-05詹远华张忠武田军杨连勇孙信成彭元群陈位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豇豆栽培技术

詹远华 张忠武 田军 杨连勇 孙信成 彭元群 陈位平

摘要对豇豆新品种詹豇215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特征特性进行介绍,从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豇豆;詹豇215;系统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4-0031-02

AbstractThe breeding process,breeding result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owpea variety Zhanjiang 215 were introduced.The main cultivation technical point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wing,planting density,fertilizer application,pest control,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ariety.

Key wordsCowpea; Zhanjiang 215; Systematic 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豇豆(Vigna unguiculata)是豆科豇豆屬蔬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铁、磷、钙等元素,且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广,是我国夏秋季节主要蔬菜种类之一[1]。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湖南省北部地区豇豆产业发展迅速,栽种面积达1.5万hm2[2]。但市场上豇豆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种性退化,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选育出适合当地栽培及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新品种是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已先后育成了一批适于湖南栽培的贺研1号[3]、天畅五号[4]、天畅一号[5-6]等豇豆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笔者于2007年从收集到的豇豆种质资源中,通过田间择优和杂交配组,进而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了豇豆新品种詹豇215,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对詹豇215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选育过程

1.1亲本来源母本为重庆引进的白仁豇豆泰豇一号,其特点是长势旺,荚面光亮,荚长70 cm左右,商品性好,种皮白色,缺点是种皮破裂严重,抗病性差;父本为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自繁品种早生王,其特点是早熟、丰产、结荚节位低、花序多,但荚条较短、较细,种皮呈红褐色。

1.2选育经过2007年春,以泰豇一号为母本,早生王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获得F1种子;2007年秋季播种F1代;2008年春季播种F2代;2008年秋季播种F3代,选取种皮破裂轻微的株系;2009年春季播种F4代;2009年秋季播种F5代,进一步获得种皮破裂轻微且较稳定的5个株系,而且荚条长,商品性好;2009年冬季在海南三亚进行株系比较,筛选出优良株系B52-2-1-5 (代号B215);2010—2012年参加品比试验;2013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进行现场鉴定和登记,命名为“詹豇215”,登记编号为XPD020-2014;2014—2016年推广至全国,累计推广面积450 hm2。

2选育结果

2.1丰产性2010年在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乡寿福村、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贺家山原种场种科所、石门县蒙泉镇太浮村等5个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双行栽培,每穴3株,播种密度39 000~51 000穴/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四周设置保护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34 149 kg/h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5 697 kg/hm2,增幅20.1%。2011年在以上5个点重复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3 126 kg/h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5 466 kg/hm2,增幅19.8%。2年平均产量为33 638 kg/h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5 582 kg/hm2,增幅19.9%(表1)。

2012年,在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上林村进行示范,4月中旬播种,面积33.40 hm2,产量为33 195 kg/hm2,比对照品种之豇28-2增产5 175 kg/hm2,增幅18.50%。

2.2商品性該品种荚条为白绿色,荚面光滑,无鼓籽,无鼠尾,荚长、横径、单荚重均高于对照之豇28-2,平均荚长约80 cm,横径约0.83 cm,单荚重约29 g。

2.3抗病性根据各试验点的田间调查,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强,不易早衰,较抗煤霉病和锈病。2013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对该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论为中抗锈病和煤霉病。

2.4品质该品种荚肉肥厚,肉质脆嫩,风味好,商品性好,腌制加工或鲜食均可。经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对该品种的品质分析,结果为鲜豆荚干物质10.21%,维生素C 227.3 mg/kg,蛋白质42 mg/g,可溶性糖1.07%,纤维素10.86%。

3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主蔓长2.8~3.2 m,2~3个分枝,中部节间长18~21 cm,花序枝长25~32 cm,叶深绿色,复叶中间小叶最大长宽12.7 cm×7.8 cm,第一花序节位2~3节,每一花序可结荚2条,最多4条;主侧蔓均可结荚,花白色;豆荚为白绿色,平均荚长80 cm,单荚重29 g;种子较小,肾形,种皮白色,部分种子的种皮有破裂,单荚种子数12~18粒,千粒重100~110 g。早熟,春季栽培下,播种至始花46 d,播种至始收52~54 d,全生育期85~95 d,产量33 000~34 500 kg/hm2;夏季栽培,播种至始花34~37 d,播种至始收42~44 d,全生育期75~85 d。较耐热,可在春露地及夏秋季栽培,适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种。

4栽培技术要点

4.1播种期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至8月上旬播种,保护地栽培的可适当提早或推迟,直播或育苗移栽,用种量22.50~33.75 kg/hm2。

4.2栽培密度高畦栽培,每畦播种2行,密度35 cm×70 cm,折合40 500穴/hm2左右,每穴保苗2~3株。

4.3肥水管理整地时,施入腐熟人畜粪15 000~22 500 kg/hm2、饼肥375 kg/hm2、复合肥750 kg/hm2;进入抽蔓期后,及时引蔓支架,搭成“X”形;进入结荚期,加大追肥量,隔3~5 d追1次,以灌根为主,可结合叶面喷施。

4.4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始花期重点防治豇豆荚螟,结荚期重点防治煤霉病、锈病、枯萎病。以农业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5采收

开花7 d左右开始采收,结荚初期每隔2 d采1次,结荚盛期每天采收1次。

参考文献

[1] 高金龙,李春燕,李育军,等.我国长豇豆育种现状及育种策略[J].长江蔬菜(学术版),2008(18):1-4.

[2] 张平,彭琴,姜丽红,等.豇豆田间杂草不同调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6(3):47-48.

[3] 杨连勇,杨孚初,管锋,等.豇豆新品种贺研1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学术版),2008(2):21-22.

[4] 田军,张忠武,詹远华.极早熟豇豆新品种天畅五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9(15):49-50.

[5] 张忠武,詹远华,田军.长荚型豇豆新品种天畅一号的选育[J].湖南农业科学,2010(22):35-36.

[6] 张忠武.荚条特长型豇豆:天畅一号[J].农村百事通,2009(12):34.

猜你喜欢

豇豆栽培技术
夏季当家菜——豇豆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先生变魔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豇豆花开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