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博弈下校企合作稳定性分析
2017-07-05王瑞荣
王 瑞 荣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文经管类实验室·
演化博弈下校企合作稳定性分析
王 瑞 荣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方式驱动转变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四维角度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校企合作的困境,在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利益博弈的实际影响因素和模型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演化博弈模型,对校企合作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博弈收益、博弈成本和失约罚款是影响校企合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实现校企合作稳定的对策建议。
演化博弈; 校企合作; 新常态; 稳定性
0 引 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驱动。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并且可以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3]。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向,也是高等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主要渠道。然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我国校企合作还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尝试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校企合作演化的稳定性和影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1 演化博弈理论下校企合作研究综述
演化博弈理论起源于生物进化论,Lewontin[6]正式提出演化博弈中的基本概念, 文献[7-9]中定义了演化博弈稳定策略。随后,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切入点,演化博弈理论被应用于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尤其在社会经济制度演进、产业变迁、高等教育等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校企合作的过程实质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过程。文献中[10]利用完全信息动态模型,分析了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提出企业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大学技术的先进性及商业化价值将影响合作创新方式的选择。文献中[11]利用博弈论基本原理对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交易合作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逆向选择现象存在的原因。文献中[12]运用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分析校企合作的稳定性,认为校企合作的过程是各自不断调整策略的过程,如果双方能就利益分配重新调整,则校企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文献中[13]提出合作博弈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内涵特征、总体框架和实现路径。文献中[14]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影响产学研合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献中[15]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共享博弈模型,提出相应的自组织策略影响序参量的形成与发展,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自组织的有序演化。
以上文献对演化博弈下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视角深入分析校企合作稳定性的成果还很少。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在深入分析校企演化博弈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和政府参与校企合作过程,分析影响校、企合作博弈的稳定性,理清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实现校、企、政、行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 新常态下我国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
(1) 政府主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从顶层设计看,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制定政、行、企、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统筹在校企合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协调机制、经费投入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及评价奖惩机制。然而,从执行力看,尽管出台了指导性的文件,明确给出了政、行、企、校合作的方向,但是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办法和相关主体参与的强制约束力。政、行、企、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一系列机制还不完善,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还没有体现。
(2) 行业协会指导。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依靠行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行业指导委员会是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和相关活动的组织者。该意见出台已有5年,① 由于对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职能定位、权利责任及配套措施没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支撑,② 由于行业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加入协会的企业,协会的宗旨是把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用于指导本行业企业的发展,没有多余的精力参与校企合作,进而导致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角色执行缺位,行业协会未能发挥其校企合作协调和指导作用。
(3) 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方,是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的环境下,企业亟需创新人才的注入,激发企业活动,为企业创造效益。然而,现实情况是大企业更愿意和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而中小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强。究其原因,① 可能是企业注重短期效益,缺失长期发展战略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不愿意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校企合作;② 可能是由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校企合作的企业基本都是高校自己通过一定的渠道私下联系,达成合作意向,开展合作育人的,缺乏政策法规的约束性,导致校企合作形式松散,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成效不高。
(4) 高校落实。高校是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当前各高校都已经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也都在积极尝试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然而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出现高校热、企业冷的尴尬情况。究其原因:① 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还不健全,企业对校企合作育人的意识、责任落实不到位;② 高校在落实校企合作育人的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双师”比例、合作育人的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演化博弈下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分析
3.1 校企博弈模型构建
(1) 假设条件和支付矩阵。本文在综合考虑校企合作利益博弈的实际影响因素和模型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假设1 博弈主体。校企合作中博弈主体主要有两方,分别为校(U)、企(E),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由于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不同,在合作博弈策略选择上必然会有差异性,校企合作的稳定过程即是双方在互动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行为策略并达到最优策略的过程。
假设2 博弈策略。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行为选择策略有两个,即“合作”或者“拒绝”。分别用a,b代表校、企在合作初期采用“合作”策略的概率,则校、企采取“拒绝”策略的概率分别为1-a、1-b,且a,b∈[0,1]。
假设3 博弈收益。分别用RU、RE表示校、企双方校企合作过程中采取“拒绝”策略时的正常收益。ΔP表示当双方采取“合作”策略时所带来的超额收益,ΔP﹥0,γ表示超额收益中高校的分配比例,即高校在校企合作中超额收益为γΔP,则企业的超额收益为(1-γ)ΔP,且γ∈[0,1]。
假设4 博弈成本。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必定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合作的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如沟通、谈判、履约、监督等一系列附加成本。C表示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投入的总成本,ε表示高校分摊成本比例,即高校分摊成本为εC,则企业分摊成本为(1-ε)C,且ε∈[0,1]。
假设5 失约罚款。假设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任何一方没有履行相关约定,乃至退出合作,则根据合作协议需要给予对方一定的罚款,假定罚款金额为F。
假设6 行业协会扶持。行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协调者和指导者,应该而且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去,主要负责对合作企业进行约束和监督,对合作育人成果(即创新人才)进行考核。因此,假设行业协会投入的人力资本、物力资本是对校企合作育人的额外补助为D。
假设7 政府补贴。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推动者,虽然不直接参与校企合作育人过程, 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校企合作的高校和企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假设政府对校企合作育人项目或业绩好的高校与企业给予额外补贴为T。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相关支付矩阵见表1。
表1 校企合作演化博弈支付矩阵
(2) 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首先,对高校而言,当选择“合作”策略时,其收益为:
RU1=b(RU+γΔP-εC+D+T)+ (1-b)(RU-εC+F)
(1)
当高校选择“拒绝”策略时,其收益为:
(2)
混合策略,高校采取“合作”策略与“拒绝”策略的平均收益为:
(3)
同理,对企业而言,当选择“合作”策略时,其收益为:
RE1=a[RE+(1-γ)ΔP-(1-ε)C+D+T]+ (1-a)(RE-F)
(4)
当企业选择“拒绝”策略时,其收益为:
(5)
混合策略,高校采取“合作”策略与“拒绝”策略的平均收益为:
(6)
依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校企合作策略的增长率即是其相对适应度,如果采用当前策略的个体收益高于群体收益,则就会更倾向于使用当前策略。因此,可以得到高校U选择“合作”策略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7)
同理,可以得到企业E选择“合作”策略的动态复制方程为:
(8)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稳定性演化过程可以通过雅可比矩阵的稳定性分析得到,通过对公式(7)和(8)构建的方程组可以得到雅可比矩阵为:
矩阵Je的迹为:
(3) 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依据上述博弈模型,可以发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稳定性状态可以为两种情况:
①b(γΔP+T+D)>(εC-F),εC<0 并且(1-ε)C-F<0 。此时,令da/dt=0,得到a=0和a=1是a的2个稳定状态。根据演化稳定策略及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原理,可知a=1是演化稳定策略,即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博弈收益大于由于“违约”而支付的罚款和投入,这时校企合作经过长期演化,双方博弈必然选择是“合作”策略。
②b(γΔP+T+D)<(εC-F),εC>0 并且(1-ε)C-F>0。此时,令db/dt=0,得到a=0和a=1是a的两个稳定状态,同理根据演化稳定策略和微分方程原理,可知a=1是演化稳定策略,即高校和企业合作博弈收益小于由于违约而支付的罚款和投入,这时校企合作经过长期演化,双方博弈必然选择“拒绝”策略。
3.2 校企演化博弈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以发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校企双方选择“合作”策略还是“拒绝”策略,关键是取决于博弈收益与博弈成本和失约罚金。
(1) 博弈收益。当校企双方选择合作策略时,一方面,校企博弈收益ΔP将随着合作的深入而逐渐增加,校企双方采取合作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政府对校企合作育人的财政补贴就越多,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就更有力,从而更能进一步促进校企双方选择“合作”策略培养创新人才。
(2) 博弈成本。当校企合作的博弈成本C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且超过了博弈收益,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演进状态趋向于“拒绝”合作,“拒绝”合作的可能性加大。因此,要想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可持续深入开展,必须要控制博弈成本与相关费用,以求降低校企双方的合作风险。
(3) 失约罚款。失约罚款F在校企博弈稳定性模型中占有关键性作用,当失约罚款大于博弈收益时,即只要任何一方违约,将接受严厉的处罚。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一般不会轻易选择“拒绝”合作,从而合作的可能性就响应增大,最终趋向(合作,合作)的演化稳定状态。因此, 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必须明确失约罚款的具体金额或比例,且该金额或比例应该大于博弈成本和预期合作的收益,这样,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就要考虑因为违约而遭受到的严厉惩罚,从而心甘情愿的选择“合作”策略。
4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博弈收益、博弈成本和失约罚款对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演进稳定性影响巨大。因此,要想提升校企合作稳定性,① 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行业协会要切实加大指导和协同的力度,政府的主导作用、扶持力度同样不可或缺。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切实控制博弈成本及相关费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③ 必须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失约罚款机制,要配套相关的强制措施保障失约罚款机制的顺畅运行。
[1] 陈 岩.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222-225.
[2] 孙莉莉,雷永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269-271.
[3] 王时龙,曹华军.基于学科团队培养青年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46-47.
[4] 张典兵.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5(3):125-127.
[5] 刘敬禹. PBL教学模式下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及干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3(2): 104-107.
[6] Lewontin R C.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61, 1(3): 382-403.
[7] Smith J M. On evolution[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72:8-28.
[8] Maynard Smith J, Price GR.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J]. Nature 1973,246:15-18
[9] Smith J M.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0-18.
[10] 罗 炜,唐元虎.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20(1):28-31.
[11] 叶小青,徐 渝.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03,24(5): 88-91.
[12] 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23): 84-86.
[13] 王 秦,李慧凤.基于合作博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 24-29.
[14] 凌守兴,许应楠,仇荣国.产学研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5 (17): 56-58.
[15] 王志国.合作·博弈·协同: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49-51.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from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Game
WANGRuirong
(College of Economic &Trading Management, Shaox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when the economy entered a new normal and its growth mode changed. This paper took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as four dimensions, analyzed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normal. By consider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game interest factors and model operation,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stabi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ere research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me revenue, cost and default penalty are the key factors.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achieve the stability of cooperation.
evolutionary gam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s and enterprises; new normal; stability
2016-09-25
201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7NDJC148YB);201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336);2016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2016084);201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6SCG146)
王瑞荣(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产业经济。
Tel.:13735247007; E-mail:wrr1978@126.com
G 642; G710
A
1006-7167(2017)06-02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