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发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

2017-07-05张祥张彩霞

甘肃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欲望自主文本

张祥+张彩霞

【关键词】 阅读教学;自主;欲望;方法;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97—01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乐趣,实现读有所获的目的。阅读是不可代替的活动,只有自主阅读、自主发现才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探究性阅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佳的阅读方式。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时一定要静下心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自主发现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环境的烘托作用,情节的巧妙安排等。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能够走进文本,与文章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就是成功的阅读。

一、激发欲望,让学生乐于发现

阅读需要兴趣的引领,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探究文章内容,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阅读心得,形成阅读思辨,可以激发学生再次阅读的欲望。再次阅读会融入在小组交流中获得的感知,从而得出更深刻的阅读感悟,体会探究的乐趣。

如,阅读七年级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学参考上对“三味书屋”的解读主要是封建科举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文章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状态得出“自由”和“束缚”的对比。但是学生在探究阅读中得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私塾学习也很自由,而且學习活动非常有趣。学生在上课时间还可以溜出去玩,在老师读书入迷的时候还可以做游戏、画画,这样的学习也是很轻松的,私塾教育并非想象得那么严厉。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

自主阅读并非自由散漫,要有组织、有目标,教师要善于传授阅读方法,以期事半功倍。每一篇文章在阅读之前,教师都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性自主阅读。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教师教的概括方法,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通常记叙文要指导学生根据六要素概括文章;小说要抓文章的三要素;说明文要确定说明对象;议论文要明确文章的观点。学生在阅读时,只要明确文章的文体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概括出文本大意。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自主阅读的问题,引领学生融入探究性阅读的氛围。

如,美国作家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是一篇小说,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文章比较长,文章内容不太容易把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小说的三要素自主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梳理出来。学生在梳理情节的同时也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同时对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学生一味盲目阅读,梳理故事情节则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方面。阅读方法的运用既能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品读、赏析句子内涵,抓住文章关键点,又能提高自己阅读探究的能力。

三、对话文本,让学生创新发现

阅读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对话,对文章作者提出诸多疑问,然后自主查找资料,并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对文章的主题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学生在阅读时还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对话,理解作者在文本描写后面的潜台词。学生只有细致阅读,深入探究才能获得更多的创新发现。

如,阅读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时,教师为学生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了解普法战争的有关内容。韩麦尔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以郝叟为代表的民众是陪衬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与这些人物进行“对话”,探究面临亡国之时,他们的内心充满怎样的情感。尤其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感受到亡国的惨痛,生发出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时,自己的情感意识也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小弗郎士”与学生属于同龄人,在爱国主义情感觉醒的同时也震撼着学生,这是文本内容之上的阅读收获。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多角度思考探究,从而得出创新发现。

探究性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阅读方法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走进阅读的殿堂,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实现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当然,探究性阅读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在交换思想的同时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对资源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提升自身探究阅读的能力。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欲望自主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