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五法”
2017-07-05王鼎
王鼎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课外 阅读;写作素材;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94—0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综合与整合,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效性与整合性、综合性很难得到体现,呈现出读、写两分离的情况。如,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数量不高,而写作时又无从下手。对此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带领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使读写结合为学生在读书与习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到位,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尝试着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谴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例如,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
二、深度挖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与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教材课文基础上,深度挖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例如,在《狼和鹿》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等等,还可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问题,如可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而是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来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中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也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四、在学习原文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缩写和仿写
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和仿写。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地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如,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认真学习完课文后,可让学生用简短的篇幅来完整表达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也可以让学生即兴仿写一篇赞美自己家乡的文章,效果也会非常好。
五、 对文章欲言又止处进行拓展
“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技巧,是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者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让学生进行“补白”,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而且还能挖掘课文潜藏的意义,使学生乐于学习、探索和表达。例如,在学习了《狐狸与乌鸦》这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续编这个故事,学生们会兴趣盎然地去写。
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深入思考,用心琢磨,争取让“读写”的结合达到最高境界。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