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性策略浅析

2017-07-05汤鹏飞胡悦钱玲杨可左婷

速读·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沟通互动有效性

汤鹏飞++胡悦++钱玲++杨可++左婷++林先灿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校学生人数激增,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有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良好沟通。交流不畅,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仍居主导地位,偶尔的家校沟通交流也往往是流于形式,无效或低效沟通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家校的良好互动,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教育专家及广大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沟通;互动;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生为本”、“素质教育”、“以学定教”等基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广大一线教师在感受到教学工作压力剧增的同时,也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地位和基础性的教育作用。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正是搭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而教师就是这个桥梁之间的纽带。掌握正确、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家长经常沟通,加强互动,建立感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任务已成为当前教师最有效的减压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实现良性互动也显得尤为的重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与家长有效沟通、互动的做法,仅供大家参阅。

一、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互动意识,并积极营造家校互动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认识和体会家长沟通带来的益处,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克服个人主义思想,改变封闭在漫无目的的摸索中维持现状的情况,增强与家长互动交流的意识,培养互动共赢的思维模式,积极寻求家长帮助,丰富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能力,改善工作氛围,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孩子,是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所以,要想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教师首先要做好功课,要对该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表现了如指掌。包括学生的成绩、优点、缺点、家庭情况等,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明确沟通的重点是什么,和家长谈什么,才能对沟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较好的心理准备。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自我服务、承担家务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自主意识薄弱,生活散漫,依赖性强。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体现较为明显。

(2)学生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造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根源。孩子对时间观念淡薄,处事不严谨、无条理,导致作业拖拉,能力发展滞后。

(3)不认真和没耐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障碍。课堂上的表现是不认真听讲,不思考问题,也不回答问题。

(4)学习没有目标和缺少计划,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的计划性指导教育存在缺失。

(5)不少家庭普遍存在打骂、伤害孩子自尊等错误的教育方式,也有少量存在的家庭冷暴力,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6)家长的奖励方式存在偏差,家长的奖励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偏差。家长的物质奖励超过精神奖励,这违反了奖励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原则等。据此,我们就有了和家长沟通、互动的依据,也有了和家长沟通的谈资。

三、举办家长学校知识讲座,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开阔家长的视野

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家长学校知识讲座2次以上。讲座的内容主要有:《家庭教育要摒弃错误的教育方法》《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应侧重于生活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青春期的引导》《家庭应成为孩子的心灵之家》《家庭亲情是预防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保证》,并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指南》《学校教育指南》等。积极倡导建设学习型家庭,培养家长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开阔家长的视野,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适时进行家庭访问,切实解决教育难题

家访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征询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教师家访时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要热情诚恳,表明诚意,心平气和,尊重家长。

五、定期举行家长会

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及学期工作计划,听取家长的意见,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的协助教师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六、积极构建QQ群、微信群及“校讯通”等网络交流平台,开辟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年初以来,学校开辟了“校讯通”、学校微博等教育途径,教师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纷纷加入这些平台。老师可以通过平台或手机向家长发送信息,加强沟通,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家长也可通过平台与教师保持经常性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督促学生通过网站提供的学习软件,自主学习,及时获得教师对疑难问题的指导,极大地增强了家校互动交流的频率。

“沟通交流无定法”。总而言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要“从心开始”。“从心开始”是沟通的基石,只有用真心、用真誠来表达真意,才能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为顺畅、更为高效、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白瀚.新形势下的教师如何增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J].新西部(下半月),2008(06).

[2]刘丽琴.小学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宜与忌[J].教学与管理,2006(35).

[3]陈立凤.中小学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

[4]梁章喜,刘俊提.美国中小学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9).

[5]杨优先.基于小学教师与家长间的话语分析建构家校沟通机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5).

[6]孟晶,汤雪芳,杨梓艺.小学新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研究——基于文献的考察[J].亚太教育,2016(04).

[7]王诚.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J].大众科技,2004(03).

[8]许海香.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2(03).

河南省固始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立项课题(编号:JCJY16094)

猜你喜欢

沟通互动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