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公众平台框架设计

2017-07-05雷雯张向荣齐军岐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气象微信

雷雯+张向荣+齐军岐

摘 要:介绍了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背景,分析了宝鸡气象微信的运行现状和需求,阐述了“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特色。并对其创新点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气象;微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Q93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62

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化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1],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掌上交流软件,其便捷的信息接收和传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气象部门拓展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的重要手段[2]。2012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县气象局均开通了气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点对点的服务方式,快速、便捷的向用户推送气象信息,开辟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新渠道[3]。

“宝鸡气象”官方微信于2013年3月开通。因其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有限,宝鸡市气象局于2016年在全省率先组织研发推广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建成本地化、有影响力的掌上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以高效率、全覆盖的服务方式向公众和党政部门提供权威气象信息,在全市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平台设计原则

准确把握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力求将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按照“数据共享、服务融合、预报精准、信息权威”的目标,实现精细化、个性化、互动式、基于位置的智能气象服务,打造本地化、有影响力的掌上智慧气象平台。

2 平台总体技术

2.1 开发环境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后端使用java语言开发,MySQL作为数据库,Nginx作为负载均衡器,tomcat作为web服务容器,后台采用rpc远程调用机,前端采用js+html5+css3,自动采集、爬取、清洗、解析数据,在本地实时计算生成对应文本和服务材料,自动推送到微信后台数据库。各组件相互配合,提供稳定、高效的后台服务以及完备的服务材料。

2.2 系统构架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用户层、表现层、业务层、服务层、应用层、数据层。

2.3 技术要点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核心功能分为2点:多数据源的整合、采集、存储与加工。总体采用大数据处理思路,利用分布式任务调度进行数据源的采集、存贮、整合、加工处理,并在分布式任务中自动生成服务材料。实现微信端开发与后台服务的无缝对接。通过建立强大的后台数据采集与加工程序,提供完善丰富的数据服务能力。并进行人性化交互设计:用户通过微信发送文本指令,点击菜单等发送请求到微信服务器,微信服务器转发请求到任务调度服务器,服务器调度对应分布式任务获取计算或加工数据内容并封装返回到任务调度器,任务调度器返回请求结果到微信服务器,由微信服务器将结果返回到微信客户端展现给用户。

2.4 数据采集

对接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接口和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实时解析CIMISS数据库、MICAPS数据接口,实时对接微信管理后台发布数据。

3 主要模块与功能

3.1 主要模块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依靠强大的后台支撑,建立了“七彩天气”、“旅游推荐”、“更多精彩”3個模块。其中“七彩天气”包括本地天气、区县天气、生活指数、天气动图、实景天气5个菜单。“更多精彩”包括天气查询、农业气象、视天气、微社区和调查问卷5个菜单。“旅游推荐”以微官网形式,用色彩亮丽的动态画面展示旅游气象、交通气象、空气质量、一周预报等丰富内容。每个菜单模块都是一套独立的系统。

3.2 主要功能

3.2.1 自动实时推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无缝对接,每5min实时扫描处理预警数据。在微信首页自动实时推送全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预警传递时效少于10min。

3.2.2 实现“一号查全国”的强大功能

实现了基于位置的按需智能查询,通过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信息,一键精准提供位置所在地的当前天气实况、未来7d预报、雨情信息等。用户也可自主查询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天气预报和实况信息。

3.2.3 布设天气网眼,实时展现“实景天气”

把物联网技术与气象服务融合,在台站布设“天气网眼”,实时加载天气网眼拍摄画面,展示天气变化,实时回传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紫外线、PM2.5等实况监测数据。

3.2.4 突出特色,开通智慧旅游交通气象服务

与旅游部门和景区合作,在“天气伴侣”微信平台,动态展示宝鸡美景、特产、美食和精品旅游线路。游客可自主查询宝鸡市16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天气实况、3min临近预报、未来7d预报和空气质量、出行提示等信息。

与交通部门合作,通过“天气伴侣”微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宝鸡境内高速、国道、省道线路地图、路段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

对接环保部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时查询城市空气质量、PM2.5、PM10、O3质量浓度、全国排名和未来24h趋势,实现城市环境的无缝隙监测。

通过以上“掌上微站”的特色服务,当用户增长到一定数量时,可积极探索由面向用户收费转为面向商家收费的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来拓展新媒体气象行销业务市场。

3.2.5 增设“视天气”栏目,让用户更加直观地“看天气”

每天定时将“宝鸡天气预报”节目视频上传到微信后台,让用户通过微信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3.2.6 “天气动图”栏目

动态播放宝鸡新一代天气雷达图、卫星云图和雨量色斑图,便于气象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随时关注天气演变和获取雨情资料。

3.2.7 建立“微社区”和“调查问卷”栏目,和网友积极互动

“微社区”栏目通过链接“宝鸡天气兴趣部落”首页地址,和网友开展兴趣话题的热烈讨论。在微信后台设置“调查问卷”,通过网友的在线答题,及时了解和关注网友对气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建成后取得的成效

4.1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的成功应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气象新媒体服务平台

在每一次气象预警、应急响应和重大活动保障过程中,它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提供精准预报服务,极大拓展了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4.2 拓展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推广新媒体气象服务模式

即气象新媒体率先发声、新闻媒体快速跟进、社会成员广泛传播的模式,赢得上级部门和地方党政领导及公众的肯定。

4.3 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平台

融合了天气、旅游、交通、环境、应急等方面服务信息,在信息化建设、便民服务方面走在市级行业部门前列。其信息权威,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成功打造了气象服务新品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5 结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气象服务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4]。宝鸡“天气伴侣”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按照“数据共享、服务融合、预报精准、信息权威”的目标,依托气象信息服务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打造旅游气象、交通气象等特色服务“掌上微站”。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实时推送和“一号查全国”的强大功能。把物联網技术、视听技术与气象服务融合,实现了视频信息的共享。为公众提供了精细化、个性化、互动式、基于位置的智能气象服务。建成了本地化、有影响力的掌上智慧气象平台,以高效率、全覆盖的服务方式向公众和党政部门提供了权威信息发布,在防灾减灾、民生保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

参考文献

[1]张丽,朱芙蓉,江海萍,等.微信平台在气象信息传播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387-389.

[2]王燕,李文静,王毓.关于镇江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5(12下):251-252.

[3]杨玫,任静,裴克莉.关于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4(5):23-25.

[4]汤静,陈伟,肖卫国.微信平台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4):342-343.

[5]朱国强,周慧,刘瑞琪,等.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框架设计[J].科技传播,2012(10):206-208.

作者简介:雷雯(1977-),女,四川乐至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气象微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微信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