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堂更有效

2017-07-05李金娣

速读·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回归生活创设情境

李金娣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观念,就是说,教育的内容应当根据生活需要来进行。围绕这一理念,在品德课堂中,要从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规律着手,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品德课堂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关键词: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可见,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那么如何让品德课程,返璞归真,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呢?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孩子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联系生活实际——品德回归生活的基础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一课时,我紧密联系孩子生活实际,努力体现教学从生活中来。课前,我让孩子自己去或发现或收集或自己设计身边常见的交通标志,唤起孩子的生活积淀,从而对孩子进行选择、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落到了实处,也为课内教学打下了基础。新课伊始我就从孩子身边的因闯红灯而发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录像这个生活情节作为切入和展开,让孩子看完后有感而说,让孩子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中激起了真正的思考;认识交通标志后,又通过课件让孩子看看自己社区常见的一些交通标志,因为是身边的事物,在这一环节时孩子们兴趣很浓,在看的过程中纷纷小声地交流着认识的交通标志的名称。通过课堂上的多次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使孩子多次体验认识交通标志程,感受到认识交通标志的乐趣,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改变学习态度,也学习到了认识交通标志的一些基本规律。这就是“以具体、真实的情境,以孩子的亲身实践,促进和提升孩子的主体体验。”

二、创设生活情境——品德回归生活的条件

把教学课堂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中,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创设一种意境,生活某个体验点,能够将抽象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生活场景,将其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等同于将学生生活体验搬进了课堂,拨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这根弦。是他们对自然与文本对话,对情感有了更真实、更深刻的体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沐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情感更鲜明了,是非观念更清晰了,思想渗透教育达到了一定效果。

如在教学《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的环节:玩游戏。第一次游戏的时候,先选了四个男同学,两个女同学,男同学运送的是乒乓球,而女同学运送的是苹果。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无规则”的特殊情境。结果游戏女同学赢了。这时候台上游戏的男同学就立刻举手说:“老师我发现问题了。”接着一个个小手都举起来了。这时我就问:“那怎么样才能使游戏公平、公正的进行呢?”在孩子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出了游戏的规则。在第二次游戏时,孩子们在活跃有序的游戏中,加深了对规则的认识。通过两次的游戏的亲自体验不仅使孩子认识了规则,并感受到规则在游戏中真的很重要。有了规则游戏才玩得公平、玩得开心。这一点孩子的体验贴别真实、透彻!由于课的伊始注重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进入了课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整个课堂,学生始终保持了极高的参与热情。

三、开展实践活动——品德回归生活的需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要学生在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于生活让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生活验证知识,从而促进自我提升。小学生天真烂漫,角色扮演能给学生带来神奇的力量。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的说话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把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激励性评价——品德回归生活的动力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是课标“评价建议”中的三個评价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全员参与、民主参与、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比如在《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一课中我设计了“最佳小评委”、“交通安全小模范”的称号,在“活动探究,认识标志”“小组活动,加深体验”两个教学环节中,请学生在汇报中对自己认识的交通标志进行评价,还多次请孩子们当小评委。课后,我还设计了评价表,通过这样的活动,把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发挥评价的调整、改进和激励功能,使每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评价——激励”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品德课堂应根植于生活,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品德思想,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处处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植根于学生真实生活,回归学生真实生活,才能实现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王花.新课标下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J].新校园(上旬刊),2013(5).

[2]郑伟.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曹晓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4).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回归生活创设情境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