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教学课程的再设计

2017-07-05胡耀兵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丑小鸭安徒生生命

胡耀兵

主题教学,又称板块教学。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围绕某一主题,整合同学科的相关内容知识或跨越不同学科实施教学的教学形式。它在打破固有的学科封闭性和思维的静态性、推动课程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内涵与价值值得关注与挖掘。

一、教学主题如何确定

教学主题是教师在遵循课程预定目标和本节课具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教材预设的单元出发,纵联同学科相关内容并补充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设计的。

从以推广语文主题教学著称的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课例来看。她以课文《珍珠鸟》为基础,确立了“信赖”的主题;以“朋友”为主题串联课文《皮斯阿司与达索》《记住的和忘记的》《管鲍之交》和《胖子和瘦子》;主讲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确定了“毁灭”主题,却不以仇恨而是以理性的光芒照耀孩子的心灵;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与盲人学校的孩子一起吟诵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这些课文的学习,同样是从字、词、句、段入手,窦老师却以主题为线索,串联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段难忘的历史,一份份厚重的思想与情怀。在主题的作用下,平凡的文字将儿童的思绪一次次引入广袤的精神高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单篇课文的超越。

主题并非一定要高深宏大。综观当前的语文教材,大多也是以某种主题来串联课文。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就分为“生命的颂歌”“风景无限”“忧患与责任”“艺术长廊”等主题。在主题已然确立的情况下,教师为什么难以形成如窦老师那样的“主题教学”呢?除了多年来形成的以单篇课文进行教学的传统思维定势外,更多的是主题教学背景下课程再设计理念的欠缺。

二、主题教学背景下的课程再设计

特级教师程红兵认为,任何一项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从事实层面(教什么)、技术层面(如何教)作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为什么教)作出追问。在主题教学背景下,课程设置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师备课、研课方式的变化,更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便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还是以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案例《丑小鸭——高贵从何而来?》来说明。

围绕主题教学理念,教师这样安排课程:课前准备——师生共读《安徒生童话》及安徒生系列传记文章;师生共同开展讲安徒生故事比赛;在学生中举办《我眼中的安徒生笔下人物》作文比赛。课中研读——走近丑小鸭;走进丑小鸭;走进安徒生;丑小鸭与安徒生人生经历比较。课后回味——得出这样的结论: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

这样的主题教学没有灌输,只有体验;没有说教,只有播种——在学生心中播下“悲悯的情怀,坚贞的力量”的種子。

这样的主题教学,需要教师个人丰厚的阅读储备,还需要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在初中,有此条件的教师不在少数,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形式的主题教学难以推广,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设置问题。

从时间安排上看,语文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各项作业和各种培优补差填满,没有太多阅读的时间,更别说花费时间在课外收集、整理相应的资料,并形成主题统领下的素材。如此一来,主题教学就失去了基础。

从教学内容上看,主题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拆解、重组、合并,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内容具体的教学环节,否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适从。

对于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来说,浅尝辄止是常有的事,因为这样的主题教学需要结合师资结构,整合不同学科内容,并形成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相应的知识体系,对能力的迁移与知识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初中主题教学如何突破

如何充分发挥主题教学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笔者看来,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以项目和任务驱动。如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命的颂歌”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或项目:讲几个与生命相关的故事;收集与生命相关的格言警句;记录在特殊情况下自己对生命体验的事例;说明不同时期和不同状况下,人们对生命有怎样的渴求与认识。这样的项目和任务重点突出,需要学生选择、组织材料信息,并在相互交流中共享信息与感悟。

二是形成师生对话学习的协商机制。在“生命的颂歌”主题单元中,可以以小组合作、师生协商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样有利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思维模式,实现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让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得到优化。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丑小鸭安徒生生命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续编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