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蓝鲸游戏”里的死亡密码
2017-07-05暖心
暖心
如今,“4:20起床”“看一整天的恐怖电影”“在胳膊上用刀刻出鲸鱼图案”等已经成为最敏感的字眼,因为这些要求,源自于一个恐怖的自杀游戏—蓝鲸游戏。这个发源于俄罗斯的自杀游戏,已导致超过130名青少年自杀,目前已蔓延到中国,在青少年间流行起来……
最近,“蓝鲸游戏”成为了父母和学校老师高度关注的“危险词汇”,因为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交游戏或者电子游戏,事实上,这是一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夺走了130多名游戏者生命的死亡游戏。
游戏的发明者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心理学系在校生,他通过严密的网络组织,鼓励游戏者在50天内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每天清晨4:20起床、看一整天的恐怖电影、在手腕上刻下鲸鱼图案,最后命令参与者直接结束生命。这个恐怖游戏,充满了心理控制的意味。游戏的管理者会在新成员加入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必須某时某刻完成某项任务、提供身份证照片等,然后进一步威胁参与者“如果临时退出,就会遭到人肉”。在重重要求下,多数参与者会向这些荒唐的要求妥协,无意识地执行任务,包括那个最终的任务—自杀。
然而,蓝鲸游戏最令人害怕的,并不是组织行为学角度的精密控制,而是以“爱和价值感”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精神摧毁。那么,孩子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感缺口,又是怎样被游戏吸引、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呢?这是值得每位父母思考的问题。
近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找我咨询有关蓝鲸游戏的事情,其中有位叫林羽的女孩让我陷入了深思。听到这款游戏时,林羽刚和好友闹翻、沉浸在被朋友抛弃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加入游戏后,她仿佛找到了组织,强烈的归属感让她来不及辨别这个游戏的危险性。当她在手上用水果刀割下第一道刀痕时,群里的网友为她喝彩,她仿佛找回了期待已久的“关爱”。
在现实生活中,林羽是一个不被“看见”的孩子。母亲脑出血后瘫痪在床,父亲忙着赚钱、照顾家,根本无暇他顾。因为家境窘迫,林羽在学校里显得很畏缩,几乎是班级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孩子。所以,当唯一的好友抛弃她时,她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她对我说:“不是蓝鲸游戏吸引了我,而是我本来就有心理问题,我需要这样的东西暂时麻痹自己!”
和林羽不同的是,还有一些青少年明白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游戏,却偏要参与其中。上初一的小栋这样和我描述玩儿蓝鲸游戏的动机:“我要坚持做完50个任务,我要用我的死亡报复爸爸妈妈,我要让他们后悔一辈子!”
小栋是家里第二个孩子,姐姐生来有残疾,作为家里唯一健康的男孩子,他从小就被寄予厚望,同时也倍感压力。“从小,我爸妈就一直说‘你要这样‘你要那样的话,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仿佛姐姐就是可怜的,而我理应承受一切责任。长大后,我稍作反抗,我妈竟以死相逼……”
可以说,这样一段亲子关系,非但没有照顾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帮助孩子建立爱与被爱的感觉,反而在解决冲突的时候,为孩子做了最糟糕的示范。小栋哭着对我说:“我早就想到过死,死谁不会啊!现在,这个游戏一步步把我引向死亡,仿佛生和死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当孩子以这样的态度看待生死时,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很可能在某一次不良外力的刺激下,就会把激越行为变成现实。
事实上,虽然蓝鲸游戏危险,但是父母是能够帮助孩子远离它的。一个在咨询中慢慢康复起来的孩子小楠,这样和我分享他对蓝鲸游戏的看法:“要是之前,我还跟着我爸过日子,每天都怕得要命,我也一定会对这个游戏上瘾。现在,我妈夺回了我的监护权,她能听我说话、愿意帮我缓解压力,我心里好受了很多!”由此可见,一段良好、正性的关系,是孩子面对危险诱惑时的有力保护。
也许,父母并不明白这种保护是如何发生的。蓝鲸游戏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我是有价值的,可以被理解、被接纳”。但如果孩子在接触蓝鲸游戏前,体会过真正的关爱以及高质量的理解和接纳,就不会被这种虚假的关爱欺骗。同样,如果孩子感觉自己并不缺乏支持,没有太强烈的孤单感受,也不会沉迷、上瘾。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玩儿蓝鲸游戏,震惊之余,一定要反思你们的亲子互动模式,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孩子沉浸危险游戏的风险因素。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伤害是一个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读懂了这个信号,就给孩子重回正常生活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个死亡游戏,为很多家庭敲响了教育的警钟,让父母重新反思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