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北连州地区印支
2017-07-05贾磊
贾磊
摘 要: 本文结合连州地区开展的四幅1∶5万区调工作的成果,对构造纲要图、叠加褶皱和构造变形的样式分析。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华南地区存在印支期NWW向褶皱与燕山期NNE或NE向褶皱的横跨-斜跨叠加,粤西北-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WW向,而非NNE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而非NWW向。粤西北连州地区在燕山期NNE向郴—怀岩浆岩断褶带中残留有NWW向印支期构造。
关键词: 印支运动; 多期变形; 构造线方向
Study on the Deformation of Indosinian to Yanshanian Movement in LianZhou ,Northwest Guangdong
JIA Lei
Geological Survey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China 510080
Abstract: Combined with working achievement of four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carried out in Lianzhou,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attern of structure outline map, superposed fold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proposed that Indodinian phase fold in NWW direction superposed on cross-oblique cross of Yanshanian fold in NNE or NE direction, the tectonic line of Indosinian movement of Northwest Guangdong- Southeast Hunan was in NWW direction rather than NNE direction, and the regional crushing stress was NNE direction rather than NWW direction. The residual Indosinian tectonic existed in the Yanshanian NNE direction Bin-Huaiyan Jiangyan fault-fold zone in Lianzhou, Northwest of Guangdong.
Keywords: Indosinian movement; multi-phase deformation; tectonic line direction
早中生代是华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发生重要转折、构造动力体制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华南地区该时期构造演化争议颇多。印支造期构造线方向与区域应力挤压方向,湘粤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NE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WW向。其动力机制可能与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产生陆内汇聚有关,认为印支运动中华南不同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构造体制存在显著差异(柏道远等,2012),而另一种观点恰与其相反。
连州地区位于粤西北与湘东南交界,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Ⅰ1)之粤北拗陷带(Ⅱ5)的连县拗陷断束(Ⅳ1)中心部位(图1),NNE向郴—怀岩浆岩断褶带北段接NNE向星子红层盆地的北西侧,其南东侧为大东山岩体。
本文通过分析粤西北连州调查区印支构造层(D—T1)褶皱的横跨—斜跨叠加,以及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构造层构造线变化特征,认为造成该不整合事件的印支运动构造线走向为NWW向,否定了印支运动形成NNE向构造的可能性,为华南粤西北地区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体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图1 调查区大地位置示意图
1. 区域地质概况
粤西北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接合带,长期多旋回的地质演化造就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诸方面复杂面貌。连州地区地层发育,早古生代地层仅出露寒武系,但晚古生代泥盆系至早三叠系地层完整连续出露,为研究印支构造层变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生代地层大多缺失,仅保留白垩系红层。
寒武纪期间区域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物以砂、泥质为主,属半深海、深海相砂泥质碎屑沉积,具类复理石建造的明显特征。发生在奥陶纪后期的构造事件使区内前泥盆纪地层强烈褶皱,形成构造线总体近EW向的褶皱基底,其中调查区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缺失与其密切相关,印支构造盖层角度不整合上覆于寒武系基底。
中泥盆世—早三叠世本区为板内浅海相盆地,于较稳定环境下形成了一套完整较连续的沉积建造。底部中泥盆统为滨浅海陆源碎屑岩建造,下部及中部的上泥盆统—石炭系为以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建造,上部的二叠系为陆地边缘碎屑岩相区—滨海沼泽相的含煤滨海陆源碎屑岩建造,局部及过渡段为深水台凹相的硅质岩建造,顶部的下三叠统为陆地边缘碎屑岩相区与碳酸盐岩台地潮坪相过渡区域,滨海陆源碎屑岩建造与碳酸盐岩建造均有出现。发生在中三叠世碰撞造山事件使区内印支构造层强烈变形,形成NWW向的褶皱,早燕山构造层角度不整合上覆于印支构造层。
中侏罗世晚期进入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阶段,调查区中晚三叠系—侏罗系地层缺失、仅出露中晚侏罗系花岗岩。古太平洋板块向东的俯冲,NWW向陆内挤压的构造事件,华南地区形成了NE—NNE向的断陷盆地及断裂褶皱带等(例如郴—怀岩浆岩断褶带),早白垩世沉积形成了内陆湖盐湖亚相(季节性碳酸盐干盐湖为主)与山麓冲积扇共生的磨拉石建造。早燕山构造層缺失,晚燕山构造层角度不整合上覆于印支构造层。
加里东运动造成印支构造层与加里东构造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其中奥陶—志留系地层缺失,加里东构造层主要分布于宝安—麻布北东侧、丰阳—清江一带、连南西侧等地区。印支—燕山运动造成晚燕山构造层和印支构造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其中早燕山构造层缺失。印支构造层分布于清江—山塘、东陂—连南、麻布—九陂等地区。晚燕山构造层分布于大路边—龙坪东侧一带图幅外,近南北向展布,以及清江北西、丰阳、附城—连州等地区。(图2)
2. 构造线走向的厘定
根据区域中生代构造演化背景,现今粤西北印支构造层中的褶皱与断裂构造主要与中三叠世晚期的印支运动和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有关。早燕山运动因受古太平洋板块向东的(斜向)俯冲影响而具NWW向陆内挤压(董树文等,2007;舒良树和周新民,2002;舒良树等,2004,2006;张岳桥等,2009;徐先兵等,2009),在粤西北形成NNE向褶皱与逆断裂。本期褶皱和断裂卷入或切割了全部印支构造层,并被西山、大东山等侏中晚罗纪花岗岩体侵入。显然,由于燕山早期强烈构造变形对印支期构造具有显著的叠加和改造作用,要从现今地表构造形迹中分离提取出印支运动构造线走向的信息,有效的方法是在印支构造层中分离出多期变形褶皱中晚期NNE或NE的叠加效果,从而确定印支运动构造线走向。或是将一定范围内,参照下伏不整合基底构造线的方向与其进行对比形成夹角,作为推测不整合面之上印支构造层的构造线走向一个依据。
2.1 构造纲要图的叠加褶皱走向分析
于大东山北、山塘—大路边、龙坪、星子红盆北西侧一带,印支构造层中明显叠加NNE—NE向倾伏或扬起褶皱,印支构造层早期褶皱轴迹呈现弧形变形,轴迹走向呈近EW—SWW向或NW—NWW向变化,其NNE—NE向叠加明显(图2)。清江、麻布北、连州东、龙潭一带,则多出现等轴褶皱或起伏伏状褶皱,其NNE—NE向叠加相对较弱(图2)。由中部向区域东侧的红盆及大东山岩体方向,NE向褶皱叠加(NWW向挤压)显著增强。受印支构造层早期刚性褶皱带影响,部分晚期NNE—NE向褶皱及断裂可变化为近NS向展布,其中区域上东侧星子红盆及大东山岩体展布亦变为近NS向。
2.2 重点解析区褶皱序次分析
构造解析区内出露地层为石磴子组(C1s)中—中厚层状灰岩,岩层产状易测量,褶皱转折端明显。通过对构造要素的测量,解析后认为Dn期为印支期NNE—SSW向挤压,形成NWW向宽缓褶皱,Dn+1期为燕山早期NWW—SEE向挤压,形成NNE向闭合褶皱,Dn期褶皱基本完全改造,Dn+1期枢纽呈波状起伏,Dn+2期为燕山晚期NW—SE向挤压,形成NE向倾伏背斜,使Dn+1期褶皱轴迹产生弧形弯曲。两期叠加处Dn+1期背斜西翼地层倒转,枢纽叠加位置,常呈负地形及落水洞。(图3)
2.3 基底与盖层构造线走向对比
保安北部一带寒武系基底构造层中发育横跨—斜跨倒转闭合褶皱,其轴面倾向SW,印支构造层盖层构造线方向与其轴迹总体走向及角度不整合界线走向明显存在夹角,总体东偏(顺时针)25°~30°。(图4)如果志留纪的构造事件使区内前泥盆纪地层强烈褶皱,形成构造线总体近EW向的褶皱基底(柏道远等,2006b),那么对应印支构造层盖层的构造线方向则为NWW向,而非NNE向,因此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而非NWW向。
3. 结论
(1)印支构造层中多期变形褶皱可呈现等轴褶皱、起伏伏褶皱、弧形轴迹变形,轴迹走向呈近EW—SWW向或NW—NWW向变化。明显由中部向中生代红盆及燕山期岩体方向中,NE向叠加(NWW向挤压)显著增强,甚至于红盆及断裂带边缘附近,其轴迹可完全过渡呈近NS向,不断趋近NNE向,受印支构造层早期刚性褶皱带影响,部分燕山期NE—NNE向褶皱及断裂可变化为近NS向展布。
(2)华南地区存在印支期NWW向褶皱与燕山期NNE或NE向褶皱的横跨—斜跨叠加,粤西北—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WW向,而非NNE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而非NWW向。
(3)連州地区在燕山期NNE向郴—怀岩浆岩断褶带中残留有NWW向印支期构造“透镜体”。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局. 1∶20万连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37.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1∶25万贺州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5.
[3]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郴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5.
[4]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道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4.
[5]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广东1∶5万四甲城、西江圩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5.
[6] 柏道远, 黄建中, 刘耀荣,等.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框架的厘定[J]. 中国地质, 2005, 32(4):557-570.
[7] 郭福祥. 华南地台盖层和上覆盆地层的褶皱时代[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3(5):581-588.
[8] 郝义, 李三忠, 金宠,等.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2):166-180.
[9] 丁道桂, 刘光祥, 吕俊祥,等. 扬子板块海相中古生界盆地的递进变形改造[J]. 地质通报, 2007, 26(9):1178-1188.
[10]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等.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J]. 地质学报, 2007, 81(11):1449-1461.
[11] 柏道远, 贾宝华, 钟响,等. 湘东南印支运动变形特征研究[J]. 地质论评, 2012, 58(1):19-29.
[12] 孟永飞. 胶东含金剪切带韧一脆性变形转换与成矿[J]. 西部资源, 2012(2):127-129.
[13] 贾永强, 杜静, 杨旭. 浅谈坐标差分法全站仪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西部资源, 2013(2):135-137.
[14] 王继刚, 杨首杰, 屈强. 内蒙古中部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变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及其演化[J]. 西部资源, 2012(2):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