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2017-07-05苏国秋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降钙素阻塞性细菌

苏国秋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高、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该病发展为急性加重期时可危及到患者生命[1]。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4-08—2016-07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痰培养病原菌浓度将其分为两组,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获得满意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8—2016-07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AE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31±5.19)岁,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1.16±5.27)年。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行痰培养,按照其痰病原菌浓度可分为细菌感染组(痰中病原菌PPM浓度≥107CRU/ml为AECOPD细菌感染)与无细菌感染组,各30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入选病例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存在日常症状持续性加重或恶化的表现;急性期时间小于1周;近半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抗生素;无器官功能不全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其他部位感染病变的患者;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稳定期测定其PCT水平和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血清PCT水平测定方法:抽取患者3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速度为200r/min,时间为15min,将离心后的血液放置于-20℃的冰柜中存放待测。采用德国BRAHMS公司提供的PCT检测仪和LUM Itest试剂盒,采取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含量,注意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诱导痰的采集与细菌培养方法:痰液诱导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留痰后立即挑取痰脓性部分涂片做革兰染色处理,在镜检下筛选合格的标本(即低倍视野下麟状上皮细胞<10个、多核白细胞>25个)。将标本在2h内送检至细菌定量培养中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含量和痰培养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的血清PCT水平明显要高于无细菌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无细菌感染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分析(±s) ng/mL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分析(±s) ng/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 P细菌感染组(n=30)3.46±0.0510.045±0.014353.676<0.05无细菌感染组(n=30)0.046±0.0110.044±0.0170.541>0.05 t 358.4100.24900 P<0.05>0.050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由慢性支气管肺炎或肺气肿导致的气流阻塞性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流阻塞为临床特征,并呈现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发作时还会伴有起到的高反应性,由于其呈慢性发展的特点,加上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AECOPD)的诱因较多,当COPD患者出现因细菌、病毒感染等情况时易发展为急性期,且不同病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不同,给该病的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在AECOPD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一情况不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还给其增加了经济负担[4]。血清PCT作为一种炎性标记物,在过去仅会在系统性细菌感染中有升高,近年来,临床上通过提高检测方法灵敏度和降低诊断阀值等手段将其运用于局限性细菌感染的检测中。相比于非感染性肺疾病患者而言,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会有明显的血清PCT升高,在临床应用中其敏感度要高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本次研究中,30例细菌感染组的AECOPD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明显较无细菌感染组患者的水平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下降,将本组治疗前和无细菌感染组治疗后的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其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鉴别依据,其水平越高表示患者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须及时治疗。快速准确的确定AECOPD患者是否为细菌性感染能指导临床医师对其病情的判断,从而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6]。

[1]李向欣,赵鹏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27(6):909-911.

[2]苏华田,吴笛,刘长江,等.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30(6):446-448.

[3]朱艳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85-86.

[4]刘盛盛,张妍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40(6):459-463.

[5]丁勇,李静,刘静,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高敏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55(17):57-58.

[6]王国平,申立宁,王晚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压与血清S100B蛋白和细胞因子及降钙素原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14(1):51-54.

猜你喜欢

降钙素阻塞性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