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之下出孝子?
2017-07-05
◆你说我说
棍棒之下出孝子?
编者按:
古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真的是这样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错误,这时候,有的父母选择了用言语批评教育,有的父母则选择“家法伺候”。同学们,你们有过挨揍的经历吗?挨揍之后,你们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还是满腹委屈、埋怨父母?对“棍棒教育”你是怎么看的呢?
棍棒之下能出孝子吗?当然不能!不论出于什么理由,躲在教育这一挡箭牌下手握棍棒的人,首先是个施暴者!而暴力从来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处于暴力之下的孩子真的能活出你想要的样子吗?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愈加懦弱,愈加将心事藏于心中,愈加逆来顺受,或是思想愈加偏激,最终导致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在这方面,鲁迅曾在《海上的儿童》中提出:“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是“棍棒教育”最需要反思之处。
(浙江苍南灵溪中学 陶星雨)
许多父母坚信只有通过严厉的打骂,让犯了错的孩子经受皮肉的苦痛,他们才能够真正改过。可这不正隐含着想在孩子面前耍威风,以暴力让孩子变成听话的小绵羊的心理吗?儿时,曾因打翻了一碗滚烫的方便面而遭到母亲竹鞭的“伺候”。她理直气壮地认为本不应该出现的局面出现了,便是我的过错。而我则满腹委屈,母亲不但不关心我是否被烫伤,反而斥责、打骂我。在她以为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的心里却翻腾着不被理解的怨气。长辈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就在这种相互不理解的打骂中日益明显。在很多情况下,“棍棒”并不能将孩子驯服得温顺,反而令孩子因对父母失望而产生逆反心理,最终成为家庭冷战的导火索。
(浙江苍南灵溪中学 邓思静)
“棍棒之下出孝子”,许多父母相信这个道理。这大都是他们从上一辈取得的经验。在他们的人生实践里,也证明了饱经“棍棒”洗礼的他们对长辈很尊敬、孝顺。“棍棒”教育下的他们拥有强大而又坚韧的心。然而当下,时代变了,思想变了,独生子女的生活现状,使得父母渐渐改变了他们的教育方式,用宠爱代替了“棍棒”,苦口婆心成了父母最后的武器,可实际上呢?换来的却是孩子们的任性、粗暴与不讲规则,打不得,骂不得,遇到挫折就哭着、喊着不活了。此等教育下的孩子们又如何承担得起推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我不是在鼓动暴力教育,但犯了错就应当受惩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没有界线分明的规则,善与恶也将没有边界,后果将难以想象。
(浙江苍南灵溪中学 郑晓敏 )(以上三个片段均由朱伟老师组稿)
小时候,父亲通常是不会无缘无故打我的。小的错误,他就和我谈一谈,口头教育;稍大点的错误,他就给我一记“板栗”,让我长长记性,也就完了。唯一一次,我“走偏了”,犯了一个差点毁了我一生的大错!父亲爆发了。那一次,父亲两只眼睛瞪得滚圆,嘴角向下拉,杀气腾腾地看着我。最后,父亲结结实实地揍了我一顿。从那之后,我又回到了正路。
我不恨我父亲,因为我知道他是对的。我想我是不会再“走偏”的,因为我明白,确实是我错了。这一次棍棒式的教育,足以让我铭记终生。这是正确使用“棍棒教育”的益处。这也是我认同“棍棒教育”的原因。
(河南信阳七中 丁 煦 组稿老师 董志崇)
古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时至今日,或许这句话已被看作封建糟粕,但我认为它还是有些道理的。孩子的天性无拘无束,如果缺乏管教,可能会一直处在逆反状态,甚至被人引上歧路。对这样的孩子,棍棒教育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它能使孩子有一定的敬畏心理。当然,家长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动不动就用“棍棒”教育,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我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孩子本身,当孩子足够懂事,懂得遵守规则,哪个家长还会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同时,家长也应尊重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去和他谈心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打骂,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归根究底,无论家长怎么做,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
(江苏南通通州区刘桥中学 杨骐骥)
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对于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现在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哪个不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哪里舍得打?因此,孩子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无法无天,目无尊长、与家长顶嘴,成了家常便饭,这时,有些家长不得不选择特殊的“家法伺候”——“棍棒教育”。其实,打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里,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实中,那些所谓的“讲道理”对于这帮熊孩子根本不管用。在我看来,现在的某些孩子,有必要通过棍棒教育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成长。
(江苏南通通州区刘桥中学 唐 颖)(以上两个片段均由丁锋老师组稿)
结语:
这一期的“你说我说”,可谓是你来我往,观点交锋,仿佛一场辩论赛,正反方辩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亮出自己的观点,论点新、论据足,让小编赞叹不已。支持“棍棒教育”的同学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棍棒教育”也是父母的一种爱等观点出发,号召同学们理解父母;反对“棍棒教育”的同学则认为这是一种施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从正反两方面看,认为家长应该掌握一个度,用“文治+武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管怎么说,没有人希望受到伤害,小编真心希望家长和孩子能够有良好的沟通,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