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革命根据地史略
2017-07-05本刊编辑部
揭西革命根据地史略
紅色记忆
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的农民运动,对邻近的揭西地域有着深远的影响。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进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亲自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促进新文化的传播和群众革命运动广泛开展,推动地方党团组织建设。在国民革命军东征的影响和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推动下,五云农会于1925年夏秋之间成立。随后,河婆、东园、棉湖一带也相继成立了农会,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次东征后,在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建立了中共揭阳地方组织。与此同时,中共普宁支部也在湖西(现属揭西县)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则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全省陷入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农会干部房屋被烧毁,五云农会会长彭球裕等一批农运骨干、农军战士和大批群众遭杀害 。但革命者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是年冬,五云建立苏维埃政权,革命烈火不断燃烧。
1925年11月,第二次东征革命军克复潮汕后,中共代表、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政东江,国民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周恩来的授意下,颜汉章、梁良萼、彭名芳、卓献弼等四位共产党员被派到揭阳着手创建地方党组织,发展党员。于1925年11月在榕城建立中共揭阳支部,颜汉章任书记。后中共揭阳支部转为中共揭阳县特别支部,特别支部又再转为中共揭阳县委员会,颜汉章任书记,卢笃茂任组织委员,张秉刚任宣传委员。下辖四个区委:其中三区(现属揭西)区委由杨昌明负责。
彭氏宗祠——五云农会诞生地址
1925年夏秋之间,五云农会在下洞村彭氏宗祠成立,主要领导成员有彭宗植、彭正初、彭史尧、彭宙、彭衍树等。1926年,陆丰县重新划区,五云划为十六区,区农会设在下洞祠堂。这一年农会组织已普及五云大小山村,会员达一万多人,参加农会户数占总户数五成以上。黄京埔、洛布、黄泥岭、下埔、郑塘等村,还成立村农会,树起犁头旗。
周恩来非常关心河婆的农民运动。东征军到河婆时,周恩来了解到河婆溪角村的张宾初,是个有文化、有威信而勇敢的青年,因此,他多次与张宾初谈话,讲革命道理,要他带头把河婆农会组织起来,还送给张宾初一面画有犁头的东征军旗和一把大刀。
1926年初,张宾初在河婆组织成立农会,有会员二十多人。接着,南和市也成立了农会,骨干有吴德明、韩月运等。
1926年8月,在中共揭阳三区党组织领导人杨昌明的领导下,东园村成立了农协会。继之甲浦、官田、下洲、赤岩、下浦、鸿江、瑞来等地先后建立了农会组织。1926年秋后,棉湖一带农会发展迅猛,至1927年春,农村中所有的贫苦农民都参加了农会,各村的会员由几个逐步发展到数十人、数百人。后来,棉湖一带的农会会员发展到数千人。
1929年2月中共五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八乡山下溪乡召开,古大存当选为书记,大会决定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2月底,东江特委从潮安迁到丰顺,后进驻到丰顺栋下。后东江特委派黄汉强到揭阳,恢复党组织的活动。并组建揭阳县委,黄汉强任书记,委员是:叶静仁、陈达、张家骥、卢笃茂。
为了筹备召开东江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红十一军,急需解决粮食问题。1930年3月5日,大北山山区范围赤卫队和运输队共二百多人,由红六军教导队长古宜权带领到大洋实行武装借粮。大洋各村的反动武装纷纷阻击。队伍撤退时,负责运送粮食的运输队因失去联系遭敌包围。曾尧、魏利善、林风英(女)、卢永妹(女)、福佬妹(女)、陈招(女)、魏招(女)、冯麻(女)八人不幸被捕。除了年纪最小的冯麻被赎出外,其余7位赤卫队员都壮烈牺牲。因其中两名妇女已怀孕,故当时称为“七尸九命案”。
1930年5月1日至10日,在八乡山滩下庄屋坪召开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9个县市184名代表出席。广东省委派林道文参加大会,传达省委关于建立东江苏维埃政府和中央军委关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决定。会上通过民主选举,正式成立东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 委员长陈魁亚,副委员长古大存、陈耀潮。执行委员会有常务委员15人,执行委员45人,候补委员16人。同时,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治委员颜汉章、吴炳泰(后),副军长彭桂,参谋长龚楷、严凤仪(后)、梁锡祜(后),政治部主任罗欣然。下辖东江地区原有红军46团、47团、48团、49团、52团和一个教导队。军部设一个军校,由46团代管。还有一个独立营,全军约三千人。
在红十一军的领导下,河婆的石肚,京溪园的大鹿、湳池等地相继建立革命据点, 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赤卫队打土豪劣绅。
东征军旗
东园镇玉湖农会旧址
1930年秋,收成不好。为了坚持反“围剿”,解决部队粮食物资供应问题,红十一军四十六团团长古宜权率领该团和赤卫队约三四百人,于11 月27日晚,从八乡山滩下出发,连夜进击大洋荷树堀村,但遇该村自卫团顽抗。当我军把敌自卫团逼到最后一屋堡时,我军旁的稻草棚突然起火,红军战士暴露在火光之中。敌人趁机猛烈向红军战士开火。红军处于被动状态,只好撤退。此时天将亮,大洋其他各村的反动自卫团共有三四百人,爬上高山两侧,集中火力向红军猛击,红军边打边撤。在激战中,红军伤亡三十多人,一连连长英勇牺牲,情况非常危急。上午10点钟,古大存率队赶来支援,抢占山头,打响机枪,掩护红军和赤卫队带着粮食撤回滩下。
1932年10月,东江特委以河婆为中心,在揭(阳)、普(宁)、惠(来)交界地区,建立中共揭普惠工作委员会,机关设在河婆。下辖揭西地域的河婆、棉湖,普宁的里湖,惠来的梅林(今属普宁)等区,负责人李彤(海丰人)、林汉希。
滩下村东江苏维埃纪念馆
1935年赤卫队队员合影
1932年10月,红二团团长古宜权率100多人开赴揭普惠,协助开辟新区,在揭属石内、普属石牌的汤头、鹧鸪岭和惠属的黄沙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揭西地域又燃烧起了革命烈火。河婆、棉湖、东园、金和、凤江、京溪园、五经富、灰寨、南山、坪上、钱坑、五云等乡村圩镇相继恢复了农会组织,成立赤卫队。许多地方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1933年三四月间,古大存和卢笃茂带红军三百多人路经莲花山,留下12名武工队员分别到石肚的江坑、瓜田等村进行革命活动。很快在石肚一带培养了革命骨干40人,并在瓜田村重点建立一支18人的武装赤卫队,队长张云益。1933年6月,京溪园大鹿村,在刘明、李叶、卢笃茂、曾桂等十位红军的宣传发动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又在上、下鹿村分别组织赤卫队。上鹿村赤卫队队长邹同利、陈清水,队员有陈善、邹锐等九人;下鹿村赤卫队队长田镇昌、田则时,队员有老足、远盛等十人。
1933年,东江特委将东江独立师整编为东江红军第一、二路军,古大存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卢笃茂任第二路军总指挥。其时,卢笃茂带领红军游击队在大北山归善村附近的钩髻岽搭寮建立营地,进行军事训练,开展革命活动。
1934年6月,在战斗中受伤的卢笃茂被良田河輋村民陈阿香接回家,藏在破棚上隐蔽治疗。后被反动绅士陈盛坤等发现。他们抓走卢笃茂,后转到汕头、广州, 1935年2月3日(农历除夕)在黄花岗英勇就义。陈阿香以窝藏红军的罪名,被潘彪杀害。
大革命失败后,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东江苏维埃政府。在红十一军的带领下,河婆的石内,京溪园的大鹿、湳池等地相继建立革命据点,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赤卫队打土豪劣绅。1932年10月,机关设在河婆的揭普惠县工委的成立,揭西地域土地革命烈火又重新燃起。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摧残下,党组织处境恶劣,至1935年冬,被迫停止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