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十策”
2017-07-05李淼磊向延昆
李淼磊 向延昆
民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十策”
李淼磊 向延昆
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淼磊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建筑业规模日益增长,增加值占GDP已达到7%左右。但自2015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建筑业形势不容乐观,如营改增的实施,使得诸多建筑企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深化建筑业改革,国办2017年19号文对建筑业发展提出了诸多方向。那么,就实际工作而言,民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当如何为之?
一、坚持项目直营
项目直营,是检验民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标准、第一要义和试金石。作为施工企业,如果不实行项目直营,就存在管理“空心化”,企业管理理念、品牌意识打造、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等,都将成为空话,公司总部对于项目的管理就失去“约束”。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总部与项目部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不是企业内部上下级关系,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而从营改增来看,要求企业四流合一,有进项抵扣,若做不到位,就可能增加税收负担,导致公司财务成本增加。
二、矢志高端市场
民企一定要矢志高端市场,开拓资信实力强的高端客户。这里所讲的高端市场、高端客户,不一定是项目规模大、档次高,而是指业主资信一定要高端,有诚信、实力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经营正常情况下,即使项目利润比较低,但对企业进入高端市场,树立形象,或者具备创品牌的条件,或者公建项目,为公司在建筑高度、跨度上增加代表工程业绩的,或者可以为公司带来一大片市场机遇的项目,即使第一次做,不赚钱,也要做好。总之,在没有任务情况下,一定要防止干把自己砸进去的项目。不能吃毒药、苦酒,宁可挨饿,也不能吃泻药。
三、自觉创造经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民营建筑企业应该具有一种觉醒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一味靠提升产能、降低成本赢得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强化质量意识,铸造经典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认知。
同一个工程,若一家企业虽然承接价格低,但工期拖延,履约差,而另一家拼质量、拼工期履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广大民营建筑企业而言,就要树立经典意识,为客户、市场、社会“生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产品。
四、强化服务意识
建筑行业内客户类型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市场开拓、客户对接、项目考察、工程建造、工期履约、工程品质以及其他所有与客户有关的事项,都应该纳入服务体系范畴,为客户提供高效配合、协调,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最后一定都能获得回报。
五、合作倍增实力
当前国家大力推行PPP,很多民营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只能与PPP擦肩而过,“同行也只能看热闹”,这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
国家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从中建三局这几年探索实施工程总承包管理的“441计划”来看,要完善四个管理体系,打造四个职业团队、构建一个管理模式,这样庞大的系统性管理工程,对于诸多民营企业而言,可能只能望其项背。但,通过与国企、央企合作,开展联合经营,民企也大有可为。
六、着力培养人才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可能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企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但由于激励、信任的缺失或不足,导致公司与人才之间的“合作”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对双方都无效。
随着市场急剧变化,行业企业竞争环境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理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批会管理的人才,项目直营可能就成为空话。如果没有有业绩的高素质项目经理,可能接不到活。如果没有在企业战略制定、团队的凝聚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帅才,企业发展可能成为空话。
七、规范法人治理
法人治理是企业长治久安、减少内讧,激励各方面积极性的制度核心。从内涵来看,法人治理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董事会如何定位及如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以及解决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关键在于分权制衡。如果从更广义的概念来看,法人治理还包括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股东、经理层、员工、客户、社会公众以及其他相关各方等。因此,要保持企业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实现上市,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八、顺应时代发展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民企存在很多困境。如市场开拓后劲不足、任务承接储备不足、项目管理规范不足、工程款回收持续性不足、营改增后减负效应不足、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不足、PPP项目合作融资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后来经过深度了解,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跟不上时代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专业化也是一种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不是非要往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拓展。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也许,以退为进,将会海阔天空。
九、持续提升管理
武汉建筑企业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山河集团、民族建设集团等行业领先者就率先进行管理变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集团管控力。但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可能还未意识到紧迫性,对于信息化、BIM、互联网+等,可能还只停留在认知层面。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很多民企仍在进行前期的“听”、“看”、“学”。
我们必须认识到,转型升级,如果不提升管理,就一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优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将成为空话。
十、加强文化建设
企业的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员工要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承载者,而不是一个被教化的对象。企业文化也不光是做一个CI,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要对理念、愿景有共同的认知。企业文化建设,本质上看,员工是建设者,每个员工都要践行,而不仅仅是对外的宣传,一种符号。
文化建设,就是要企业员工都有一种主人公精神,只有这样,企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就能够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李淼磊: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向延昆:武汉建筑业协会综合管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