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到要穴:下活“城市双修”这盘棋

2017-07-05牛建宏

中华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双修大脚

牛建宏

点到要穴:下活“城市双修”这盘棋

牛建宏

日前,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

一些地方城市已经开始闻风而动。如海口市提出2017年以“大脚革命”的思维理念引领推进海口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修复工作,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海口健康可持续发展;青海省确定了2017年将西宁市作为试点,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昆明市提出,2017年全面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把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融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统筹安排等等。

应当说,自从住建部于2015年4月将海南省三亚市作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后,相关部门以及试点城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求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促城市转型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双修”绝非零敲碎打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也绝非一场短暂的运动可以奏效,必须通过一个系统的规划来持续地实现,需要谋大局,计长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城市双修”是一盘大棋,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人的机体,有经络、有穴位,如何把握经络、点到要穴,才能对城市机体的调理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智慧和魄力。

三亚的“城市双修”工作正是因为找到了几处关键的经络和穴位,才在两年时间内有了显著效果。例如刚刚建成的红树林公园,在这里,政府下决心搬掉一处房地产项目,让出河流廊道,恢复红树林,打通了一条山海之间的生态与视觉廊道;例如东岸湿地公园,在这里,政府拆除了大量违章建筑,设计了一个以水上森林为特色的“海绵”体,来解决周边雨水的滞蓄和净化,解决内涝,同时修复被污染的湿地;例如市民果园,在这里,原有被破坏的山体,修复成种满当地果树的丰产的城市果园,让市民参与其中;例如凤凰路改造,这是进入三亚的门户走廊,改造工程将原有高维护的、缺乏生态功能、缺乏雨水滞蓄功能的装饰型的“小脚”型绿地,改造成为具有雨洪滞蓄和下渗功能、以乡土物种为主的、简单大气又有三亚特色的“大脚”型绿地,等等。

总之,三亚的“城市双修”不是一场涂脂抹粉的城市化妆运动,而是在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所倡导的“大脚革命”美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场机能健全和功能为先导的强体健魄行动。它通过疏通大自然的经络,解决长期困扰居民和广大游客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宜居性和全域旅游体验等需求“要穴”,真正将“大脚革命”的美学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融入市民的日常环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态、健康和丰产之大美的欣赏,真正让城市革新洗面。

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日之事,城市的更新,更不是一日之功。推进“城市双修”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这既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切实可行的行动和举措,更需要把握城市经络、点到要穴,真正调理城市机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利共赢,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双修大脚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浅析“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滨水公园设计——以界首沙颍河公园为例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大脚
大脚鸭
大脚女巫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