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效果提升路径浅析
2017-07-04王重阳
王重阳
【摘 要】 本文首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影响授课效果的限制因素。给出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并重学生就业思想转变与学生现实需求、打造实战化多元化授课模式的三维提升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效果;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號】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2
一、前言
自2008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来,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展、发展、完善本校的授课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体系[1]。虽然各个高校逐步建立起基本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却因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内容更新慢、课堂授课形式呆板导致授课效果欠佳[2];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与专业课授课形成同向同行之协同合力不足;针对不同专业兴趣、自身特长的分类就业指导工作效力不足,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效果不明显。
二、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现状分析
笔者作为学校的专职辅导员,已进行3年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对本学院的3个年级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根据3年的课堂授课效果以及汇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追踪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后期求职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分析如下:
①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自2009年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600万后,连续至今仍是每年呈现递增之势,2016年应届毕业生更是高达770万。然而在校大学生却未能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未能关注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势,同时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是按照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开设的时间基本上是大二第二学期,该时期的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压力、求职意向等多方面还未形成自我认知,经常懈怠课程的学习,多数同学认为该课程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缺乏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往往认为网上下载简历模板随意修改、提交较为简单的学习心得便可得到学分,对课程设计的真实效果认知模糊,导致未能从课堂上学习到该有的授课效果;大四的学生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原因竞是简历制作不过关,而求职礼仪学习的效果的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走到终面。
其次,大学生对自我认知和就业形势的认知不到位,即使每年都要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也未真正在内心产生求职欲望。待大四真正来临之时,未厘清本人的求职意向和个人特长的情况下,在招聘现场屡屡失败,甚至出现就业恐慌症[3]。
②就业指导教学团队缺乏系统完整、及时更新的授课体系。
全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包含各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其中,各学院的辅导员是就业指导教学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首先,各学院的辅导员入职时多数未参与过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相对应的就业指导知识储备、个人经历及能力、课堂授课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导致课堂的吸引力不足。
其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内容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就业指导课程常规设置6次理论课程,分别为就业的形势与职业选择、就业心理与职业适应、求职简历、求职礼仪、笔试与面试、就业工作流程;还有2次实践课程。按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认识过程,课程设计的顺序仍有待商榷。6次理论课中,不同的授课内容根据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实际作用,授课时长应做相应的调整。由于授课教师未经系统的培训,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存在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讲解的现象。
再次,各学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多数教材为本校的老师多年前编纂,与新形式下就业环境差距较大,授课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与社会求职存在差距[4]。
三、就业指导课程效果提升路径
高校党委亟需结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培养模式,对本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意义提高统一认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办法,整合本校师资力量有效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效果。
①继续加强就业指导授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授课的效果直接决定整体效果,因此授课教师的系统性、专业性培训必不可少。授课教师的主体目前为各个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受限于专业背景和授课技能,就业指导中心予以安排授课教师定期参加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不仅能够促使课堂授课效果,而且辅导员在带毕业班的时候也能够将所学内容融入到毕业生工作中。
辅导员老师往往在行政类的事务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突出贡献,指导本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学校应在制度层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就业指导课程授课的最终效果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因此,将校外企业单位人力资源员工引入高校进行现场授课也很关键,与授课教师的经验交流也至关重要。校就业指导中心可增加校外企业单位到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的频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到职场人的无缝对接。
就业指导中和校招生就业处应共享学校所有学院学生的就业信息,促使就业指导老师能够对本班级所在专业的就业形势更加了解,就业指导课程在安排时,如果辅导员能够参与到本学院学生的课程授课中,将会更加有的放矢。
加强求职辅导团队建设。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学院优势,围绕求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类处理,依托各个学院开设就业指导工作室,包括求职心理疏导、求职面试宝典、求职简历SHOW、一对一深度咨询、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等相关工作室,学院工作室不仅服务本学院的毕业生,而且辐射到整个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指导课程外给出更多的实践性指导,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重指导。
②树立正确求职思想与立足学生实际需求齐抓共进。
就业指导课程上用大量的数据向学生阐述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待就业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思路,不断更新就业观念,促使大学生形成主动择业、积极创业的意识。加强综合素质培育,提升可迁移能力。
立足学生的具体需求,分类分层开展就业指导帮扶工作是大学生就业软着陆的助推剂。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专业发展需求的同学,进行分类指导。就业指导课程中将本学院前三届毕业生的去向仔细分析后,做成“学长都去哪了”专题报告,引导学院应届毕业生主动做出选择,整合学院与公司的就业合作协议,推荐一批优秀毕业生到合作单位实习、就业;对不同需求的求职学生,课上课下分别展开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扶。
③课堂授课内容精細化实战化,授课方式趣味化多元化,授课效果从“灌输”转向“点燃”。
就业指导授课过程是就业指导效果得以实现的主战场,授课教师需精细化设计课堂内容,促使学生自我认知到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容,通过模拟现场招聘进行实战化课堂授课,可将当年优秀毕业生(包含考研指导和就业求职指导)作为学生代表进入授课课堂进行现身说法;
积极调动学生课堂的多元化参与模式,避免常规课堂的灌输式授课,通过趣味化的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授课过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点燃学生对求职知识的获取动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本科生从学生走向职场的桥梁课程,是一门包含就业规律理论、求职实践练习以及求职经验的综合课程,同时具有专业化与个性化指导的特点。授课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的理论体系、充实自我的社会经验、加强课堂授课的技巧性,打造一堂学生愿意听、听后有收获的就业指导课程,点燃学生对求职技能掌握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求职。
参考文献:
[1]范志杰.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218-218.
[2]郭雅娟.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4.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38-41.
[4]郭素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