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改革途径,让更多的优质教育惠及民生
2017-07-04雷杰能何水元
雷杰能+何水元
2016年秋季,新余市在总结多年学区制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片区+盟校”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破解“大校额”“大班额”难题,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新余市教育局局长胡绍华说,这是新余市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其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新余市正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这一惠及民生的教育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促进全市教育向深度均衡发展。
[百姓的期盼,就是改革的动力]
胡绍华介绍,为了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缓解热门学校的“大班额”“大校额”“择校热”的现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早在2014年,新余市就在市直部分中学试行学区制改革,充分利用优质校的品牌优势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教研共管、教育成果共创。
胡绍华说,这一改革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也暴露了不足,就是纵向之间教育特色难以有机衔接,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多层次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新余市大胆探索新的改革途径,再推“片区+盟校”的教育模式改革。
胡绍华说,“片区+盟校”改革总体思路是形成“区域横向联合,学段纵向贯通”的教育格局。横向上通过“名校+特色校”的模式促进校际联动。以省重点中学为牵头校,将周边非重点中学、特色中小学校全部纳入盟校群,盟校间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统一校本教研,实现名师巡回上课、教育资源共享。盟校间加强沟通合作,联手做强、做优、做大教育品牌。
同时,纵向上建立小学直升中学对口片区,以省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等学校为牵头校,由中学联合小学统一规划学生九年培养方案,实现同一片区内小学和中学教学上、特色培养上形成对接和延伸,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优、学校内涵提升。
胡绍华说,“片区+盟校”的改革还有一项内容,就是推动跨所有制合作办学,实现公促民进。通过“公办校(园)+民办校(园)”的对口帮扶模式,扶持民办学校快速成长,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由市直公办幼儿园牵头,联合周边民办幼儿园建立盟园群,由公办园规范、引导、扶持民办园发展。
[优势互补,强弱抱团发展]
新余市推行的“区域横向联合”改革是指划定区域内地理位置相对就近的学校、幼儿园结成盟校群,群内定期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小學盟校群:逸夫小学、长青小学、明志小学、西湖小学;
幼儿园盟园群是以蓓蕾幼儿园、城北幼儿园等幼儿园为牵头园,成立4个盟园群……
改革启动后,新余市城区逐步建立了6个盟校群,从名校派往弱校的执行校长带去了精良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教学团队,带去了名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让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教风校风等大有改观。
“我们将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作用,在继承现有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及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片区内学校办学特色,制定片区内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做好片区内特色育人项目的对接,协调组织片区内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定期汇报改革工作开展情况等。”胡绍华说。
新余市实施片区牵手行动,实现了强弱抱团发展。胡绍华说,为了加强片区学校的横向联合,新余市建立盟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学校各分管副校长要定期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共同讨论制定该学期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共同研探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各联盟学校之间定期分学科组织教学研讨会,共享教科研成果。
胡绍华以新余一中魁星阁校区为例,介绍改革成效。一中魁星阁校区即新余二中,原来是一所薄弱学校。“片区+盟校”改革后,两所学校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魁星阁校区教育质量一路飙升。去年,该校中考的重点高中录取率为39.4%,同比提高12.4%;高考本科录取率达10%,同比提高1.1%。
胡绍华说,新余市通过组织市直公办幼儿园与50余所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全市学前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6%,分别高出全国14.6个百分点、全省19.6个百分点。
教师是教育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交流是实现校际间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2015年新余市全面推进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联盟学校每学年根据工作实际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交流轮岗,交流轮岗工作期限为3学年。胡绍华说,新余市鼓励联盟学校内的省、市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开展交流工作。譬如省重点中学——新余一中,本部向盟校派出了22名教学骨干,盟校选派了14名教师到一中本部交流锻炼;省重点中学——新余四中本部向盟校派出13位教师,盟校也派出11名教师到本部交流。
改革激活了教育的“一池春水”。新余一中魁星阁校区较改革前新增学生550人,新余四中毓秀校区新增337人,薄弱学校出现生源回流现象,新余一中和新余四中“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更多的老百姓子女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垂直培养,打造办学特色]
新余市的“片区+盟校”改革破题之笔非同凡响,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将紧紧瞄准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改革目标,实现新余教育的品牌效应放大、优质资源扩大、教师活力激发。”胡绍华说。
胡绍华介绍,“片区+盟校”改革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推行“小学+初中九年贯穿式培养”模式,实现了中小学办学特色的衔接。对口中小学根据各自发展基础、师资力量等提炼出本校特色育人项目,通过九年一贯的培养方式,促进两校在育人文化、体艺特色项目等方面无缝衔接、精准培养,将学生优势项目的培养年限由6年延续至9年甚至12年,达到小学培养兴趣、初中夯实基础、高中以过硬的优势特长备战高考的目的,顺应了发展多样性高中、策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胡绍华说,新余市实施九年育苗计划,推动垂直培养。实行“小学对口直升初中”招生改革:从2016年秋季起,新余市选取3所小学、3所中学试点对口直升,形成以新钢中学、新余九中、新余五中为牵头校的3个小升初对口直升片区。新钢中学片区:新钢一小毕业生对口直升新钢中学;新余九中片区:市铁路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新余九中;新余五中片区:市西湖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新余五中。由中学联合小学统一规划学生九年培养方案,即新钢一小毕业生直升新钢中学,致力于做强足球、体操品牌;铁路小学毕业生直升新余九中,共同探索“体教结合”育人模式;西湖小学毕业生直升新余五中,主攻做优英语与书法品牌。
胡绍华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强强联合,品牌特色逐步显现。校园足球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2016学年新余市校园足球联赛,参赛队伍达46支,参赛队员达690人,比赛场次达224场,联赛规模超过以往。长青小学获全省阳光体育大会足球比赛和全省校园足球锦标赛两个亚军。新钢一小在江西省幼儿基本体操暨快乐操比赛中,获得旗操比赛第一名、快乐操比赛一等奖。新余蓓蕾幼儿园选送的《箱子里的梦》作为江西省唯一作品代表,受邀参加“小荷风采”精品剧目香港巡演及慰问驻港部队演出活动。城北幼儿园编排的《井冈山下种南瓜》摘得第25届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金奖。
同时,素质教育喜获丰收。在全国中小学生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中,新余市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6个。在第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技能提升活动中,新余市获得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江西省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新余一中的《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红绿灯路口系统》和《“环卫号”浮游垃圾收采船》两件作品获得江西新闻联播的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