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7-07-04李宏强霍智能
李宏强+霍智能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现状;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0—0083—01
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议题,也是学校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一、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现状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但从目前趋势看,主管部门的评价机制没有变化,学校仍受应试教育限制,不得不侧重学生学业成绩,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尤其是一些文化课教师,以自己所带学科的优秀率、及格率为出发点,平时在课堂中藐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另外,大部分学校受运动场地、器材、师资等的制约,加之家长的不理解,以及学生运动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体育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此,中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不容乐观。
二、加强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
1. 课堂激趣是诱导中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动性强、注意力不集中是中学生的共性,因而激发兴趣是吸引他们养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最好办法。例如,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运动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跑步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学生兴趣不高,情绪不好控制。学生对短跑运动的了解,不如篮球和足球那么广泛,因此教师可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采用启发、示范、分层、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多样的练习方法,由易到难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体育教师还要经常抓住课堂教学的杠杆作用,有序开展教学,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分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方法,它是让不同技能、体能的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中受益。但在分层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不能盲目分组,否则会打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在分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全员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科学安排内容。例如,在八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观摩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单一的实际,进行创新设计,以“分层教学”为主线,整节课围绕“排球”做活动,根据学生兴趣与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利用三种排球“分组分层”带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能自主合作与锻炼,提高了合作能力,提升了练习效果。教师最后用“谁是自垫王和谁是对垫王”竞赛游戏,以赛促学,并检验练习成果。整堂课流畅自然,学生学习参与性高,效果明显,得到了全场体育教师和专家的好评。这位教师充分诠释了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培养中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3. 增加体育竞赛的吸引力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感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让学生身心疲惫,而体育竞赛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放松手段。学校可根据性别、年龄、个人运动实际情况扩大各班报名人数,编排不同项目、不同规则,改变传统的计算方法,创新计分办法,激励全体学生体会参与竞赛和展示自我的成功和喜悦。在运动中,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学校体育组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加大力度,利用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感染、熏陶,如通过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开展校园广播站、办墙报等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注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课余体育俱乐部,为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培养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关注点较高,一部分学校已经在实施。学校可利用现有资源,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空间,使传统教学向多元化发展。如,可利用选修课和社团活动来激励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不仅仅体现在体育知识及技能上,更体现在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上。另外,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持续发展,可为中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活动内容,激励学生自觉自愿参加俱乐部活动。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