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7-07-04张亮国
张亮国
【关键词】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0—0049—01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是指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它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等几个方面,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着重起到领导、协调和指向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目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教学中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再现,是质疑、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探索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
1. 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大纲有着熟练的掌握,知道重点与非重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在哪些方面是学生比较吃力的,而哪些方面又是较容易掌握的,我们应该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课堂的最大效率。对于小学的学生教育,教师能较容易地把握住学生的思路。比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一般学生在审读课文时会注重课文的叙述结构并无形中进行记录,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我们可以提到闰土的变化,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然会多留心文中关于闰土描述的相关语言,来找出闰土变化的过程,自然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叙述方式。
2.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精神。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扶持,在学习中要做到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二是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实现。首先,应根据班级多次语文成绩的平均成绩对学生进行有机分组,力求做到每组学生的平均分数尽量一致。人数也应进行限制,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每组人数在4到6人之间,对于合作学习最为合理。学生之间可以互提问题,并讨论解决。也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比赛,互相促进。
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就要困难些。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里要有较好的“人缘”,学生愿意与你分享他的问题,愿意与你一起解决一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之后,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个问题,为什么這样做,作者为何表达这样的感情等,要将问题逐步深化,才能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迈进。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时,教师也不应该急于公布答案,要知道答案是最能限制学生思维的东西。我们应做好引导工作,找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然后剖析问题,逐步找出解题的关键点,以达到解题的目的。在问题解决之后,要进行适当的思维扩展。
3. 在课外训练中提升探究水平。(1)多查,这是阅读时必须做到的工作。对于小学生而言,积累的汉字尚不足以使其完成所有的阅读任务,在阅读时遇到陌生字要赶紧翻阅字典查找其发音、常见用法等,并在专用的生字记录本上记录下来。(2)多问,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多向自己提问,并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这样可以在自己的问题中将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3)多记,就是指把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以及一些好词佳句等记录下来。读后的一些所想所感,心灵的触动等,都可以写下来,日后与同学、老师交流,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本文系2016年张掖市教育科研课题《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ZYLX[2016]053)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