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谈无缝隙管理
2017-07-04李志欣
李志欣
对于学校而言,精细化管理是应该的,无缝隙管理就值得商榷了。
无缝隙管理要求管理者对学生从各个角度都关注到位,不能有任何疏忽之处,不能给校园留下任何管理上的缝隙。其管理方式令人心生寒意,许多学校的管理其实就是要求管理者做到“全天候”地把学生盯死。
在很多人看来,能够用最快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或掌握一科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甚至不惜采用手把手的传递方式。虽说“艺多不压身”。但这种方式拒绝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知其所以然往往比知其然更為重要。学生应培养自己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拒绝了学生错的机会,学生基本上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美国当代名师莎伦·德雷珀说:“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害怕犯错误,害怕变通,就渐渐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乐趣。
这种管理机制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个缺口,没了缺口,也就使学生失去了自由生长的空间。教育是培养、完善、塑造人的伟大工程。而且学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这就决定了学校在管理上要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方式,尽可能地做到因人而异。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更有效率的管理,学校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强调成绩。这样,教育教学也就越来越简单化,也就越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
用管理思维统御一切,则无时无处不体现着管理者的意志。为何提倡无缝隙管理,究其原因:一则是学校的安全责任巨大,学校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二则管理者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信任,又忽视学生的个性。其实,针对学生校园安全事故,国家与地方已然在完善立法,明确权责,分散学校的办学风险。学校也应该完善学校的制度规范。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听话也不等于学会遵守规则。构建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师生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学生的成长也越有保障。试想,在一个处处都存在第三只眼的校园内,学生学会的恐怕只是伪装。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面前,学生看到的可能只是管理者的力量。而自由、民主思想的萌芽,却很可能没有供其发芽的缝隙。其实,作为学校和老师,仅靠管理的权威影响是不够的,这会使习惯了权威约束的孩子有一种不安全感紧密相随,最终会影响心理健康。
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想,在全封闭、无缝隙管理模式下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过多的发展空间。现在的无缝隙,真可能会造成将来社会发展中的大漏洞。◆(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育英学校密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