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7-07-03苏军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大脑

苏军岭

(河南省南乐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南乐 457400)

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苏军岭

(河南省南乐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南乐 45740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大脑动脉血流速、偏头痛症状及头疼程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CA、MCA及PCA的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头疼症状和头疼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偏头痛;当归四逆汤;对照治疗观察

偏头痛是近年来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属于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为中至重度搏动性头疼,常伴有恶心、畏光等,持续时间较长并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以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特异性药物及曲坦类为代表的药物[1]。笔者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6例,均为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治疗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25~54岁,平均(35.63±5.27)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31±0.59)年。对照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23~52岁,平均(37.21±6.32)岁;病程1个月~1年零8个月,平均(1.04±0.34)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2]:参照2004年国际头疼学会(HIS)制定的“头疼性疾患分类”中有关偏头疼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3]:参照2002年国家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偏头疼的辨证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年龄不在18~60岁,因脑外伤、高血压、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疼,对当归四逆汤中药物成分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当归9g,桂枝9g,白芍9g,细辛6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5枚。每天1次,分2次水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天睡前1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1个月。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经CTD仪检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 (PCA)中血液的平均流速。

统计治疗前后1个月内偏头痛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

采用VAS法(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头疼程度。0分无痛感,10分为最剧烈疼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等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大脑动脉血流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动脉血流比较 (m/s,±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动脉血流比较 (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

组别 n部位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38 ACA 67.33±5.67 48.51±3.27*19.01±3.57△MCA 80.45±8.62 61.23±6.76*19.68±2.65△PCA 57.47±4.34 40.87±3.69*16.79±3.66△ACA 65.43±5.48 57.94±6.83*7.85±3.21 MCA 78.96±7.32 69.73±7.44*9.34±2.13 PCA 55.47±5.97 50.32±4.53*5.24±2.57对照组 38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发病次数(n) 持续时间(h)治疗组 38 治疗前 4.26±1.53 15.43±3.39治疗后 1.62±0.34*△6.52±3.41*△对照组 38 治疗前 4.47±1.32 14.37±4.03治疗后 2.91±1.75*8.56±3.44*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38 7.43±2.35*3.62±1.37*3.81±2.57△对照组 38 7.27±2.59 4.96±1.74*2.30±1.26

5 讨 论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头疼”范畴[4-5],最早出现在内经,《素问·风论》云:“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逆上,则为脑风”。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中医古籍中记述十分详尽[6-8],《内经》中记载了经络血脉运行不畅是导致头痛发生的重要原因;《丹溪心法》中对头痛病因描述是“头疼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又云“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凝滞,津血同源,痰瘀相互渗透……痰瘀同源、同病,痰瘀同治”;之后又有“气不上下,头痛巅疾”一说。总结古人有关头痛所述,病因分六淫内伤。六淫以风邪为主因,内伤与肝肾失调有关。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将头痛分为血虚头疼、寒邪头疼、痰厥头疼多种。《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偏头痛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阻脑络、气血亏虚及肝肾阴虚5证,是目前普遍认为偏头痛的主要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偏头痛有针灸和药物内服。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汤剂包括天麻汤、川芎汤、血府逐淤汤等,当归四逆汤近年来也用于治疗头痛。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演变而来,最早出现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9]一书,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镇痛消炎、调和营卫的功效,是治疗血虚寒厥的经典汤剂。原主治厥阴病,后应用范围又延伸至腰、腿、头、足疼痛,风湿关节炎、痛经、雷诺病等。方中君药当归味甘性辛温,能通血补虚、润枯扶乱;桂枝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升发肝阳;白芍补血活血,散邪行血;细辛味辛性温,解表散寒;通草通利开厥阴,引热下行,治头痛利九窍;大枣补血健脾,充盈经脉;炙甘草与大枣配合,健脾补中、调和药性。药理研究显示[10-12],当归中的阿魏酸抗凝、抗血栓效果明显,桂枝、细辛、白芍能够扩充血管,白芍与甘草配伍能够镇痛抗炎、解痉缓急。偏头痛病机为肝郁气滞、血气不足、络脉瘀阻,“久病必瘀,不通则痛”。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可针对其病机病因,消除寒凝血瘀、脉络不通、气血亏损引发的疼痛。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表明头部血流速度正常化、血管收缩功能有所恢复,从而使头疼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头疼程度得到改善,说明两种治疗手段治疗偏头痛均有一定效果。但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1] 王文昭.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2014,35(1):1-4.

[2] 刘红梅.中药治疗偏头痛文献综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0):1267-1269.

[3] 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17-719. [4] 马壮壮,梁茂新.偏头痛辨证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412-414.

[5] 郑丽玲,高旭光.偏头痛发作期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 3167-3169.

[6] 李霞杰.基于关联规则的偏头痛中医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7] 余健楚.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D].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8] 冷启宁,温娟,李庆亮,等.当归四逆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 2015,7 (36):106-110.

[9] 彭霞.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3.

[10] 何莉娜,孙景波,华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偏头痛81例[J].陕西中医,2014,35(1):42-43.

[11] 阮叶萍,金铭.当归四逆汤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0):1108-1111. [12] 刘红梅, 王长松.当归四逆汤临床新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28(10):2977-2979.

R255.972

B

1004-2814(2017)05-0479-02

2016-12-14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大脑
头痛应该灸哪里?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会变身的烦恼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