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孟子》借鉴统合变革思想

2017-07-03刘兆伟刘北芦

共产党员·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仁政仁义孟子

刘兆伟++刘北芦

作者简介:

刘兆伟:沈阳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副会长。代表作有《论语通要》《孟子译评》等。

刘北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编辑。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轲与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所论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结集。作为“四书”之一,其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同样深刻而广远。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高明之处,在于孟子认为,君与民是一体的,君民互不可缺,要想解决天下、国家存在的问题,必须统合来看,整体来解决。要注重君民互利、共利,甚至“民为重,君为轻”,把民摆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来研究社会问题。在此思想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恒产”与人伦教育统合变革的主张。他认为,忽略君民任何一方的利益,忽略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任何一方的变革,社会变革都是不会成功的。

实行仁政

社会进步的主要体现是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思想的进步,而欲使人民生活真正提高,必须为人民解决生计问题,而后使人民安居乐业。怎么才能为民解决生计问题和使民安居乐业?孟子坚定地认为要实施仁政。仁政,就是爱人的政治,就是关怀人民、设法满足人民利益的政治。

变革政治,实施仁政,旗帜必须是仁义,而不是货利。孟子非常清楚,没有经济只有政治是不可以的;没有货利,只有理论的仁义也是不可以的。但一个国家的旗号必须是导民从善的“仁义”。如果旗号就是追求货利,那么上下每个人都会争得剑拔弩张,甚至不要人伦秩序,那会导致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孟子·梁惠王上》写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即孟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倡导人人行仁义,大家互相关爱,以负责任的精神去对待各种事物。那么,经济生活自然也会逐渐提高。孟子认为,若不如此,则会出现万众争利而国危的局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以,无论何时,国家也好,人民也好,追求目标的旗帜应是共同利益、共同境界,这样才能始终以人类美好、善良的社会性去鼓励人、约束人、督促人,避免为追逐货利而兽性相残相戮。实行仁政,一利民,二利管理者。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人民得到实惠,自然拥戴管理者;管理者有了民心,就有了无穷尽的物质财富。其实,孟子义利之论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战国时期的诸侯、大夫为求私利、聚敛财富,导致战争频仍,尸横遍野。有些臣子亦蠢蠢欲动,伺机谋权篡位。孔子反对的“子弑父,臣弑君”之事屡有发生,苍生涂炭。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好利、逐利、夺利酿成的悲剧。所以,孟子欲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病痛,遂提出要讲仁义,要尊重人性,不能赤裸裸地追名逐利。国家、民族发展的标志,不仅是物质财富增多,更重要的是人类善性的舒展、张扬。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中国人能提出以仁义治国的政治思想纲领,真是很伟大。

使民有“恒产”

孟子倡导的仁政一旦得到实施,必然产生惠民利君的经济政策。而最实际的是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并且要使人民生活持续有保障。于是,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要使民有恒定长久的产业。人民有了产业,才能有恒定的思想,才能遵守恒久的常规常理,才能循礼诚信,才不去铤而走险,才能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孟子设计了一幅经济变革的蓝图。《孟子·尽心上》写道:“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意思是,每家每户有五亩房宅地,盖了房屋后,剩下的土地作为院落与菜地。周围墙下要栽桑树,女子要养蚕织帛;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要适时繁殖,老年人就不会缺衣少肉了。老人有衣有肉就不会冻饿而死了。在此基础上,引导人民很好地耕耘土地,尽量多打粮食,而统治者也要控制欲望,不增加税收,让劳动人民心中喜悦。要教育人民计划用粮,规范行事,花费审慎。《孟子·梁惠王上》说过,粮谷、鱼鳖、材木丰足,财用充裕,民众才能与君同忧乐,国君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因为人民通过事实相信国君的一切指向都是为保民、富民、乐民。

孟子所提出的“井田制”完全是他经济改革的创想,是为了落实仁政治国思想而创造的新经济主张,实质是责任到户的包田制,八家包种九等份田地,中间一份是贡赋田,在保证种好公家贡赋田的前提下,各自种好自己的一份。这既保证了“公”的利益,又保证了“私”的利益,自然会使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所以,孟子创想的“井田制”实质是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改革。

总之,孟子的经济改革思想全面而系统,要人人有恒产,要包田到户,要重视社会分工,适当税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仁政。

实施涵养、弘扬人性的教育

孟子认为教育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般而论必须有饭吃、有屋住,荒年不能饿死。教育与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相得益彰,孟子对社会的统合变革思想即基于此,他先提出仁政学说,随之提出解决人民生计问题,而人民生活好了,必须使教育紧紧跟上,不然,已取得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成果将毁于一旦。孟子深刻认识到好的教育比好的政治优越:“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须有“善教”辅助,好的教育能帮助政治得人心。所以,与政治、经济一体的教育要解决“孝悌”与人伦秩序、抵制邪恶、弘扬善性、支持仁政得人心等大问题,才能保障政治、经济与教育统合变革的成功。

教育要传播、弘扬仁政,维护仁政,要为建立维护社会新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孟子·滕文公上》写道:“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过上饱暖生活后,就要办好教育,稍一松弛,人民的善性就会散佚,恶性就会增长。只有教育的成功才能真正建立好社会新秩序。而新秩序的基础是“父子有亲”,即“孝”,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君臣有义”即“君礼臣忠”“夫婦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新秩序。孟子的教育主张完全是配合仁政主张的,教育人民存养与生俱来的善性,节制欲望,礼让谦和,尊长敬上,与人为善。孟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需要解决人心仁善的问题,每个社会成员都去恶趋善,社会种种纷争自然能止息。

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有四大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仅是善性的开头,不是成熟而完整的善性。贤达与不肖之人的差别就在于能否扩充这四大善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扩充就是教育的作用,而有些人不但不能扩充善端,反而把善端丢失了。教育的第二大作用就是要把人丢掉的善性找回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处讲的“学问”实际上是教育。以上所论教育的两大功能都是要解决人性善良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养心寡欲”,存养与生俱来的善性,弘扬善行,减少欲望。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能节制欲望,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以合乎社会规范。

孟子认为,为使社会更美好,需要培养具有“良知”“良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是追求仁政、浩然正气的大英雄,是开拓进取、导民从善的圣贤,由他们做带头人,社会就会和平、均衡、安定地发展。

综上所述,孟子的思想体系就是以仁义为旗帜,希望君民各正名分,同乐互利,以努力建立君民互惠的相对均衡的社会。孟子把孔子的思想更加具体化,也更利于理解与践行。

猜你喜欢

仁政仁义孟子
久假不归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孟子说仁德
结果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