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2017-07-03郑志平
郑志平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1]文言文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们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的底蕴,还包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精华。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突出文化性。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从考试的目的出发,着眼于文言字词句的理解、翻译、练习,淡化甚至忽视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导致学生对文字背后的文化信息知之甚少。这种缺少文化味的文言文教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当下教育的要求,急须正本清源。倡导高中文言文教学以中华传统文化导向,突出文化性,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以《赤壁赋》为例,具体阐述本人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以文化的视角掌握文言字词
文化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以文化的视角学习文言字词即是在疏通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将字词背后的文化意味挖掘出来,从而明白其使用的准确与精当,以及所承载的情意、思想和艺术魅力。
1.以形索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密切相关,根据字形揣摩字义,是中国训诂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如《赤壁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为什么是农历十六呢?关键是对“既”字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甲骨文的字形探求“既”的字源义,再从字源义出发,探求其本义和引申义。“既”,甲骨文写作“ ”,左边是盛着食物的器具,右边像一个头扭过来,背朝食具,表示饮食已毕。字源义是“食毕”,本义是“尽”、“完了”。引申义为副词,“已经”、“……以后”。“既望”就是十五之后的一天,就是十六。这样解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而且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2.以声释义。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说,“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因音以得其义”。声音是意义的寓所,是我们理解、解释事物的起点或依据。《赤壁赋》多处运用了叠音词,叠音词的运用不仅使文章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而且强化了感情色彩。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渺渺”一词, 突出了作者此时情怀的悠远,内心的复杂。泛舟赤壁,清风明月,饮酒诵诗,飘飘欲仙,其乐融融,但眼前的快乐却难以消解苏轼心中的隐痛,他想起了自己的理想,想起了过往种种,想起了如今的沦落,感慨理想如远在天一方的美人,可望不可即。苏轼此刻复杂的心态,由“渺渺”一词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了。
3.以“气”明义。“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答庄充书》)实词表达意思,虚词表达语气,修辞则使其更有文学性,他们都是语言细节的组成部分。注重虚词所表达的语气,才能获得全面而可靠的语境来准确领会文本的意图。《赤壁赋》一文中,苏轼“乐—悲—喜”的情感变化,一向是教学的重点,冯为民则发现‘何谓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三个宾语前置句中的‘也‘哉‘乎正是情感结点。语气词所流露的‘气,就是‘气脉之所在,‘气脉就是‘情脉,并从这里切入探讨,勾连起文本内容,带领学生体会到这几个不起眼的虚词恰恰透露了苏子从阵阵隐痛中走向超脱的复杂心迹,也就真正理解苏子情感变化的深层缘由。[2]
二、以溯源的方式强化文化常识的学习
文言文记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族风情等具体的文化内容,虽然不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不可否认,它们体现了我国各历史阶段的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这些文化常识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甚至成为一种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文化常识的教学需要强化,笔者认为,对文本中重要的文化常识不妨进行追根溯源,突出其文化的意味,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例如,對《赤壁赋》中的“壬戌”一词,可以把它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由“壬戌”追溯到干支纪年法,再追溯到由此衍生的相关文化。可以做如下的详尽的诠释: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在中国传统中,将天干地支还与十二生肖结合,即将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十二生肖”,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同时也表达国人对新一年的愿望和祈福。干支除了用于记录时间、占卜外,后来被赋予的功能就越来越多了。如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此八个字就是俗称的“八字”。同时,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天干地支被赋予了丰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对阅读古藉,研究历史,了解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有帮助。
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一词,可以放在我国古代星象知识及相关文化中去解读。古人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是当做“坐标”来观察星空的分布与运行的。此二十八宿为:东方苍龙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七宿,即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斗牛”一词,从晋代张华因气冲斗牛而命雷焕在江西丰城发掘龙泉、太阿宝剑的故事以后,在古代诗文中运用不绝,已积淀为习见的文学词语和典故。王勃《滕王阁序》的“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固然是“本地风光”,切合“吴越”地域;陆游的《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诗,作于福建,而有“丰城宝剑已化久,我自吐气冲斗牛”之句,运用张华之典已趋普泛化。“斗牛”的星空位置或地域方位在文学创作领域中逐渐模糊,而突出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意味和情感心绪内容,以致“气冲斗牛”。“气冲牛斗”的成语广为流传。[3]
至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中“曹孟德”既涉及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兄弟排行等相关知识;“苏子愀然”中“苏子”涉及我国古人自称、尊称、谦称等相关知识,并由此产生的人名称谓文化也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倚歌而和”中“和”,或歌唱时此唱彼和或音律相合或诗词相酬答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客有吹洞箫者”中“洞箫”,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管乐器,古代的箫以竹管编排而成,无封底者称洞箫。其发音清幽凄婉。元仇远《宿集庆寺》诗:“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无不浸润着传统文化的意味。
三、从文体角度来分析文本特征
古代文论最讲究区分文体。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的写作目的、对象和作用,自然有各自写法上的具体要求,呈现出各自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特征。王荣生说:“阅读是对某一种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这意味着,必须指导学生用适合特定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4]
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存在的理由、表现活力度、传衍力等。赋体文是社会历史范畴的文化痕迹与辞赋文化的总和。赋是中国古代产生很早的一种文体,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在汉代是讲究辞采和铺陈的大赋,魏晋时期发展为讲究骈俪对偶、篇幅短小的徘赋,再经过唐代有严格音律限制的律赋,到了宋代,经过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创造,便产生了更便于抒写情怀、描写物象的散文赋。《赤壁赋》就是宋代散文赋的代表作。它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打破赋在句式、声律、对偶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更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显得自由灵活,生动清新。特别对“悲士不遇”的主题,“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写法,“主客问答”的结构,骈散结合、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用事而不觉”的用典等特点作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1.《赤壁赋》主题上体现着悲士不遇的情怀
悲士不遇的主题是赋的重要主题之一。从楚辞《离骚》始,汉代骚体赋在内容上模仿了楚辞,像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如贾谊《吊屈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等莫不体现了这种情怀。这种悲士不遇的情怀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叹“士生之不辰”,二是不甘于“没世无闻”。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那时的宋朝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需要大的社会改革,社会各阶层的矛盾逐渐突显,可谓生之不辰;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被政敌罗织罪名,被捕下狱,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横遭“废弃”。这对于在父亲的熏陶下,早年有“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年轻时有“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有着炽热的爱国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儒家辅群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的苏轼而言:人生无疑是“没世无闻”。
《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苏轼游赤壁,为排遣内心的苦闷。他乘清风、沐明月,泛舟大江,飘飘欲仙,确也得到了片刻的逍遥,但对于忧国伤己的苏轼来说,他的快乐只能是短暂的。因而,当他“饮酒乐甚”的时候,就难免触发到内心深处的隐痛:“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无不透着忠君用世而不见用的悲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无不透着被贬后怀才不遇惶凄无依,对“横槊赋诗”的曹操和“羽扇纶巾”的周郎的思慕中无不透着功业难成的深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无不透着人生苦短无奈。在此,“乐”是表象,他那种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寄托人生的想法,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解,这本身就是内心苦闷的一种表现。所以“悲士不遇”的情怀是本文的主旋律。这种悲士不遇的凄怆实际上是一个时代文人的缩影。
2.《赤壁赋》具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写作特点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铺采摛文,就是铺陈文采;体物写志,指描写事物时,体现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志向。全赋从“体物”开始,到集中“写志”,以“体物”收篇。《赤壁赋》由赤壁写到在此建立功绩的曹操,这游览,重在“体物”,这大肆地铺陈,有自然风物,也有历史人物,而这种铺陈也正是为后文的“写志”做好了准备。其后苏子对“客”的安慰,重在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对得失,对取舍的哲理认识,集中“写志”,抒发感慨。
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如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方面落笔。怀古又先从诵古人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起,然后写到目中所见“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之地形,再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八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壮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其志得意满!勾画出曹操饱满而富有立体感的形象。难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上一句所謂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像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这正是《念奴娇》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却因用了“铺采攡文,体物写志”写法,使人应接不暇了。其后,通过客人之口写志:像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身处逆境的吾辈!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于明月同在。但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整节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的反映,而作者却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谓的辞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过形象描写,还使人不致于产生消沉之感。[5]这是在符合作“赋”的要求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难能可贵。
3.《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的结构特点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继承先秦诸子问答体散文而发展来的特点。《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都用“述客主以首引”(《文心雕龙·诠赋》)的方式。这种主客自由对话的形式,旨在打破人们对特定事物的凝定固执的看法,从事物两两相对、并行不悖的辩证视角去注意对立思想之间的关系,反省这种对立的真实性,一直追溯到二者内在的相通性,即“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因此,这种虚拟人物对话的行文方式,极大地活跃了创作主体的艺术思维,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从而为历代作家所接受、效仿。[6]
从行文结构上看,《赤壁赋》无疑继承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赤壁赋》中核心内容所记之“主客问答”:“客”引曹孟德诗,议人生之失意,“托遗响于悲风”,苏子借水月消解人生之苦闷,从清风明月中求解脱。文中“客”实际是遭受重大的政治挫折、处境困顿有着道家思想的苏轼的化身。这里的“主客”,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客”之疑问和“主”之超旷,实际就是苏轼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和道家的超脱尘世的思想的矛盾与交。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为赋体习用之“拟客发议”手法。同时也是人的二重组合心理结构的真实映现。
这种继承自《庄子》以来的伪立客主、借口代言的一种创作方法:一方面巧妙地、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彼时彼地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渺小与伟大等种种复杂情感的冲突与激荡。从而使文章开合自如,波澜起伏,渐入胜境:另一方面也通过双方出人意表的奇思妙对、谲譬巧喻,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增强了对话的艺术性,从而使《赤壁赋》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7]
至于,骈散结合、形象优美、善于取譬语言,“用事而不觉”的用典等特点就不再赘述。
四、从人文的关怀的角度传承文化思想
教育部关于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8],影响人的不是静止的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那鲜活的生命,实际上是为了认识那些伟大的灵魂,即所谓“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9]寻找苏轼身上的精神渊源与流变,可以让我们吸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力量。所以,高中文言文教学更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在人生意义、价值观上作更深入的思考。
(一)《赤壁赋》中应传承苏轼的入世精神
苏轼与客人泛舟赤壁,饱览美景,不由高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辞是模拟屈原的《思美人》及《湘君》中“桂棹兮兰枻”等诗句而创作的。苏轼平生非常崇尚屈原忠君爱国的气节,欣赏屈原赋中一再用“美人”比喻楚君怀王的艺术手法。因而这里的“美人”,实际是借屈原之句指他心目中的“圣明天子”宋神宗。这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优秀传统和普遍情怀,即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赤壁赋》中,苏东坡还提到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和“孟德之困于周郎”的赤壁之战,这虽然有借古喻今、怀古伤今之意,但也表明苏东坡关注时局、不忘政事的入世精神。纵观苏东坡一生,对于世俗的功业,他早就看得透,也看得破。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撒手不管。“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虽怀坎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便忘躯为之”。虽遭此屈辱,他却仍然念念不忘边事,“虽废弃未敢忘为国虑也”(《与滕达道书》)。对君上忠诚,也对百姓悲怜。他拿得起,因为拿得起,所以他敬业爱民,他每到一地必疏浚河道,开展慈善事业。积极入世、忧国忧民、责任担当一直是他思想的基本色调。
(二)《赤壁赋》中应传承苏轼达观、豁朗、谦和的胸襟
《赤壁赋》写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乌台诗案”使苏东坡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不得擅离居所,实为软禁。苏东坡从显赫高位一下跌入底层,以犯人身份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又二个月。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但苏轼毕竟是苏轼,虽然身陷深深的政治失意之中,却能够自我排遣,不自暴自弃,积极地应对生活。他放得下,因为放得下,所以他宽容豁达,可以轻易宽恕自己的敌人,无论是和他政治上敌对的王安石,还是曾经的朋友、后来恶整他的章淳。这是一种真正中庸的智慧人生态度。
苏轼游赤壁,是以赤壁为依托和激发点,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他以人生一瞬为念,以历史无言、贤愚同灰为憾,以放浪江湖、狭促人生为恨而上下求索,但并不同白居易一般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是上溯物我之同一,率自然之情、合无为之道,尽享天地之藏、造物之化,品读《赤壁赋》,我们不能不对苏东坡达观、豁朗的人生态度油然而生敬意。老师应教导学生:就是不管世事怎样变化,都应该有基本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生活信念。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在这里苏轼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以释家的智慧调整心态。所以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压倒。[10]
(三)《赤壁赋》应传承苏轼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这本身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在这样的人间仙境中苏轼面对水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等自然景物,不由感叹“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较好地论证了盈与虚、变与不变、须臾与无穷、物与我的辩证关系。我们应重点传承苏轼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这对高中阶段的学生非常有益。高中生由于阅历不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看问题时有点片面、极端,做事有点偏执。我们如能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
(四)《赤壁赋》中应传承苏轼守住“取之有度”的底线。
《赤壁赋》第四段中“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提出物各有主,切莫轻取巧夺。意思是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染指。这一句话表示人要有骨气,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能逾越半分。这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说法相似。这句话至今都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理应重点传承,时时吟诵、引以为戒。
语文教育要从中华传统文化里吸取最丰富的营养,滋养自己,丰厚自己。文言文作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最为丰厚的文化内涵,理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
参考文献:
[1][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01 15:24。
[2][4]李欣荣 扭转传文言文碎片化教学现状的策略[J]语文知识(郑州),2016.4上70-73[3]。
[3]王水照“徘徊于斗牛之间”释疑[j]文史知识,2006.8。
[5]吴小如 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 天津古藉出版社 2002.7。
[6][7]寧登国 赵立伟《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J]语文建设 2009.6。
[9]黄玉峰 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 全球教育展望(沪)2016.6.52-59。
[10]陆精康《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中学语文教学[J]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