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主任李晓东:区块链想诞生杀手级应用,至少需要二十年
2017-07-01
“自蒸汽机、电和计算机发明以来,我们又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2016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如此评价区块链技术具备的历史意义。
一年之后,钛媒体记者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的直观体验是,区块链以及与其相关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讨论已成为论坛的热门话题。而区块链能否颠覆金融等传统行业的游戏规则、目前存在哪些政策困境与技术壁垒、有哪些适合的应用场景、比特币是否会成为法定货币等问题也成为论坛关注的焦点。
针对相关热点议题,钛媒体记者现场专访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晓东——他也是一场以区块链为主要议题的论坛的演讲嘉宾之一。
在李晓东看来,区块链领域现今的创业和投资都面临着极大风险,但潜在的机遇也足够巨大,“100个(区块链)创业公司里一定会死99家,但如果没有这99家,那一家也成不了。”
“区块链蕴藏着像互联网一般改变世界的潜力,但任何一个新技术出现到成熟都需要很长时间,区块链并不例外。”至于“很长时间”究竟是多久,李晓东认为可能需要二十年。
“现在的创业者是在打铁的铁匠”
去中介、数据加密,不可篡改等特性是区块链最为人所知的优势,但李晓东认为,区块链目前仍存在不少技术缺陷,而这些缺陷很可能成为创业公司的发展瓶颈。
李晓东提到了“51%算力攻击”的威胁——即一旦有人网罗了比特币网络中的几个大型的挖矿节点,统治了比特币网络51%的算力,那么他即有能力攻击比特币系统。而区块链所标榜的“不可篡改”将不复存在,任何基于区块链的信任应用都将土崩瓦解。
因此,李晓东将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比作尚未锻造完成的宝刀——刀口锋利,但刀柄还很可能刮到手。“现在的创业者就是在打铁的铁匠,虽然技术在一点点改进,但还远没有应用规模爆发的节点。”
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区块链应用场景,比如钛媒体曾经关注过的红酒溯源、钻石验真等项目,李晓东认为,区块链并未在这些行业体现出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但在完善技术和探索商业模式方面,这些区块链领域的创业公司有着现实意义。
“互联网从1969年开始讨论,但到真正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已经过了三四十年。”在李晓东看来,技术从诞生到可以运用到实践至少需要十年,而从实践能用到商业模式成熟可能又需要十年,而区块链并不例外。
“大车主动掉头非常困难,除非面前是悬崖”
除了技术瓶颈之外,李晓东认为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内在冲突是阻碍区块链发展的另一大原因。
“区块链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它是非常基础并且底层的技术。但技术越是基础和底层就会对原有行业带来越大的影响。”李晓东说道,现今传统行业的创新,大都来自其他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破坏式创新”。
“传统行业已经有了稳固的商业模式,大车掉头非常困难,除非面前是悬崖。”以金融行业为例,李晓东认为,其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让他们打破自身的利益格局接纳区块链将是非常艰难的事。
但李晓东并不认为在新技术面前,传统金融是“铁板一块”,而突破口之一或许正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李晓东认为,目前货币数字化的发展只是传统货币的数字化而非数字化的货币。与传统货币相比,比特币具备了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等优势。“虽然并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是比特币会获得成功,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趋利避害,弊端多就一定会被抛弃。如果虚拟货币发展完善,为什么要用受到很多限制的央行的货币呢?”李晓东说道。
但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另一场论坛上对于虚拟货币有这样一番表态,似乎是对李晓东看法的隔空反驳:“未来政府可能会发行官方虚拟货币,但谁来产生货币绝对是政府最关注的问题。只要有中央政府在,就绝不会允许马云或者其他人来创造和发行虚拟货币。”
從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上两位的不同言论可能并不仅停留在观念之争上,而也将成为技术极客们与金融监管层之间的现实博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