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研究
2017-07-01周琳
周琳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及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各2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切口Ⅰ期愈合率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切口Ⅰ期愈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肩关节功能、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细节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且患者舒适感更高,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胸壁皮瓣; 肩关节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7.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7-0101-03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癌,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在40~60岁[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以手术取得的效果最佳,具体的术式则是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2]。然而在胸壁皮瓣的护理上传统方法为橡胶管负压引流,而加压包扎是否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目前研究鲜少涉及。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54.38±1.12)岁;病程8个月~2.5年,平均(1.35±0.24)年;病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6例、浸润性特殊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5例、ⅡA期8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4例、乳头溢液10例、胸痛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54.40±1.10)岁;病程7个月~2.5年,平均(1.32±0.20)年;病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5例、浸润性特殊癌5例;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A期9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5例、乳头溢液9例、胸痛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者;(2)临床依从性好者;(3)无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排除标准:(1)预期生存周期<1个月者;(2)既往有乳腺癌手术禁忌者;(3)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创面常规放置橡胶引流管并对其实施引流管护理、常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配合放化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定期复查等。
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棉垫及胸带将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范围包括胸壁及腋窝[3]。术后12 h在护理人员指导下适度活动手部、腕关节及肘关节,每次持续时间15 min左右,并在术后第3天开始限制性肩关节外展活动,术后7 d取出加压包扎后进行换药处理[4]。术后10 d做肩关节外展运动。在护理过程中定时对引流管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密切观察引流量大小及色泽、是否出血、皮瓣外观形态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至医师并查明原因后予以对应处置。积极与患者进行互动聊天,探寻其心理状态并查找负性压力源之所在,运用自身专业性知识进行疏导,同时可结合成功案例、音乐疗法等手段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在满足出院条件时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全面告知并叮嘱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此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肩关节功能、舒适度,其中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皮瓣坏死;肩关节功能涵盖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舒适度采用布氏舒适度评分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予以评估,评判标准如下: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严重为1分;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轻微疼痛为2分;深呼吸时无痛为3分;咳嗽时无痛为4分[5-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切口Ⅰ期愈合率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切口Ⅰ期愈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见表1。
2.2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舒适度比较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7]。然而,关于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目前临床仍然沿用着常规的橡胶引流管负压引流及护理。随着临床资料的日益丰富,该护理方案的弊端逐步涌现,包括以下几种:其一,由于橡胶引流管负压引流不均匀,乳腺癌患者死腔、引流不畅情形普遍发生;其二,皮瓣血运效果不佳,使得皮瓣坏死;其三,加压包扎下皮瓣的愈合效果难以被直接观察;其四,侧腋窝在胸壁皮瓣加压包扎下容易受到损伤,形成局部组织红肿或者水疱[8-9]。所以临床中涌现出胸壁皮瓣不加压包扎护理的呼声,但由于涉及到此种护理方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护理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且研究领域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因此,围绕胸壁皮瓣不加压包扎护理展开研究与分析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觀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切口Ⅰ期愈合率95%,同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切口Ⅰ期愈合率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肩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舒适度普遍较好,3分和4分患者总占比达到75%,而对照组仅为40%,两组舒适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胸壁皮瓣在细节护理下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且患者舒适度相对更为理想。其原因在于细节护理能够长时间、稳定的维持手术切口的负压状态,医务人员可直接对胸壁皮瓣的恢复情况进行直观观察,一旦出现局限性积液或者是皮瓣坏死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有效地控制了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同时患肢无需固定,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上肢保持自然下垂状态并避免早期肩关节外展,并未对局部组织形成压迫,整体舒适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细节护理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能够满足当前临床工作需求且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然而,由于涉及到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好,本次研究所得论断科学性尚需要今后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予以支撑,应引起临床的重视与关注。
综上所述,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细节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且患者舒适感更高,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伍秀珠.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108-109.
[2]林文霞,符鸿飞,叶兰芬,等.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69-70.
[3]李燕梅,刘建荣.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3):1595-1596.
[4]倪晓威,马林,张晓璐,等.1例胸部肉瘤切除穿支皮瓣重建胸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6):28-29.
[5]黄仁妮,倪建芬,张永芳,等.乳腺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Ⅰ期乳房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248-249.
[6]陈小珍,刘晓红,魏杨辉.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7):27-30.
[7]王莉莉,王蓓,韩玲,等.乳腺癌改良根治Ⅰ期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5):43-47.
[8]张丽萍,马昕.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缺损的观察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72-1273.
[9]蹇琳,吴荷玉,刘晓,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步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护理配合[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4):12-15.
[10]汤铜,郑璐,李佳,等.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加压包扎的效果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2):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