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及对策
2017-07-01徐广浩
徐广浩
摘 要:在90后、95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校现存的学生工作模式表现差强人意。相比而言,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学校社会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能解决好学生复杂的问题。了解我国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把学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弥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失有着很大的作用,在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下,深入研究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实现中国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必要性;研究现状
一、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一)学校社会工作定义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中学,是由英语词组“School Social Work”翻译而来。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把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学校当中,以此协助学校改善教育环境。学校社会工作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来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形成“家庭---学校---社會”三者良好的协调关系,构筑教、学、成长环境的和谐,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的专业性活动[1]。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从个案、小组和社区三个方式入手,在调动社会多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他倡导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去入手,立足偏差行为和心理情绪,从不同的环境层面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所以从根本上补充了传统心理咨询中只注重心理问题的疏漏,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深层隐患,避免了今后的复发,从而维护了学生的人格健全,和良好氛围的营造,进而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美国,它的产生是美国社会发展,有关青少年社会问题出现频繁的必然结果。在发达国家,学校社会工作已相当成熟,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来规定相关组织的工作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而且从事此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与学校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给予方向上的指引,以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能,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时能起到安定学校秩序的作用,因而,国外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支持相关人员从事学校社会工作。像美国政府,就曾为了保证学校社工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教育方案,这样一来,工作在进行的时候就有了法律的保障;加拿大在此方面也有所作为:加拿大政府会拨给一些公共经费来保证学校社工的开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学校社会工作自引入中国高校,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发展模式和一支专业人士和一支非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队伍。然而,根据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通过分析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以“学校社会工作”为中心词的论文自2006年开始出现,迄今不足30余篇,被转载、引用的次数较少。以此题支撑硕士、博士论文的数量不足10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看,理论研究还处于理论论证的初期阶段,虽然也出现了关于对策研究的部分论文,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难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的重要群体,是我国知识精英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建设和祖国的复兴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使忙于事务的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者应接不暇,不能及时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尽管我国的高校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都做出了大量的尝试与努力,但是由于理论和经验的不足,工作的实效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解决的需求,另一方面与国外此项工作的进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在吸取先进教育模式经验多的途中,把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之中,其介入的模式、策略和成果,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模式的实效性不足的缺点,又从社会工作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其中发挥学生潜能的目标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有着共同努力的发展方向。我国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与学校社会工作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和互补性,这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嵌入提供了很大的发展舞台[3]。同时学校社会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很好地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提出新的思路。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工作的长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两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是政府加大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力度。由于政府对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律法规层面都没有明确学校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岗位要求,这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高校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把学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的作用,建立流畅的个人奉献的渠道和空间[4]。
二是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发展。长期以来,应用型和务实性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5]。同时在借鉴西方基础上,面向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中国高校体系的迫切需求,尊重高校教育的特有规律,找准高校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学校社会工作和高校教育体制的融合进行理论支持,为政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决策参考,使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J].南开大学,2009年.
[2]王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2012年.
[3]黄俊.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4]林文亿.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9年.
[5]李婷婷.优势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