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其实表现并不好
2017-07-01圆圆
圆圆
从2011年起,每年4月中旬的北京被讨论最多的内容除了满天飘飞的杨柳絮外,还多了一个北京国际电影节。
作为电影行业一年一度的盛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除了展映不少国内外优秀影片外,还有电影人、评论者、资本方等关于这个行业的多方面讨论,他们的观点对于电影行业、影视产业而言不仅是一种总结分享更多的是一种启发。4月16日,2017年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从4月16日到4月23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基于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联合多方举办电影业相关论坛。然而这样一个依托于政府和资本成长起来的电影节在她七岁生日这年却经历了“七年之痒”。
依旧被吐槽的北影节
对于刚刚落幕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好奇心日报》今天发表的《说到底,北京电影节的重点仍是“北京”,而不是“电影”》算是对今年北影节报道中为数不多的“吐槽”文。文中在开篇就表示:大量的混乱。电影市场冷清、主题论坛内容空洞、组织方式依然混乱。无论从交易还是从普知的角度,北京电影节都是潦草的一笔。
对于这样的说法,其实并非作者的空穴来风,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观看过开闭幕式以及影展的观众都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
其实对于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在《说到底,北京电影节的重点仍是“北京”,而不是“电影”》这篇文章中,作者就很明确的表示:电影市场无比冷清,且越来越滑稽。
因为尽管今年的电影市场签约额再创历史新高,共有108家企业的56个重点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达到174.58亿元,比去年增长6.9%这样的成绩事实摆在眼前,但是资本市场的严冬所带来电影节交易市场的冷清却是不争的事实。
除此之外,在大电影公司也在电影节上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的同时,不少视频网站却取而代之成为今年电影节论坛和资本市场上的主角。说实话,这对于电影节而言,性质就不那么纯粹了。
尽管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正借助着网大为自身在影视行业中站稳脚跟,但正如好奇心日报这篇文章中所言的那样:北京电影节能对他们的业务发展带来多少实质推动作用还存在很大疑问。
其实对于北京国际电影的吐槽和不满,早在2014年就有了。
2014年4月份,新京报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遭吐槽:标准平庸 定位暧昧》一文就对当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名单有所“不满”:然而纵观整体获奖名单,只能说乏善可陈。《声梦奇遇》固然是个好片子,但相较于乔迈以前的动画片,其实是退步。对于《爱的承诺》的勒孔特,同样的问题亦存在,唯一的差别在于退五十步还是退一百步。
如此看来,北影节被吐槽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了。
电影创投项目节节走高 中国电影市场并无太大变化
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影视行业以及行业之外的资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电影产业,讲好中国故事和“走出去”的战略也让全世界的电影人纷纷看到东方电影的迅速发展,因此行业内对于电影产业交易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从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之前的“电影洽商”更变为“电影市场”,并且逐步垂直细化为“电影要素交易平台”和“项目创投交易平台”,设立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签约仪式五大版块,围绕“展示·推介·交流·交易”主题,将电影艺术交流平台演變成电影项目洽谈合作平台。
由电影节搭建起来的交流平台的确为电影艺术、影视行业资本提供了更多新鲜优质的资源,但是正如行业自媒体“一起拍电影”在《北影节公布的“PPT片单”都能拍出来的话,电影院十年也放不完》一文中所言的那样:电影市场泡沫愈发严重,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态下,电影市场迎来拐点,更应当注重精耕细作,在内容上有“匠人精神”的同时,在生产制作上也要有从轻工业转型重工业的升级意识。
在“一起拍电影”的这篇文章中,作者很明确的表示:基于此,目前中国电影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较低工业化初步形态仅仅以雏形的模式存在,市场仅仅可以依靠偶发的类型影片来博取市场短暂热点。
北京电影节从第一届的签约项目资金不到30亿,到去年和今年已经达到160亿、170亿,尽管去年市场经历拐点和保底失败,仍然没有阻挡一些热钱持续的投入。不过当大家看到要把所有公布的片单都拍完,投入到影院得五年甚至十年能才能消化殆尽,但这还是要在接下来的几年没有作品可以面世的前提下。
同时,这篇文章的作者还表示:对于电影而言,院线上映才是最好的商业回报方式。
对此,不可置否。毕竟市场容量有限,竞争太过于激烈。
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部分资方负责人对于北影节和中国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及创始人于冬参加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接受北影节组委会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一场文化盛事,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既是前一年商业电影的总结,也是新一年电影的规划,是中国电影的风向标。”
作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兼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叶宁表示:对于中国的电影人而言,现在中国电影的市场越来越成熟,但是中国电影制作力量离观众的需求还有巨大的差距,中国电影制作力量太年轻,所以首先一定要学习,另外还要学习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成熟的类型表达和工业技法,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语言,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制片人、年轻的导演,这太重要了。
叶宁说:“做一个好的电影,真的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都是工艺活。说好一个故事,不管在世界哪个地方,对于一个电影人而言,酝酿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很痛苦很漫长很艰难。中国电影人特别是年轻中国电影人,太需要这种工匠精神了。”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著名电影导演、监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前秘书长何平通过微博表达了对于北影节过度关注资本市场的看法:
尽管北影节想努力为电影行业和资本市场搭建一座互通的坚实桥梁,为彼此勾勒一副美好的蓝图,但是北京电影节经过了七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本质上的变化,电影市场仍然需要靠调整档期或者其他不可言说的手段方法来达到票房和口碑“双赢”的效果。
与其整日这般纠结于电影本身之外的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电影制作,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
电影人看北影节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艺术作品需要商业支撑
在库斯图里卡看来,将艺术性与商业性完全对立是一种误区。“硬是要把艺术性和商业性分裂开来的话,最终会走进一条死路。”库斯图里卡明确表示影视艺术创作需要商业支撑,电影产业实际上是由资金驱动的产业,商业支持始终会是电影行业中重要的因素;而艺术性和文化直接相关,电影的艺术性是由作品内容决定,不由商业元素决定。库斯图里卡表示,电影行业应该为电影人提供自由发声的空间,制片人可以提出建议,但是最终决策应由导演主导。(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程青松:伪青春片太多
“因为这几年大量的伪青春片出现在电影市场上,它们与真实的青春、真实的内心世界存在反差。我认为应该拨乱反正,应该做一本书让大家知道世界电影史上有哪些好的青春片。”在新书《青春电影手册:影史100佳青春电影》的分享会上这样表示。
对于推出这本书的初衷,程青松表示“伪青春片太多”。分享会上,他邀请了18位影评人,从600多部电影中投票选出了103部,以1956年伯格曼的《不良少女莫妮卡》开始,由《野马》结尾。(信息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冯小刚:自己曾经逆着潮流
“要感谢前几年拍商业片积累的很多资源和观众的认可,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浪费这些资源……我觉得我很幸福,不用在自己的暮年算计(票房),可以从容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如果我仅仅是针对票房的话,我是不会选择拍《1942》和《我不是潘金莲》的。”在今年北京电影节的论坛上,冯小刚导演表示自己曾经逆着潮流,从商业贺岁片做起,但如今他拥有了做自己想做的电影的自由。
票房在除开评分之外已经成为另一个能衡量影片好坏的标准之一,对此,冯小刚表示如今中国一些导演被票房绑架了。“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电影并不是不好的,但就怕特别粗制滥造而且智商极低的电影卖了很好的票房。商业片也应该有商业的格局和品质。”
回顾几年前拍贺岁片的经历,冯小刚觉得自己不知不觉被绑在票房的数字上了, “我现在没那么多包袱,只拍自己想拍的。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不做商业片,我的排片还没有王宝强的高,曾经王宝强就是我电影里的傻根啊!可就算这样我也不愿意再加入票房的‘军备竞赛了。”冯小刚说。(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克里斯托夫·多德:合拍片是中美电影合作的王道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夫·多德认为在过数年间,中美合拍片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2009到2015年,中美两国合拍片每年平均产量是两部,到了2016合拍数量达到了十部,可以说是历史新高。
但中美两国电影行业也面临非常类似的挑战,“比如对于版权的保护,这对于电影人和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在我们两国,因为盗版的存在,很多从業者的收入受到了影响,我们的创作灵感和分享故事的意愿也受到了阻碍,但是庆幸的是两国都已经采取了大力的举措保护版权打击盗版,最近中国电影促进法正式实施,这为打击盗版、防止票房欺诈奠定了法律的基础。所有的这些都是两国电影行业通力合作的重要支柱。”(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盖德·都赫提:合拍片的关键在于建立文化的共识
在Raindog电影公司(英国)CEO盖德·杜赫提看来,做合拍片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取得成功:第一是好故事,这个故事要跟拍摄的国家有文化的联系,我曾经见过很多的例子,因为财务投资的原因而把某个因素塞到某一部片子里,但是文化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它是电影和本地观众建立共鸣的桥梁;第二是找到合适的伙伴来合拍。我现在也开始和中国的制片人建立伙伴关系,建立互信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第三是一定要了解拍摄的目的,很多人做电影是出于投资和创收的目的,这一点没有错,但是文化同样也很重要,而且要把这个剧本转化成中文、转化成印度语或者各种语言,它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化,很多时候需要本土的剧作者来进行重新创作,因此建立文化的共识,在我看来这是成功的合拍片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陈凯歌:合拍片像婚姻,双方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
“合拍片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人们。如果一部电影中有外国人的面孔,那么定义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呢?我真正的想法是,制作合拍电影有点像是一桩婚姻,双方都要坠入爱河,如果他们相爱,他们就会对制作这部电影同时贡献自己的想法,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在进行合拍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后肯定是合作不成的。”对于合拍片,导演陈凯歌在北影节论坛上这样认为。(信息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评论人看北影节
尹鸿:我国电影商业化程度太高 需应对七大风险
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风险评估与风险管控”专场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发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国电影商业化程度太高,需应对七大风险。分别是:投资风险、资本市场风险、产品生产风险、影院影厅建设风险、观影需求减弱的风险、产品预测的风险、电影市场不规范的风险等。尹鸿表示,中国电影要通过调整存量来调整电影结构,培养电影观众,增加电影的丰富性,扩大观众的消费热情。他说:“中国电影如果今年能够继续保持5%到10%的增长,就是巨大的胜利。”
同时,在尹鸿看来办好一个国际化电影节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权威性和参与度,“一个成功的电影节应该具备与已有国际电影节的差异和识别度,建立自身的权威性”。而北京国际电影节则正在提升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仅国际化的程度在提高,而且具备了很好的开放度与包容性。
尹鸿表示,一个庞大的市场需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这正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的机会和潜力所在。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板块之一,电影市场板块自第一届起,就瞄准电影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电影要素交流平台及项目创投交易平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新的品牌和新的效益。(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每日资讯)
沙丹: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塑造国家电影形象的契机
作为北京展映的策展人,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的“奇爱博士”沙丹认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塑造国家电影形象的重要契机,北影节让中国有机会把国际上的优秀电影请进来,也更好地把自己的电影瑰宝展示出去。所以,他在做策划时,就希望多做一些电影文化之间的观照,“比如,今年的喜剧特展将展示各个国家不同的喜剧风格、重要喜剧作者。当中会专门开辟出‘京味喜剧的专题,放映类似于冯小刚、夏刚等导演的作品,引导观众如何在作为整体的喜剧类型语境中去看待中国电影自己的创作,同时也突出北京本身作为一个电影生产地,或者发生地的存在感。”
在考察了亚洲其他电影节之后,沙丹认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国际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北京已经成为了亚洲电影生产中心,北京作为首都可以代表国家,同时,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名城,自有城市的文化脉络。相对而言,它可以以一种‘三位一体的形态出现,既是亚洲的、又是中国的,同时,也立足于北京自身。这一特点对于电影策展有双刃剑式的效应,因为三位一体,所以更容易受到政策、产业态势的波及,因为三位一体,又要求策展和设计有更高的宏观立场。”
在沙丹看来,伴随电影市场的扩大、成熟,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电影,正在和欧洲、美国,逐步并肩,形成世界电影文化的三极,因此,北京国际电影节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在国际上确立自己的知名度,“釜山、香港都不是首都,都是亚洲的电影城市,而北京是华语电影区域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精彩度与关注度,是其他的电影节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