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背后的文人心态

2017-07-01刘聪

青年时代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聊斋志异

刘聪

摘 要:《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作品,作者蒲松龄历经四十年漫长的创作,广泛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这部神奇的小说。书中作者通过对科考士子、考官等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蒲松龄自己的辛酸科考路;通过花妖狐媚与凡夫俗子之间的爱情,表现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并且还伴有作者对婚姻道德方面的界定,折射出作者的感情生活;另外,《聊斋志异》的一些作品还体现一定的儒家观念和佛学观念,包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些使《聊斋志异》成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科举批判;爱情婚姻观;文人心态;教育意义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毕其一生完成的力作。全集共十二卷495篇,约40万字。书中故事大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书中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史罪恶,反映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多将花妖狐媚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以同情的笔调描绘男女爱情,表达了作者具有进步的爱情观;另外书中的一些作品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一定的儒家观念和佛学观念,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辛酸科考路

蒲松龄一生可谓穷困潦倒。十九岁时“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受到主考施闰章大力称赞。此次考试的成功无疑增强了他對科考的信心,他希望凭自己的才华继续青云直上,施展他的人生抱负。他的家亦是对他给予了厚望,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然而,“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将他抛于功名薄之外。

据史料记载,蒲松龄自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但是他似乎很不甘心,之后三年一次的乡试,他考了十多次,但仍是屡考不第。到48岁时,他觉得自己考试的文章写的还不错,但命运又一次从他头顶飞过,他由于写的太快,“越幅”了,那也就是意味着他已经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并要被张榜公布,他在自己所做之词中也写到当时考试完后的心情:“得意疾飞,回头大错,此况如何,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吓呆了。

他在科举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也劝他放弃,他也觉得他的妻子说的有道理,但之后仍参加过考试,仍然失败了。蒲松龄19岁成为秀才,到72岁,成为贡生,奋斗了52年,仍是一个一年朝廷只给四两银子的贡生。但是当时他只能求这么一条出路,这条使他这样的穷书生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这也是他50多年辛酸科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蒲松龄一生,忙忙碌碌,但最终未果,他几十年亲历科考,对科场种种内幕有彻底的了解,科场失意的切肤之痛,他深有体会,科考对士子的腐蚀毒害,他更是所知甚深,加上他“雅爱搜神”的兴趣及敏锐的洞察力,使得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多视角、多篇幅批判科举制度的第一人,写出了揭露科举腐败的奇文妙笔,其中的好多文章对封建科举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一)通过对考官昏聩,贤愚不辨的讽刺和揭露,来批判科举制度

《司文郎》可谓是一篇代表作。作者通过写一个能以鼻代目的瞽僧,凭借文章烧成的灰烬来评判文章的优劣。在嗅到一余杭生的八股文时,咳逆数声:“勿再投也格格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而闻得王子平的作文,便言“中得”。哪知最后王子平落榜,余杭生却高中。僧汉曰“ 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这显然是对不辨良莠的考官的讽刺。此外,《叶生》中的叶生,《于去恶》中的陶圣俞,以及《司文郎》中的王子平,都是久困场屋的士子,他们命运不济,都是腐败的科举制度的产物。这些作品以考官昏庸,有目无珠,不辨优劣,致使贤愚倒置为核心,从根本上否定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机制。

(二)通过多考生科考时神魂颠倒的讽刺,来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

《王子安》则是这方面的一篇佳作。作品中以夸张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巧妙的构思,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困于场尽”而功名巡劳。利禄熏心的王子安,在酒醉之后,被狐戏弄,进而不分冷酷的现实和醉后的 痴想,生动刻画了一个醉心科举者的可笑、可悯、可鄙的情态。另外,作者还塑造了《苗生》中迂腐不堪的秀才;《司文郎》中少负才名的未生,以此来控诉科举制度对科考士子的毒害。

(三)通过对考场荒唐、黜佳士而进庸才的讽刺和揭露,来批判科举制度

在《促织》中,作者写主人公成名之前“操童子业,久不售。”之后却因一只奇异的促织,而一举成名,这对科举考试本身就是一个巧妙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因为它通过成名入邑库的事实,表明科举考试中有的士子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在《郭庄》中,当一个县令昏腹地判决案件后,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等明决,旨是甲榜所为,他途不能也。”更是对科场选士的尖锐而辛辣的批判。

三、对科举制度既爱又恨的双重心态

通过《聊斋志异》我们不难看出,蒲松龄对科举制度只是批判而不是反对。他是八股科举制度的拥护者之一,这从《聊斋志异》的卷首第一篇《考城隍》的开宗明义即可得知。他拥护这一考试方式,认为“无论鸟吏鳖官,皆考之。”(《于去恶》);同时他也拥护这类考试的内容:《颜氏》篇中,顺天某生善尺牍,而八股“裁能成幅”,蒲松龄称其“见者不知其有无也。”他也认为八股是选拔人才的正确途径。在《新郑讼》篇的“异史氏曰”中,他就以实际的例子堂而皇之地驳斥了对八股选才持怀疑态度的人,声称“谁谓文章无经济哉”。他所痛心疾首的只是八股科考中的不公正现象,使得“英雄失志,而陋劣幸进。”使得像他这样的有才之人名落孙山。《叶生》中的主人公叶生就是这种心态的的典型说明,这也是当时大多数文人存在的普遍心理。

蒲松龄家族中,自其祖父蒲世光起,蒲家世世代代读书应举,力图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这样的家境使得蒲松龄深受感染,有强烈的功名心。这也使得他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结果屡试不第,直到72岁才只是一个贡生。多次的科考经历使得作者对这其中的舞弊等现象有了一定透彻了解。作者借《聊斋志异》中的人、事将其反映出来,表达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批判,反映当时文人的一种社会心态。

四、独特的爱情婚姻观

蒲松龄一生赶考,屡败屡考,不能释怀,但他却不是一个俗人: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他通过及其普通的素材——准备应考的士子,山间的野餐之后遇见狐妖或是鬼怪,塑造了颜氏、细柳娘、方氏、幸十娘等一系列闪耀着独特光彩的形象,表现朴素的男女之情,反映作者独具特色——既进步又局限,既矛盾又有统一的爱情婚姻观,表达作者自己对爱情婚姻的观念和理想。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历来推崇“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婚姻模式,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他新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即“重情爱,尚才德”的倾向,而这恰恰也是时代发展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也是蒲松龄有关爱情进步思想的体现。

他的这一观点,集中反映在《王桂庵》这部作品中。孟芸娘和王桂庵初次见面时,不为王桂庵抛来的黄金所动,但是通过王桂庵吟诗,知其为有才学的“风雅之士”,所以巧妙地掩饰了他再抛来的金钏,以免被她父亲看到找王桂庵的麻烦。直到芸娘知道王桂庵对她“行思坐想”,为她久未婚娶的种种深情打动以后才答应嫁给他。但是在夫妻二人归家途中,芸娘却将王桂庵的“我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之女也”一句戏言误以为真,由此认定王桂庵无德,便依然投江。所幸的是芸娘被人救起,解开误会,终得夫妻团聚。这篇故事的情节充分体现了女性重情爱,尚才德的择偶观。除此之外,《婴宁》、《幸十娘》、《花姑子》等也体现了这一观点。

五、对爱情婚姻的道德规范的界定

作者蒲松龄穷尽四十几年的心血而完成的传世之作《聊斋志异》,其中描写有关爱情的篇章就占了全集的四分之一。在如此众多的爱情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爱情婚姻道德规范方面的界定:女子对男子应忠贞不一,同样男子也应该为女子守义。

蒲松龄作为一个受封建思想严重束缚的文人,在《聊斋志异》的很多篇章中我们可以看的出他的确未能完全冲破封建社会历来推崇的“女子以贞操为重,宁死不失节”的观念的束缚。例如《庚娘》中,王十八因贪恋庚娘美色,用奸计将庚娘的夫君及其公婆害死,骗庚娘与其结婚。而庚娘忠贞不二,杀王十八投池自尽。在文章最后,作者借盗墓者之口称赞庚娘:“娘子贞烈,神人共钦。”也正是因此,庚娘最后才能得神人相助,死后复生,终得夫妻团聚,且其夫还取得了功名。《白于玉》中的黄太守之女,《宫梦弼》中的黄女,甚至尚未成亲便对未婚夫忠贞不一,因此最终都得到了好的归宿。

毋庸置疑,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蒲松龄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教育家。我们说他是教育家,并非仅仅只是说他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年,当了大半辈子的私塾先生,七十岁“撤帐归来”;而是指他具有教育家的精神和自觉的意识,并将之体现在他的传世作品《聊斋志异》中。在《聊斋志异》的一些篇章,就体现了蒲松龄这位教育家独到的目光和思考。比如《考城隍》中,蒲松龄就提出了“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命题。他认为有心为善是虚伪,无心作恶是过失。这既可以看出他对人行为动机的思考,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创作《聊斋志异》中的主人公行为出发的依据。

六、劝善惩恶的儒家道德观

就题材内容而言,劝善惩恶是传统的教忠教孝的老生常谈,没有太大的开拓。在《聊斋志异》中劝善惩恶的作品数量颇多,内容也极其广泛,作品的价值判断极为复杂,这反映了蒲松龄道德观念的复杂性,也真实体现了蒲松龄教育思想的本质。

无疑地,蒲松龄的道德觀念是属于正统的儒家观念。他在《为人要则》上提出“正心、立身、劝善、徙义、急难、救过、重信、轻利、纳益、远损、释怨、戒戏”,完全是儒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诠释,《聊斋志异》有关道德惩戒的篇章也正是其形象的说明。

(一)抨击社会道德浅薄,追求人类美好心灵

《凤仙》《陈锡九》《境听》批评嫌贫爱富;《张诚》赞扬异氏兄弟之间的友爱;《宫梦弼》《王六郎》写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细柳》篇歌颂继母对前房子女的责任感。这些都表现了古往今来人们道德价值的共同趋向,讴歌了人类美好的情感,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二)平民色彩、民主色彩的道德劝惩篇

《聊斋志异》中的某些道德劝惩篇表现了一种平民色彩和民主色彩,它不单是强调晚辈如何对待长辈,百姓如何对待官府,而同时强调了长辈如何对待晚辈,官吏如何对待百姓,表现一种双向观念。像《青蛙神》就写老一辈洒脱地对待小夫小妻的吵架,不偏袒,不强求,甚至提出婚姻 “父母止主其半”的意见。《珊瑚》就同时抨击了婆婆虐待儿媳以及儿子的盲目孝顺的现象。《境听》《陈锡九》《凤仙》等篇章直接批评了父母的嫌贫爱富。

(三)非正统的带有新的闪光色彩的道德观念

《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中,蒲松龄还流露出了带有非正统的新的闪光色彩的道德观念。例如《境听》中有限度的赞扬了儿媳“侬也凉凉去”的反抗;《黄英》《农妇》中夫妻间的独立平等的精神。还有许多篇探讨了男女之间性以外的关系的存在。像《娇娘》《乔女》《香玉》中主人公的行为,起码与理学家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大相径庭。这些篇章虽然不多,也谈不上对封建理教提出的挑战,但作者通过实际的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他萌芽状态的民主、平等意识,符合人的正常关系的伦常观点。

七、“因果报应”的佛学观念

在蒲松龄的这部集子里面,也有很多作品宣扬了“因果报应”的佛学观念。比如《武孝廉》中的石举人,年老的妇人看他可怜给他服下救命的药丸,才得捡回一命,哪知他却背信弃义,最终只落得命丧黄泉。《汪城》中前世为鼠的汪城,无意间被前世为书生的高藩踩死,今生高藩受得百般虐待,幸得神人点化,生活才算是恢复正常。另外还有《梦郎》中的白甲,由于平日在阴间当官受贿,死后受到神明惩罚将其头偏置,在投入人间后没人能瞧得起他。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典型的“因果报应”的佛学观念。

八、对社会现象的善意的批评教育

《聊斋志异》的一些作品还对社会现象作了善意的批评教育。如《嘉平公子》讽刺写错别字;《劳山道士》讽刺学习目的不纯,浅尝辄止;《画皮》讽贪色上当;《夏雪》讽谄媚;《骂鸭》讽骂人;《八大王》讽酒鬼;《棋鬼》讽棋迷。这些篇章大都篇幅较短,情节简练,寓意性很强。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蒲松龄作为教育家对生活的敏感和责任,另一方面作者针对某一些问题进行针砭提出善意的批评,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但同时又是一个一生孜孜汲汲地奔竞科场,终无所成的知识分子,深受科举制度的腐蚀,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科举制度既喜又厌,既批判又不反对的双重态度,辛酸的科考路程为《聊斋志异》中批判科举制度的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作者自身特定的情感生活亦成为他创作爱情故事的题材来源,体现出“重情爱,尚才德”的婚姻观念和理想,加之自身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最终形成他独特的既进步又有局限,既矛盾又统一的婚姻爱情观。但《聊斋志异》的成就不仅局限于此,它还以鬼怪神人作故事人物,以科考爱情为线索,以此为框架,体现一定的儒家观念和佛学观念,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也就铸就了《聊斋志异》成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伫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文坛,永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著,赵望秦、孟学君译.《聊斋志异》,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2]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3]路大荒,蒲柳泉先生年谱,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73.

[4]蒲松齡,蒲氏世系表,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13.

[5]李同荣:科场与舞弊.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1月.

[6]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1958年5月.

[7]王德昭:清代科举考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

[8]蒲箬:清代显考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17.

[9]于天池:蒲松龄的感情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0]赵南荣:《聊斋志异》的任务塑造三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

[11]乐云:《聊斋志异》男女爱情透析,蒲松龄研究2001(2).

[12]于天池:论蒲松龄的教育思想和《聊斋志异》的教育精神,蒲松龄生平研究.

[13]任增霞:蒲松龄与道家思想,明清小说研究.2003(3).

[14]孙洛中:谈《聊斋志异》的果报小说,蒲松龄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