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林改“成都经验”亮点纷呈

2017-07-01

绿色天府 2017年6期
关键词:郫都区花木林权

○文/ 本刊记者

深化林改“成都经验”亮点纷呈

2014 年11月,在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家林业局等十三部委局联合批复下,成都市成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市”;2015年12月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成都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以发展都市现代林业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全市深化林改呈现出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制度创新、目标明确等特点,摸索了一批释放林业经营发展活力的改革举措,深化林改“成都经验”亮点纷呈。

○文/ 本刊记者

彭州市“三权” 分置解难题 跟进配套激活力

通济花海

位于成都北郊的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山、丘、坝俱全,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坝”的自然格局。拥有林地面积90.8万亩,森林蓄积2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13 %,2013年被纳入四川省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行列。

近年来,彭州市林产业朝着规模化、 集约化、特色化方向不断迈进。 但规模经营带来的土地高度集中,权属边界混淆,银行不敢贷款等问题逐步显现,林地流转各方权益得不到确认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建立“三权”分置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努力破解林权融资难题,是彭州市优化林产业格局、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做出的有益尝试,受到了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郁金香

创新机制激活力 “三权” 分置解难题

为将林地经营权从林权中剥离出来,赋予林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等更多权能,彭州市探索建立林地“三权”分置新机制,出台了《彭州市集体林权“三权”分置登记及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有效解决了经营者与农民土地权属矛盾问题,全方位体现了林地多方的利益, 更深入地挖掘和盘活了森林资源, 让各方利益主体共享改革成果。业主张左明租用了葛仙山镇熙玉村六组180亩林地,通过 “ 三权” 分置确权后,解决了长期无法办理权证的后顾之忧。尽管林地租赁给了经营者,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原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前提下继续拥有林地的所有权和承包权,不担心签了租赁合同后就没有了土地权属,而经营者从农户那里租赁后拥有了林地经营权, 新栽植的林木也取得了所有权和使用权。

配套措施强跟进 规范运作助落实

在创新和规范林地经营权流转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林木(竹、果) 权登记管理办法、集体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筹集与使用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土地再流转处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通过与成都农交所合作搭建市、县、镇、村四级林权流转信息交易平台,率先开启“互联网 +”电商模式,拉开了全省林地经营权流转网上竞拍的序幕;在所有乡镇(涉农街道)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三个服务中心合一的综合服务站,搭建起“农贷通”平台,拓宽了融资渠道。

通过创新机制,跟进各项配套措施,截至目前,全市经济林木(果)权证(彭州市林木(竹、果)权证)确权颁证面积19273.028亩、林地经营权证确权颁证面积7836.65亩;集体林权流转面积7.62万亩;全市已实现涉林贷款30758万元,其中集体林权抵押贷款5658万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38个。2016年实现林业总产值约46亿元,农民从现代林业产业中获得人均收入3360元。

蜀西竹海

邛崃市探索流转新机制 促进林产业规模发展

坐落于成都平原西南部的邛崃市,林地总面积81.7万亩,占幅员面积的39.6%,森林覆盖率达48.1%,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自古为“天府南来第一州”。

林地面积占幅员面积60%以上的关帝村是邛崃市典型的山地村落,如何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关帝村一直探索着这条绿色崛起之路。

2016年9月的一场村民坝坝会后,一场林业改革带动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的战役拉开序幕。会议上通过与村民协商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要将林地通过“预流转”形式集中起来,村民通过签订“预流转”协议,将林地预流转给关帝宝泉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分散林地集中,村民手握林权,心中有底,对林业产业建设更加有激情了。

实施林权“ 预流转”,实现林地经营权分散变集中是邛崃市激活林业要素的重大改革。邛崃市林地多分布在山丘镇乡,农户林地流转意愿较强,但也存在农户担心因林权流转不善而导致林权丢失的问题,同时存在流转价格不一、流转推进困难等问题。实施林权“ 预流转” 模式,让农户放心把林地流转出去,为林地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

王利萍,关帝村一名普通的村民,在自家林地上种植60多亩脆红李,果子8月份就能成熟上市。在脆红李投产前,她还套种了白芨、重楼、桔梗等中药材,去年中药材收入近四万元。“李子一亩地至少能产3000斤,一斤能卖1元多……”王利萍算着今年脆红李投产后的收益,笑得合不拢嘴。依托关帝种植专业合作社、宝泉湖林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技术支持,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零散的资源的有效整合。

为实现林权规模化流转经营,邛崃市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预流转”为基础,将农村产权项目进行整体包装推介,通过招商引资,将林地经营权整体流转给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等生产难题,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林产业,充分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推动林产业规模经营。

除此外,如何使林权流转风险可控?邛崃市引入了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分摊化解林权流转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填补商业保险品种在林权流转领域的空白,有效解决林地流转经营后的履约风险问题,切实保护了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金堂县构建特色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天府蜀都,锦绣金堂,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誉的金堂坐落于龙泉山脉北段。温润的气候、丰沛的降雨、蜿蜒的河流加之多层次的地形,造就了一个物产丰富的“天府花园水城”,更是为金堂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油橄榄、核桃、花卉苗木等产业在金堂县蓬勃开展。

构建特色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青山更绿,林农更富是金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

积极开展集体林改“回头看”

实现林权信息常态化管理,全面清理林权管理登记,以村(社区)、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林权变更调查和公示,以镇(乡)为基础开展核查纠错和林权变更工作,及时更新林权管理系统,实现林权和公益林信息管理常态化。

培育典型 加快林地规模流转

重点结合油橄榄、核桃、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撑项目以及龙泉山生态旅游开发,引导和鼓励农民盘活手中林权,整合林地资源,以入股、合作、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扩大林地规模流转,着力培育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森林人家、规模经营户、涉林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进林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展非林地上的经济林木(果)确权颁证

金堂县是全市的农业大县,非林地上的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以伏季水果、核桃干果、油橄榄和藤椒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果林产业,以葛根、沙参、芍药、川皇菊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开展非林地上的经济林木(果)确权颁证,赋予所有者依法经营、处置、办理抵押贷款等权利,对促进林业现代化产业化有重要的意义。

扩大林权抵押贷款

油橄榄基地

“用实、用足、用活”支农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整合“政、银、保、财”各方力量,搭建“农贷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金支持林业力度,对林业经营主体给予支农贷款优惠利率,县农投公司和县中小担保公司作为林权抵押担保公司,为林权抵押担保服好务。

郫都区打造“三大平台”探索花木产业发展新路径

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区域的郫都区,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钟灵毓秀、美丽富饶的郫邑培养了郫都人栽花种草的习俗,是川派盆景和国兰栽培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唐朝时期,郫邑盆景即进入宫庭,栽种国兰也是早在2000多年前便已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郫都区的花卉业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花卉产业现已成为郫都区重要产业。

利用好郫都区作为“中国盆景之乡”的特有优势,在花木产业上大做文章,全力打造花卉苗木产业展销平台、电商平台、融资平台“三大平台”,是郫都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交出的答卷。

编艺

挖掘区域特色资源 打造花木产业展销平台

占地140亩,集川派盆景展示、销售、交流为一体的川派盆景博览园是郫都区积极打造花木产业的展销新平台。为实现富民增收,博览园与园区周边盆景制作户以及全省近100家盆景制作户建立合作关系,统一采用集约化订单生产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盆景”“互联网+苗木”加强市场推广力度。

坚持“互联网+”发展思路 打造花木产业电商平台

成都千蜀园林公司,拥有1600余户的苗木生产经营社员。作为郫都区花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公司示范带头作用,构建起了以千蜀园林合作社为核心,广大苗农共闯市场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扩大了花木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为提升共闯市场能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组建、运营“成都花木网(www.028hm.net)+移动互联苗木信息系统”,千蜀园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全国苗木市场行情,合理规划种植品种和数量,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2016年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销售额3800余万。

建立资产评估体系 打造花木产业融资平台

《郫县花木抵押登记的具体操作办法》、《郫县花卉苗木资产评估实施指导意见》的相继出台规范了花木在地资产的评估、抵押、融资、登记等运作程序。同时为充分引导发挥区花卉协会作用,协会成立花木资产评估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均为行内从业多年的大户和领军企业,能精确评估花木在地资产,且不收取评估及担保费。截止2016年底,委员会已评估区内花木在地资产约3.5亿元,成都农商银行郫都区支行发放贷款25笔共计1.042亿元,有力促进了花木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黄露霜

盆景园

猜你喜欢

郫都区花木林权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