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17-07-01姚彬
姚彬
(郑州瑞龙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100)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姚彬
(郑州瑞龙医院 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10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瑞龙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激素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胃肠激素各指标水平均因手术有所波动,但观察组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胃肠道功能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见手术类型,主要适用于胆石症、胆管阻塞所致的胆绞痛、胆囊炎、胆汁阻塞等胆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胆道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患者需行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1]。与传统术式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创伤小、对患者正常饮食及活动影响小等显著特点,临床疗效已得到认可,但关于该术式对术后胃肠道功能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2]。本研究选取在郑州瑞龙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通过分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瑞龙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经超声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良性胆囊疾病,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因胰腺炎、胆囊癌、肝内外胆管结石等并发的胆囊急性炎症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为32~71岁,平均(51.25±4.22)岁;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为33~72岁,平均(51.57±4.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且本研究经郑州瑞龙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①取仰卧位,行静脉复合全麻,取右上腹经腹直肌做一切口,依次切开腹壁进入腹腔;②使用大“S”拉钩垫纱垫扩大手术视野,对胆囊进行详细探查,显露胆囊及胆囊管,采用顺逆结合方式将胆囊切除;③采用无菌纱布吸净渗液,常规放置引流管,清理腹腔,逐层缝合创口;④术后给予肠胃减压处理,以减轻术后腹胀,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①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常规建立CO2气腹;②于脐下方做一弧形切口,约1 cm,经孔将10 mm Trocar放入,置入腹腔镜,并在其辅助下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③在剑突下4 cm处做一1 c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置入10 mm Trocar,并分别在腋前线右肋下方2 cm处与右锁骨中线肋下方2 cm处建立两个副操作孔,置入5 mm Trocar;④暴露胆囊,剥离后在腹腔镜辅助下将其切除,并经主操作孔将标本取出;⑤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洗,依次缝合操作孔;⑥术后给予常规肠胃减压及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呕吐、食欲差、腹胀;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血清胃动素(MTL)。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胃肠激素水平 术前,两组胃肠激素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胃肠激素各指标水平均因手术有所波动,但观察组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外科常见腹部手术方式,也是临床治疗胆囊疾病的重要手段,相关研究[3-4]指出,手术会对患者胃肠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而术后易发生腹胀、呕吐、食欲减弱等不适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肠道粘连,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及疾病良好转归产生不良影响。
手术属有创治疗方式,是对人体特殊形式的损伤,会不同程度刺激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进而引发免疫机制及神经内分泌代谢反应,并主要体现在术后应激反应及严重程度方面[5]。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视野广,但对患者创伤较大,且肠胃道暴露于空气中时间长,易引发组织脱水进而导致胃肠道水肿、充血,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造成影响,此外,该术式电凝止血与缝合范围相对较大,出现电凝灼烧组织及血凝块多,进一步增大术后肠梗阻及肠道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患者术后胃肠道运动功能抑制程度与手术切口大小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肠激素各指标水平受手术影响较大,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更小,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较低,利于功能恢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通过建立气腹,并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从而避免胃肠道组织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减少组织脱水,减轻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恢复。此外,传统开腹手术需1周后方可正常饮食,恢复正常活动需4~6周,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正常饮食与活动影响较轻,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加快机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1] 翟荣幸,汪宏.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7):566-568.
[2] 吴碧胜,向建军.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4):532-535.
[3] 黄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6):586-589.
[4] 熊世龙.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4):388-390.
[5] 余伦,张钧,焦勇,等.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9-61.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16
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