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自然教育 追寻教育本真
——走进日本看幼儿教育

2017-07-01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幼儿园杨汉华

早期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森林幼儿园幼儿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幼儿园 杨汉华

感受自然教育 追寻教育本真
——走进日本看幼儿教育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幼儿园 杨汉华

2016年初冬,为进一步开阔工作室成员的视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青岛市名园长宁征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远赴日本,进行探访日本学前教育的高端研修活动。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访了东京、广岛的著名幼儿园并聆听了专题报告。参访园所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秉承着自然教育的理念,每到一处,参访成员都震撼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感动于幼儿勇于挑战,乐于探究的自由、本真发展状态。五天的时间里我们用心观察,不断地追问和思索:什么才是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孩子是如何发展的?收获颇多。

一、环境——大自然,孩子的游乐场

日本学前教育倡导自然教育的理念,很多幼儿园在择址方面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和细波幼儿园坐落于广岛市的一座小山坡旁,远离闹市中心,这种区位选择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家乡的河流山川、田地山村等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藤幼儿园和比治山大学附属幼儿园则将园内环境打造得高低起伏,错落“无致”。“无致”代表的是有障碍和危险,他们提倡有障碍的环境才能刺激孩子的探究。藤幼儿园的圆顶建筑,从上往下看就像一个微微歪斜的椭圆形,房顶用木板倾斜搭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屋顶操场,该园的孩子每天平均奔跑的路程为4公里,相等于一个足球运动员一天的奔跑路程。三棵巨大的榉树穿破屋顶,冲向天空,树的周围挂起网绳,这一环境的创设给予孩子与大树亲密接触的机会,他们可以感受树皮粗糙的质感,观察大树四季的变化,探索树皮的颜色与光照的关系等。藤幼儿园园长加藤先生提出“幼儿园就是一个巨大的玩具”概念,认为孩子们应该“在游玩中工作,在游玩中学习”。

我们参访的每所幼儿园都具有这样的特质:重视自然材料的应用,建筑风格崇尚极简、尊重自然。以白、淡黄色为主色调的教学楼,小立柱旁不起眼的幼儿园园名门头,高低起伏的沙地山丘,随意生长的灌木丛,用自然材料搭起的小高台、轮胎山,绿色盎然的种植农场,可随意变换方向的水龙头,室内靠墙而立的橱柜,可以折叠的大桌子,随意摆放的小桌子,老式的拉线开关等。但是,就是在这样朴实、自然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在灌木丛中随意进出,在高台上攀爬自如,在斜坡小山恣意奔跑;能自主制作面具、服饰,大方地表演传统宗教仪式;能直接观察灯丝,感知灯发光的秘密,养成节能意识;能通过水龙头感知水量大小的调节,避免浪费;能自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并做简单的记录。

自然气息浓郁且富有挑战的幼儿园环境

二、教育——依据孩子天性而为

在参访中,藤幼儿园园长对我们说:“照本宣科,不如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万事万物都是孩子成长的工具。”在日本,我们看到的教育以人为本,顺应天性,并合理地利用周围的资源,使孩子们成为自然世界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自然激发天性

广岛大学附属幼儿园被浓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着,该幼儿园提倡孩子在森林中自由玩耍和探究,每天除了有一个小时待在教室里开展绘本阅读和制作活动,其余的时间都在户外。参访的当天,所有的孩子都在森林里自由玩耍,其中有几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用带轮子的小筐从山上捡来枯叶,在教师的支持下点起一堆篝火,他们用扇子边扇边观察火势,并不时地往火堆上添加树叶枯枝。还有的孩子用几个小盆、一些泥土有模有样地做着点心和饭团。这既是孩子的游戏,也渗透着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何扇风才能将树叶燃烧?什么时候应该添加叶子才能让篝火保持燃烧?水与土按什么比例调制才不影响饭团成型?在这所幼儿园里,所有的游戏材料都能唾手可得,孩子们乐于探究的天性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创造无限可能

榉木森林幼儿园每年年底都会在森林里举行主题展示活动,所有展示的作品都来自于对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的再利用。如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主题展示中,孩子们用捡来的树枝、树叶、葫芦、旧报纸等制作成大蜘蛛、大螳螂,惟妙惟肖的外形让我们感叹:只有在真实的森林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就地取材,再现他们亲眼看到的各类动物。在“富士山”主题展示中,孩子们先用落叶和泥土堆起一座“富士山”,然后在山脚用塑料布做出河道,几个孩子将水从富士山的“火山口”倒入,造成“火山岩浆”喷薄而出顺着河道激流而下的场景。这些自然材料的运用无不体现了幼儿无限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正是得益于顺应了幼儿乐于探索的天性,得益于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直接感知。

自然材料

昆虫、乐器

大蜘蛛

三、发展——为着未来生存

“为了儿童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培养其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使其建立健全的身心基础”是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参访的过程中,五所幼儿园的园长也为我们解读了各自园所的发展愿景,其中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当与富饶的大自然、朋友们联系时,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在相互生活中获得成长,并且每个孩子都有精神上的富足,生活更有活力。

小小布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巧养成

走进日本幼儿园,有一样物品随处可见,那就是花色各异、形状简单的布袋。孩子每天都会带许多的小布袋到幼儿园,将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在布袋里,所有的布袋都是妈妈或孩子手工缝制出来的,在幼儿园的不同活动场,孩子从布袋中取出所需要的衣服和鞋子,这些看似繁琐,但他们都能自主地在活动前后做好准备和整理。长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做事的条理性、坚持性和责任心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三天两夜——挑战野外生存

参访的幼儿园在每年七八月份都会举行三天两夜(也可延长时间)的森林远足活动,全园孩子不分年龄的大小都要自己背上行李,准备好换洗衣服、帐篷、发电机等走进森林深处。孩子们在乱石中行进,风雨无阻;夜晚自己搭起帐篷夜宿;晚上没有电拿出自带的发电机探索如何进行发电;没有食物自己去山中寻找能吃的野果、野菜或小溪里的小鱼、小虾。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教师会特意组织大班幼儿开展漂流,孩子们自己准备漂流船只并做好前期划桨动作练习。活动中,大班孩子在自然河道中漂流,中、小班的孩子在岸上为他们鼓劲加油,家长志愿者则会在河道上做好防护工作,这种活动形式成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有效互动、感受成长的一种方式。

森林远足活动时刻都充满了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自主寻求生活保障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后,每个孩子都会充满自信和对自然的感恩,而一个充满自信、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具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一个具有强大内心力量的人。这样的人走向社会,才能够说得上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也才能够艰苦奋斗与顽强拼搏。

中日两国有着相同的教育观念:我们都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但在教育实践中,两国为幼儿提供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差异。经过五天的参观学习,我们认为只有自然的、生态的环境,才能让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只有在真正的游戏场景中,孩子们才能呈现出无拘无束的“冒险心”。日本森林幼儿园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大自然是最佳的课程资源,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由自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启示我们拓展教育资源,把孩子从室内引向广袤的大自然;重视孩子的感观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建立尊重互信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猜你喜欢

森林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