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战 创新战法
——浅谈警犬技术与其他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合成使用
2017-07-01白剑勇
魏 强 白剑勇 张 海
立足实战 创新战法
——浅谈警犬技术与其他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合成使用
魏 强 白剑勇 张 海
作为传统侦查手段的警犬技术,如何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应用的大背景下,发挥自身优势,展现警犬技术的独特作用,是警犬技术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新疆公安机关各级警犬技术部门按照“立足刑侦,服务全警”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警犬使用范围,增强使用意识,特别是将警犬技术与刑事侦查、刑事技术、视频侦查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受到广大基层民警的充分肯定,闯出了一条适合新疆警犬工作发展的新路,必将对今后我区乃至全国警犬技术实战能力的提升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在使用传统侦查手段基础上发挥警犬搜索强项
随着技侦、网侦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侦查工作的调查访问、摸底排查等传统侦查手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作为传统侦查手段之一警犬技术也不例外,DNA等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弱化了警犬鉴别技术的作用。但是,把传统侦查手段与警犬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相支持、互相印证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2016年5月5日,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发生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蔡某交待了杀害王某并掩埋尸体的犯罪事实,但由于是夜间埋藏尸体,其只能找寻到埋藏尸体的大概位置,无法找到尸体。为尽快找寻到受害人尸体,按照工作安排,昌吉州公安局6名带犬民警携警犬在方圆3公里的沙漠里协同开展搜索作业。经过约30分钟的搜索,警犬“天山”在一沙丘处示警,其余警犬在对该处排查过程中均有示警反应,带犬民警根据警犬作业表现确定该处为尸体埋藏位置。办案民警遂对该处开始挖掘工作,在该处距离地面约50厘米处将王某尸体找到。2016年2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发生一起袭警案。案发后,和田地区公安局警犬大队民警携警犬“旺旺”、“飞虎”协助开展追踪搜捕工作。警犬“飞虎”连续追踪约4公里,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逃跑时躲藏的一间房子,并在房内发现遗留的大量血迹。带犬民警遂将警犬作业情况告知侦查员,侦查员据此开展工作迅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2016年4月25日,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一名儿童走失,接报后,昌吉州公安局带犬民警携警犬“帕克”、“索罗”、“天山”、“小贝”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搜索工作。由于搜索区域多为农村耕地,荒草横生,道路错综复杂,现场被寻找人员踩踏严重,搜索工作难度极大。根据现场情况,带犬民警以走失儿童衣物为嗅源,在儿童最后一次出现区域开展搜索工作。4头警犬分为4组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追踪式搜索,经过在东、西、北三个方向近1个小时的追踪搜索后,均失去了追踪条件,只有警犬“索罗”向南追踪至水渠时异常兴奋,根据4头警犬追踪表现初步判断,儿童有可能由南面水渠落水。带犬警犬将警犬作业情况反馈给侦查员。侦查员立即沿水渠开展走访调查,26日清晨8时许,在水渠下游20公里闸门处发现儿童尸体。
二、与现场勘查技术有机结合
在实战中,警犬技术的使用关键是要突出一个“快”字,“快勘查、快使用、快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警犬灵敏的嗅觉、凶猛的扑咬力、快速的驰骋性。同时,现场勘查中发现的足迹等痕迹物证,第一时间能为警犬所使用,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为侦查破案发挥关键作用。2016年3月28日,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接连发生两起入室盗窃案。带犬民警指挥警犬“贝克”以现场足迹气味为嗅源开展追踪作业,警犬追踪至某村136号另一被盗现场门口后示警。根据警犬追踪情况,初步确定两起入室盗窃案为同一犯罪嫌疑人。警犬技术与现场勘查相结合,串并了现场物证,迅速侦破了该案。2016年5月20日,新疆伊犁州奎屯市某处发现疑似爆炸物。接警后,带犬民警携搜爆犬“纳敢莹”、“特虎奎”迅速到达现场参与处置。经了解,此处被人为放置了一用胶带封好的包裹盒子,并用红色笔迹标有“爆炸物品”字样。为尽快处置现场,带犬民警指挥搜爆犬进入警戒区对疑似爆炸物进行嗅认,经两头搜爆犬轮流多次嗅认后,均未对包裹有示警反应。带犬民警以此推断此包裹内并无硝铵、TNT、黑火药等常见爆炸物成分。现场指挥员依据警犬作业情况,果断命令刑事技术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后依据现场勘查提取物证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李某交待因观看警匪片受刺激后将空包裹盒子用红色笔迹标有“爆炸物品”字样后放置在了现场。2016年2月27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某村发生一起盗窃牲畜案,价值8000元。接警后,带犬民警携警犬“旦旦”赶赴现场,协助侦技人员开展现场勘查。通过现场勘查,带犬民警以中心现场发现的嫌疑人足迹气味为嗅源指挥警犬进行追踪,警犬追踪到距离案发现场北侧2公里后,在一处居民住所处发现嫌疑人足迹,并在此住处找到了被盗的牛。
三、与视频侦查技术相结合
近年来,新疆各级刑侦部门在实践中将警犬技术与视频侦查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最终破案提供有力支持。2016年11月3日,新疆伊犁州伊宁市附近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接警后,带犬民警用警犬“狻猊”进行追踪,警犬追出约1公里,在一处柏油路边断线。侦查员沿柏油路调取多处监控录像,最终于当天11时20分锁定犯罪嫌疑人何某,案件在短短4个小时内被成功告破。2016年10月14日,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一商店被盗,财物总价值1万余元。接报后,带犬民警携警犬“安妮”进行追踪,警犬感受嗅源后沿现场门前路面向东追去,追踪至距案发现场东侧约200米处的一宾馆时,警犬“安妮”在宾馆门前停止不前。后经该局图侦大队侦查员调取宾馆监控,查取相关住宿记录,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吾某。2016年9月17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某村村民马某停放在信用社门口的摩托车被盗。接报后,带犬民警携警犬“大卫”赶赴现场开展追踪作业,警犬感受嗅源后,向现场西北方向追踪约200米后,转向北追踪300米进入一主干道后断线。侦查员根据警犬追踪路线,调取沿途监控发现当日12时许有一名男子将被盗的摩托车推走。后侦查员据此将犯罪嫌疑人阿某成功抓获。
四、与DNA技术密切配合
2016年1月26日,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犯罪嫌疑人杨某交待其伙同常某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受害人郑某某勒死后将尸体运至巩留县塔依吐汗村巩乃斯河边,将死者双腿用刀截肢后用毛毯床单裹尸抛入河内。因犯罪嫌疑人是夜间对尸体进行截肢,并抛入河中,犯罪嫌疑人对截肢抛尸的具体位置说不清楚。1月28日,在指认现场的过程中,巩留县公安局带犬民警携警犬“莲夹美”对犯罪嫌疑人交代抛尸现场周围进行物证搜索作业,警犬搜索10分钟左右后,在一洼地草丛处作出示警反应,带犬民警上前查看发现洼地草丛内有血迹。经DNA检验,确定为死者血迹,警犬技术的作业结果得到了DNA检验的有力支撑,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截肢抛尸地点。2016年6月7日,哈密市辖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带犬民警携警犬前往该案第一杀人现场进行物证搜索。警犬“壹壹”在对某市场大门周边进行搜索作业过程中,在中心现场南侧约50米处的树林带发现带血迹石头一块,并作出示警反应。经DNA检验,发现血迹为死者所留,确定该石块为此案作案工具。在对抛尸现场执行搜索作案工具任务时,血迹搜索犬“壹壹”、追踪犬“虎妞”、“伊龙”在同一地点示警。带犬民警根据3头警犬的作业表现,确定该处为作案工具埋藏位置,并在该处挖出了犯罪嫌疑人掩埋在此的作案工具锯子、扳手及灭火器。经DNA检验,验证了警犬的搜索结论。2016年5月11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带犬民警携警犬“雅斯龙”在现场勘查时,警犬在距离现场西侧约120米处的木材堆有示警反应,带犬民警查看发现一带有血迹的菜刀和衣物。后经DNA检验,确认该菜刀上的血迹为受害人的血迹,为本案嫌疑人作案使用工具,警犬技术与DNA技术结合为侦破此案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魏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830000;白剑勇、张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830000)
(本文照片由李力提供)
(编辑:颜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