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2017-06-30张娟娟
张娟娟
(宁夏育才中学)
摘 要:教学评价一直都是教育中比较棘手和重要的问题,教学评价不管是批评还是鼓励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学生做得好如果表扬不好可能会让他产生骄傲的情绪,对较落后的学生来说批评和鼓励太过了又容易让他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评价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体现着教师的教育素质,例如与学生沟通的素质。探究过程中要分析当前阻碍课堂教学目标、进程、资源生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即时评价来促进课堂生成的相关建议:准确把握学生的状态,即时评价方式合理化,即时评价语言层次化,即时评价角度多样化。
关键词:英语课堂;即时评价;生成
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高考成绩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关注。英语也不会像语文一样在生活中能够时时用到,也无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英语是一门要学生自己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的学科,所以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让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
一、教学评价目前所处的发展状态
评价方式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尊重差异性和加强情感性上。每个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同,对同一个评语的反应不同,一般情况下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会更加自卑和敏感,教师在对他们的成绩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不能违背客观事实地评价说他的成绩让人满意,非常棒,也不能说成绩不好还要继续努力,比较适合的话就是“你的语法有进步哦,但是单词词汇量方面还有待改进,老师很高兴看到你的改变,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加油”这一些类似的,既有鼓励,又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既不失去信心,还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儿。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优秀生与后进生,男生与女生、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等不同群体各自的特点。吴康宁教授认为,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内容和方式上都带有主观偏向或倾向性,而即时的口头评价要避免过强的主观倾向。首先,对知识性的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答案做出针对性的评价,正确与错误的点都需要指出来,不要笼统地强调对或错。尽量避免使用固定的、简单肯定或否定等低效的即时评价语,如OK,Right,No等。其次,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评价内容需要有情感态度的支撑。有效的即时评价体现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新教师的及时评价语言不仅要精确,而且要有感染力。学生发言出错,教师立刻打断、点名批评、与优秀学生作比较或者选择直接忽视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境况与临场的回答或反应提供适当的即时评语,才能有效满足其学习成就感和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恰当的即时评价方式,扬长避短,达到理想的生成效果。
二、注重评价语言的层次感
所谓评价语言的层次化,既包括纵向上的程度层次化,也包括横向上的内容层次化。层次化能避免评价语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现象,亦能避免评价语低效的状况,评语低效指的就是教师为了应付差事给各个学生的评语都一样,一些没有意义的鼓励的话和毫无针对性的提点,这种情况都应该避免,评语应该是高效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和受到关注并且让学生知道自己具体哪里需要改进,这才是激发生成性课堂的有效路径。课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即时评价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评价语。可以总体表扬一个学生,也可以表扬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得很好,让他下次继续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表扬可以笼统不具体,但是如果是对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则一定要具体。
三、用预设“谋”得“巧乘东风”
教学的动态生成所带来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对课堂及时评价提出了很高的艺术要求。毕竟不是每个老师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在语言沟通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能够一定言辞达意让学生明白。如果教师不在课堂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比如,沟通的艺术、讲话的技巧,准备不到位可能会造成与原定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例如,如果想要有针对性地鼓励某一个学生,可以找一个这个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比较擅长的问题进行着重表扬。
四、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如果说课前评价语言的预约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课中经历师生互动生成的评价语言将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很多教师为了敷衍塞责完成任务就在学生的成绩单上留下千篇一律的评语,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教师是在总结这一个学期的自己。在教师不真诚、不重视成绩单的情况下,学生也不会认真看评价,那么评价也就没有用了。在即时评价时,教师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真诚面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于这份即时评价的态度。在评价中明确表现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的让学生再接再厉,不满意的就让学生努力改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統研究: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视点[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燕.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