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亮出小镇“特色美”

2017-06-30

走向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城镇山东城镇化

2016-12-13 文/本刊编辑部 走向世界杂志

未来,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力量,将为山东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遵循着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的原则,发展小镇特色产业,亮出小镇特色,让小镇的特色元素为其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核心力量,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竞争力和生命力,小镇的前景将愈发美不胜收。

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山东有7个小镇入围,分布于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泰安、淄博、临沂各地的小镇各自凭借其“特色美”脱颖而出,名单一经出炉,“特色小镇”便迅速成为各方关注的“热词”,这些小镇“特”在哪里,山东的小镇发展有哪些优势,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小镇之“特”响当当

翻开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录,山东入围的小镇各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千镇一面”、唱“空城计”,成为地方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住建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曾表示,培育特色小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要放在诸要素的首位,突出特色,以特兴城。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发挥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小城镇的最大特色,要通过挖掘小城镇的特色和长处,促进小城镇做精、做专、做强。

特色小镇关键是既“特”又“小”。这方面,山东的特色小镇可谓各显神通。“空港小镇”、“陶瓷风情小镇”、“葡萄酒特色小镇”、“多彩毛呢小镇”……每一个小镇在各自的领域都在全国首屈一指,青岛李哥庄镇被誉为“中国制帽之乡”,凉帽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被誉为“全国陶瓷名镇”的淄博昆仑镇引领着国内传统日用瓷生产向陶瓷新材料转型;泰安市西张庄镇打造的“多彩毛呢小镇”在2015年成为全国毛呢产量最大的城镇……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小镇,都依据自身优势,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而这正是“特色小镇”政策所提倡的核心要素。

特色小镇离不开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其建设不是要花几十亿打造一个旅游胜地,而根本在于激发小镇的经济活力,让小镇走上一条产业聚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小而美,特而强,聚而合,亮出自己“独一份”的小鎮魅力,才是特色小镇的初心。

山东小镇更务实

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布极大地拉动了各地特色小镇发展的积极性。浙江、山东、江苏等地入围名单数量最多。相比于其他省,山东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这次入围的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围绕镇上原有的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强“微笑曲线”两端,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山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杨建武介绍到,山东特色小镇的创建,更加注重实体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其每一个特色小镇的背后,都有一个日趋成熟的产业作为支撑。突出产业特色的做法增强了村镇的经济实力,由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辐射,让山东的特色小镇发展扎下坚实的产业基础。用实力拉动城镇化发展、当地就业、居民生活改善升级、整合旅游文化资源等一系列发展,才能真正让“特色小镇”成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除了本次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的7个镇外,山东各地的特色小镇都在积极探寻着立足本身的发展之道。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依靠自身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厨房设备的集散地的特色,建设形成了集钢材批发、厨具配件、不锈钢设备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厨房设备产业集群,努力拓展着从无名小镇到“中国厨都”的蜕变之路。其建设的中国厨都现代科技产业园集厨具展示、销售、技术研发中心、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由厨具产业牵头的实体经济,将在未来小镇发展中有效拉动现代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从2016年起,山东将统筹省级城镇化建设等资金,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其建设涵盖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同时鼓励省级城镇化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加大对特色小镇创建的投入力度,支持各镇特色产业、人才建设等项目。到2020年,山东将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引领新型城镇化

目前,全国各地都纷纷将“特色小镇”看作引领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时代背景下,小城镇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随着村镇居民收入提高,这部分群体对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大需求,尤其是其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与城市居民已无太大差别,因而亟须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环境。同时,小镇发展模式能为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极佳机遇,随着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过去许多偏僻的乡镇一跃成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可开发的特色点很好发掘。这一系列需求与机遇为 “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引领新型城镇化,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小镇养老等各个方面,为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带来大变化,“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未来可期。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一个地区的带动是不可忽视的。青岛李哥庄镇在发展“中国制帽之乡”特色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空港小镇”的发展。由于李哥庄镇距胶东国际机场较近,全域纳入临空经济区,在拥有区位、交通、产业、生态等得天独厚优势的情况下,配合特色小镇发展,李哥庄镇打造了独特的城镇功能品质。本着“空港风情+本地风俗”的原则,将联谊大街西延至沽河大堤,接入航空大道,贯通全镇东西大动脉;借济青高速公路扩建,计划新建济青高速跨大沽河辅桥,打通镇北与大沽河西岸临空经济区的联系,通过引进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和初中、青岛航空学校,建设二级综合医院,提升了整个城镇的服务功能,成功用小镇推进了当地城乡统筹发展。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港城一体的发展道路。

未来,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力量,将为山东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遵循着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的原则,发展小镇特色产业,亮出小镇特色,让小镇的特色元素为其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核心力量,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竞争力和生命力,小镇的前景将愈发美不胜收。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城镇山东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我和我的家乡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山东老家规 (中)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