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家策划】借道京津冀“盛会”

2017-06-30

走向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盛会德州开发区

2017-06-15 走向世界杂志

近两年的德州,重大活动频繁上演,海内外嘉宾云集。中国·德州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首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中国山东第九届海洽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先后成功举办,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德州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一重大主题。在这一场场京津冀“盛会”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身影频现。面对协同发展机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借机而为?

引资的“借势”之道

一个区域的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本作为支撑。作为德州服务企业的综合金融平台,资本交易大会已经成为拉动全社会投资的重要引擎,也叫响了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金字招牌。

自2011年起,德州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资本交易大会,自第四届起,大会成功晋级“国字号”。曾多次参会的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评价说,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已经成为德州的一张名片。中共德州市委书记陈勇也深有感触,“资本交易大会是德州对外开放的特色品牌。”

这样的表述是有依据的。据不完全统计,前五届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共签约项目1028个,累计到位资金近千亿元。通过资本交易大会这一纽带,有570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德州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0多家机构到德州开展业务,60多家机构在德州设立了分支机构。

从融入首都经济圈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多届德州资本交易大会的主题始终围绕京津冀做文章。特别是去年召开的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更是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展开,实现了与北京金融局、天津金融局、首都金融服务商会等京津冀金融领域的首次对接。

在这场融入京津冀的“盛宴”中,30个政府融资项目、PPP项目和企业重大融资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基金项目、宝雅新能源汽车融资项目2个项目参加签约,总投资40亿元。开发区签约项目虽居少数,但却是协同发展的重点。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德州市出台专门的产业培植政策,扶持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已有宝雅、凯旺、奇瑞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近20家,与新能源汽车关联企业达42家,总产值80亿元,德州正逐步由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向“产业城”蜕变。

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便是开发区“借势”而为的一个领域。2015年底,德州市人民政府、北汽集团和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4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开发区,目标定位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小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山东凯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PT——高效电驱动动力系统”,能使电机运行转速最高达到6000转,是国内唯一掌握这种核心技术的企业。日前,公司还取得了工信部认证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资质,与东风汽车合作开发的第一款新能源专用车已经成功下线。

多年来,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正在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而这仅仅是开发区借助资本交易大会发展产业的一个开始。

引技的“借力”之道

乘坐高铁来德州,用了一个多小时;谈成3个项目合作意向,用了不到3个小时。参加中国·德州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的北京启赋创业投资中心高级投资经理张兵很感慨,“德州属于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因此,德州举办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当之無愧。”

“企业有技术需求,但找不到重量级的科研团队;科研院所亟须技术转化,但找不到适合技术落地的配套企业。”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局长任涛说,为破解这一难题,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应运而生。

首届大会成果也佐证了这一论断:签约336个项目,280家企业与310家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达成合作意向339项。在科技成果拍卖会上,38家企业成功竞得48项科技成果。

“京津冀地区大院大所众多,这一地区的科研技术需要向周边城市输出,周边城市也要利用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德州市科技局局长张慧君说。德州的企业对技术成果转化有多么渴求?德州曾做过一个梳理:围绕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0大优势特色产业、29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摸排出企业创新需求1794项。

从这一层面讲,作为德州产业发展的前沿,开发区对于技术成果转化的需求更甚。在这次大会中,开发区管委会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建德州技术转移中心。吸引浙江大学落户的是开发区优越的环境和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而浙大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也将对开发区科技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开发区的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是领导对科技工作、成果转化比较重视,再一个是产业基础比较好,门类齐全,与我们的合作会事半功倍。”浙江大学山东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翁悦军说。

为切实发挥好平台载体作用,开发区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梳理挖掘企业需求,并形成企业需求库。在此基础上,加大与京津冀鲁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对接合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对接合作。英凯模与河北科技大学共建金属丝组织结构分析应用项目成功签约。“我们利用河北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一些问题,让企业在高端产品上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能够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汪殿龙说。

搭建产业与技术对接的平台,不仅使开发区的企业打造核心技术有了可能,也让大量人才、信息、资金蜂拥而至,为“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添砖加瓦。

引才的“借智”之道

去年10月,在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一届盛会中,来自开发区海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意大利专家克里斯汀·帕里亚拉和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辉分别获得“齐鲁友谊奖”和“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均为两个奖项中德州唯一获奖专家。

克里斯汀·帕里亚拉是业内知名的预制构件成型设备专家,在建筑工业化装备领域颇有建树。他带领海天公司团队研发的多条大型混凝土预制流水线每年带动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克里斯汀·帕里亚拉并非开发区获得“齐鲁友谊奖”的第一人,但他和其他外籍专家一样,在开发区发展的道路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先抓人才”已经成为开发区的共识,人才工作在开发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近3年,开发区共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

有人才,便能产生技术的转化。在“创业齐鲁·创启未来”海内外创业创新项目路演现场,参加路演的12个项目中,6个项目获投资人青睐,共达成意向4400万元。其中,开发区的“医用大输液智能检测机器人”路演项目获得英诺天使基金等三家投资机构青睐,达成意向投资1400万元。该项目现已与德州当地的机械加工企业进行了良性互动,设备三代样机已于去年7月下线,将打破德国和意大利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海洽会上,开发区共提交需求项目141项,达成意向对接75项。其中,达成人才技术合作意向74项。开发区管委会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航空工程博士瑞恩兰德和陈春梅夫妇,就高铁列车外壳项目技术、军用无人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达成合作意向,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立军博士就VR虚拟现实设备研发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恒就“智慧农牧”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过去,由于缺少平台支撑、载体承接,致使引来人才也用不上。如今,日渐完备的高端区域性综合平台的多点开花,让开发区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强化了“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理念,让创新创业的梦想在这片热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文图片由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文/牟宗玮 编辑/栾小惠endprint

猜你喜欢

盛会德州开发区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美好的盛会韦小洁词
【大照片】上帝视角看德州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极致奢华的珠宝盛会
亚太雕塑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