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设计
2017-06-30贺丽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医疗养老服务环境的现状,对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进行概念的界定,提出医养结合为导向的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必要性,并从适应生理、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得出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中空间、道路、绿化、小品和水景等细部构造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医养理念;无障碍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3-0124-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6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environ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cept of medical care,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From the view of adapting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spirit The need to draw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re under the open space, roads, green, sketches and water features and other details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Key words:medical concept;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design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医疗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一方面,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对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逐渐强烈。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心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各类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的患者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偏瘫及卧床不起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因此,为使老年人获得一个安心、舒适的晚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的方式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养老机构临近医院设置,另一类是医院在养老机构内设立门诊部。这两种方式便于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1-3],但是对老年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恢复日常生活的活动力和维持身体机能才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关键,因而治疗重点应转向专业护理、康复训练和生活疗法。
基于上述认知,需要加大医疗机构对养老设施的医疗支持,还需建立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空间环境。
1 医养理念下无障碍环境相关概念
1.1 医养理念的定义
医养理念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医”包括健康体检、治疗、养护、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精神慰藉、生活日常看护、文艺体育活动等服务。医疗、养老、养生、康复等合为一体,把医疗和养老机制相结合,相互协调动态转变,形成全新的医养一体化系统。
1.2 无障碍环境的定义
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在公共空间活动中,为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创建一个畅通便利的空间。广义上讲,即指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包括弱势群体和健全人)的共用空间。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是满足患者复杂需要和综合检查治疗的要求,缩短了流线,增加了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紧密度。
2 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划分可以看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基础的。在与养空间的无障碍环境设计中,要根据所需人群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受到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对于肢体障碍者,设计中地面要防滑,台阶和坡道要平整舒缓,根据需要设置扶手。针对视觉障碍者,可以通过该颜色与背景色的对比来辨认,或者设计清晰明朗的盲道等。
2.2 舒适性原则
人感知世界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知觉来获得的,在经过大脑的存储、组织和重构,形成对环境的整体认知。在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缺陷而引起的障碍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了体现医养理念,无障碍景观环境设计一定要让使用者感到舒适。例如,充分调动相应的感觉补偿,利用有设计感的导识牌引导方向,环保舒适的材质区分空间,增加色彩的对比度达到易识别性,利用声音感知动态等,刺激人残障人健全的感觉器官,增强对环境的可感知性。
2.3 便利性原則
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空间,必须充分考虑空间的划分、设施的尺度、植物搭配的丰富,并和这些元素进行有效的互动。不同老年人(残障人)群对此要求是不同的,因而无障碍设计既要保障行动不便的人顺利进入和使用,同时也要针对视觉、听觉障碍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环境设施既要满足他们的身体尺度和行为特点,又要方便他们的康复训练,还要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程度,提高他们的自尊和独立性。
2.4 开放性原则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除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外,更高一级就是精神需求了。医养理念的无障碍景观设计满足了安全基本要求,还要考虑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不同老年人(残障人)实际上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他们也希望通过交往证实自身的价值,满足他们对精神的、心理的、信息的需求。因此,无障碍景观环境需要设计成开放性的空间,可有助于消除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感、恐惧感以及消极心理,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2.5 艺术性原则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化的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在遍地都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现代城市建筑中,体现在医养理念的无障碍设计就是要把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完美的结合。让老年人(残障人)在视觉、嗅觉、听觉都能感受到艺术美。例如,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与植物产生光影效果,也可以设计一些艺术性园林建筑小品、雕塑,增加空间的趣味性等。
3 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细部构造设计
3.1 空间划分
老年人(残障人)的行为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空间的组合形式要按照他们的行为特点和习惯来设计。在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景观环境设计中首先要保证空间的私密性,老年人(残障人)其实也不例外,在私密性空间的营造中可以通过利用有形的物体和心理提示物来体现。比如有形物体上可适当使用艺术景墙和绿篱采用合理的尺寸围合一块舒适自然的私密性空间,也可利用乔木冠层的形状、枝叶的生长密度,设计成垂直空间、覆盖空间和封闭空间等私密空间。心理提示物上可使用大树、地表平面高度差、雕塑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就可成了一种心理暗示。
其次要开发新的空间,拓展实用性,使空间得以延续性,增加情趣。在传统景观设计中,为保证空间的私密性大多采用墙体等封闭性的方式进行空间围合,这样的空间里给人带来私密安全同时,也会使人感到封闭局限。因此在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设计中可以将围合方式改为半围合式或开放式,将空间延伸,形成室内外流动的空间。这样可以增加老年人(残障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使被束缚的空间能够很好的延续,将无限的意境赋予在有限的空间中[4-7]。
3.2 道路铺装和色彩设计
铺装的材料、图案、色彩、构成形式、质感与老年人(残障人)接触密切,可以形成直接的感官体验。在铺装材料上要满足特殊群体的需要,如老年人应选择材质安全系数高,环保健康,简洁大方,不华丽的材料。合理的选材可以使他们的精神处于自然的状态,放松身心,保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首先,材料种类繁多,特性又不一样,在材料质感的选择与组合时,可根据需要设计,例如,橡胶高分子材料,它颜色多,弹性大,柔韧性较好,走在上面感觉舒适。而木材铺装,亲切自然,吸声性能和防滑较好,满足亲近自然的心理。
其次,色彩不仅影响人的视觉感官,还对人的内分泌机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所以色彩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设计不同的色彩,例如:医疗区域是相较而言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是较为严肃的地方。道路铺装图案应该规整,色彩应该采用安静温和,避免强烈的刺激性或者明度对比过高的颜色,减少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有利于睡眠和休息。娱乐区域可以采用相对活泼生动的颜色,适当缓解疗养过程中的烦闷情绪,尽量不要大面积使用同一种颜色,以防止产生眩晕和视觉疲劳。
3.3 植物绿化设计
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景观设计坚持以绿色为主色调,在总体设计上尽量使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环境有反差,可以使老年人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琐事和减轻疾病的困扰。在植物的选择上,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特点,避免种植根茎容易露出地面的植物和带刺类植物,以防止磕绊或刺伤到老年人(残障人),成为交通的障碍物。此外,要注意选择种植无花絮、无刺激性的植物,防止刺激到老年人(残障人)的呼吸道类疾病。不种植容易招引蚊虫的植物,适当种植一些驱虫植物,可阻断某些疾病的传播。
在植物的空间分布上,因地制宜,采取孤植、列植、片植、群植、坛植等多种方式,道路两旁可以种植一些乔木,既可以遮挡夏日的阳光,又可以使植物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考虑到有些老年人行动不便,可以设计一些低矮类植物,便于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触摸和参与园艺活动,感受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平和宁静。在植物的种植色彩上,以绿色植物为主,点缀一些季节性花卉,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3.4 小品设施与水景设计
小品在医养理念的无障碍景观设计中应符合老年人(残障人)心理和生理行为特征,主要起到休息、装饰、方便的作用。首先,要照顾到他们视力和记忆力不断减退的特征,小品设计要放置在道路的主要节点上,起到增加道路辨识度的作用,防止迷路[8]。其次,要考虑到他们走路锻炼需要及时休息,道路两旁小品可以采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设计成辅助座椅类造型。同时针对老年人渴望交流的心理特征,部分座椅类小品设计成半围合式或者围合式,可以产生亲切的交流距离。再次,按照老年人的生活情趣设计。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老年人喜欢无障碍健身区、棋艺区、戏曲弹唱区,丰富他们的生活。
水是生命之源,是老年人(残障人)亲近自然的重要媒介。医养空间中水景的设计可利用滴答声和流动声丰富景观空间达到水和他们的有效互动,同时为方便他们亲近水体,在尺寸上要适当降低,并做成生态水池养殖观赏鱼类和水生花卉,增加水景的亲和力[9]。
4 结论
为了给老年人(残障人)的户外空间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自然的生活,在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景观的艺术性、环境的易识别性、园林小品的多功能性,植物选择的多样性与空间分布、老年人与景观环境的互动等,都是我们研究无障碍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
从宏观角度来看,医养理念下的无障碍景观环境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包括弱势群体和健全人)的共用空间。它要求医养空间的各个方面都是系统化的设计,是一个集功能合理、绿色环保、艺术感强的综合设计,它不仅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延展,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孙皓.基于治疗阶段的康复医疗设施的设计理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56-62.
[2]聂振斌.浅谈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2-5.
[3]黄群.无障碍通用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10.
[4]刘连新.城镇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2014.15-20.
[5]鲍诗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3-25.
[6]谭清萍.海南省疗养康复空间景观设计[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5.33-78.
[7]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6-27.
[8]李砚祖.医养理念[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55-56.
[9]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1-13.
收稿日期:2017-05-01
作者簡介:贺丽(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