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7-06-30王宇王庆才

解放军生活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阳军装当兵

王宇+王庆才

一只鸟儿飞过,清亮的鸣叫打破了乌苏里江黎明的寂静。晨跑到江边的王义龙不禁回忆起小时候父亲王启文穿着军装的样子。如果不是那次因公负伤,父亲还能在边境一线执勤,也许两个人还真的能在一片辖区工作?他在心里默默地问道。可是江面静谧无声,没人回答他……

父亲节临近,按照排班,父亲节当天王义龙要在单位备勤,不能陪老爸一起过节了,想来,曾经在相同战线奋斗过的父亲,应该能理解吧。扎根边防建功立业,用最好的成绩回馈父亲,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孝顺。

王启文今年58岁,曾在双鸭山边防支队饶河边防大队新阳边防派出所服役,1998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导致伤残,退出现役,腿部至今不能回弯。这个1979年入伍的老兵对边防的忠诚让人心生敬畏。2005年,他毅然把家中的独子王义龙送去当兵。巧合的是,如今已是上士的王义龙在父亲曾任职过的单位担任责任区民警,他所管辖的片区正是父亲王启文当年所负责的片区。

“有一次我走访,那位老大爷一直盯着我看,看了半天犹豫地问:‘你是不是王義龙的儿子啊?看你这么眼熟呢!你看,这是你爸当民警时给我的,你们爷俩还真像。说着,他还从老户口本里拿出夹着的我爸当年的警民联系卡给我看。”王义龙说起这件事时,一边说,一边乐,看得出,他的眼里满是自豪。“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和我爸,会在同一片战场上战斗。”

如今,穿上军装的王义龙似乎明白了父亲,也读懂了军人。有一种孤独,需要他们忍受,有一种职责,需要一代代坚守。1998年,王义龙还不太知道父亲的因公伤残是什么意思。而今天,他却已经像父亲一样穿上了军装,来到新阳边防派出所,成为守卫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虽然军人职业太过艰辛与危险,但是,在王义龙看来,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父亲对职业的热爱与眷恋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他,军队的训练与生活让他对部队产生了很深的情愫。“子承父业是我的使命,当兵入伍是我的夙愿,虽然很多亲人不愿意我再走这条路,但是我觉得必须接过父亲的岗,替他继续守边防。”王义龙说,当他真正成为一名军人后,才体会到父亲当年在岗位上是多么敬业。

穿上军装,在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继续守护一方。一身军装,一生坚守。这是父子两代军人的无声约定。

“没有什么路比当兵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校更能培养造就人。”王义龙用这一句话表达自己从军12载的收获。

他们不只是父子,还是血脉相承的革命战友。王义龙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让父亲的边防梦延续。

父子两代,同一个基层边防派出所当兵。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传承。他们父子已然成为了乌苏里江畔一座牢固的界碑,静静地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猜你喜欢

新阳军装当兵
“一轮新阳”暖民心
当兵为了啥
兵爸爸的嘱咐
当兵爱寂寞
相敬如宾
技研新阳:谁决定了企业文化
儿歌喜乐地等
飞的翅膀
无形的军装
绿色军装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