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母下水,C919起飞,为什么依旧堵不上“键盘侠”的嘴?

2017-06-30陈光

音乐周刊 2017年1期

陈光

4月27日,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号(未正式定名)下水,5月5日,第一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两件本该举国沸腾的大事件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且声势愈演愈烈。

1

航母和客机,一为军用、一为民用,相距甚远,但在某些“知识分子”眼里,却是无差别的吐槽对象。

001A号的“槽点”主要有二:一是采用常规动力系统(蒸汽轮机),而非核动力;二是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而非弹射起步技术。

这艘国产航母下水的同时,美国海军也发布消息,公布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大的航母CVN-78“福特”号,舆论将两者进行对比,随即催生了“差距这么大,有什么意义”等类似的评论。

航母属于国家和军事层面,相关言论明白得适可而止。而到了客机这一民用层面,吐槽声则一浪高过一浪。

5月5日,C919平稳落地,键盘侠们随即“起飞”,最主要的嘲讽在于:这架飞机许多部件都是进口货,中国人只是造了一个壳子。

相关言论越传越广,以至于C919制造商——中国商飞不得不官方出面回应:有人说C919中国主要是造了个壳子,这是一种误解。总体集成正是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集成技术的突破正是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巨大进步。

实际上,关于C919的“争议”由来已久。自2006年立项之后,便不断有消息“披露”:飞机的发动机、航电核心处理系统以及部分材料依靠进口,比例约为20%,有人据此评论称“这样的飞机凭什么说是中国制造”?

按照国际标准,判断一架飞机是本国制造还是组装,关键有三点,一是整机的产权归属,二是研制整机的核心团队构成,三是整机研制的关键环节由谁掌控,对于C919而言,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中国。

大型客机的外壳和系统集成本身就是极为关键的技术。科技强大如日本,这么多年努力发展大型飞机,也未能取得重大的商业突破。

而在C919上,中国做的远不止外壳,其各个子系统的总体结构均由国人设计完成,在这些系统的框架下选择国外供应商的产品。

除此之外,C919的研制中还有多项重大科技突破,比如超临界机翼、新材料应用等。单是超临界机翼的设计,就绘制了2000多份图纸,才确定最终方案,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耗,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减阻8%左右。

飞机不是模型,某些键盘侠压根不明白建造一架大型客机所需要的配套工业,以及这套工业能够牵引、带动的庞大产业链条。

即使是波音、空客,也不可能生产所有零件,全球采购本身就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而把所有部件整合到一起,才是最关键的技术。波音有超过60%的部件来自其他供应商,空客则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家供应商。

至于批评者们紧抓不放的“发动机”,有业内人士回应称:民用科技不像军用飞机那样必须不求人,利用成熟的技术既可以提升研发速度、博采众长,也可以控制成本。

对此,我们认为有两个例子可做对比:一是苹果的优势之一便在于其强大的全球供应链,这也是“果粉”们津津乐道之处;二是如果非要论“核心知识产权”,在原子弹这件事上,中国也没有知识产权可言。

这些争议和讨论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另有一种言论则令人无法接受。2017年初传出C919即将首飞之后,便涌现出了一堆标题——“国产大飞机首飞在望,你敢坐吗?”

“你敢坐吗”是一个很弱智的提问,华商君的印象里,上一次看见类似的问题是在2008年。

是年3月,首列国产动车“唐车”下线测试时,也出现了一堆“你是否敢坐”的疑问。现在,某些提问者离开高铁恐怕都出不了远门。

2

信息产业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令信息获取越来越简单,足不出户便可通晓天下事,由此培育出了一批有文化的人。

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方方面面被拿来和世界最顶尖者做比较,比如和美国比航母,和德国比汽车,和法国比服装,和澳大利亚比生活环境……随即被一一吊打,国民生活水深火热。

根源上讲,这是一种“大国心态”,是凡事习惯争第一的好事,但回到现实层面,某些国人的心态有点操之过急。

统计学里有环比和同比的概念,但上述的比较中,却很少纳入时间线这一关键因素。如果说别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那我们就是站在满清的坑里往上爬。

以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为例。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普通家庭大多有熨斗和缝纫机,装着暖气片、自来水管道、煤气炉和抽水马桶,稍微富裕点的家庭就安装有电话机。

福特刚开始产车的时候,一台汽车售价600美元,其工厂蓝领的工资则是5美元每天,这意味着普通工人120天的薪水就可以买一辆福特汽车。1931年,美国人便建成了高381米的帝国大厦,同一时期,东京在1928年便开通了地铁。

往后推30年,1958年底,中国在“以钢为纲”的口号中全民炼钢,这可以视为大规模工业的初步“尝试”。

这次失败的尝试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民用制造业才逐渐抬头,发展至今满打满算30多年。

一种观念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这种起步的差距可以在短时间被迅速缩短。但问题在于:经济一体化只是某种程度的融合与共享,在工业、制造业高尖端领域,中国长期面临禁令与封锁,这样的封锁至今存在。

面临封锁,中国不断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开始一次又一次“打脸行动”。

1993年,美国张罗国际空间站(ISS),找了一帮伙伴和“小弟”加入其中,南非、荷兰、马来西亚等一一在列,但中国一直被挡在ISS之外。美国国会甚至专门设立法案,出于“国家安全原因,禁止美国与中国的航空计划有任何接触”。

这样的大背景和一穷二白的航天经验下,中国却突破重重封锁,不仅神州系列延续至了11号,天舟一号还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创造了自己的空间站,引得过去的“站队者”们纷纷回头寻求合作。

美国竖立高墙,欧洲则偷偷给门上锁。

1999年,欧洲提出“伽利略系统”卫星计划以对抗美国的GPS,该项目表面上邀请中国加入,期间却不断提出种种不公平条款,无异于让中国主动退出。

但遭遇排挤没多久,中国便在2003年建成了北斗卫星系统。2010年,北斗系统根据规则抢占了伽利略的预定频段,欧洲诸国只能同中国谈判以求能够共同使用频段。如今,中国军队已经广泛使用“北斗”系统,预计到2020年,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将达35颗,真正实现全球定位。

类似的“打脸”和反超正持续上演:2009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称“直到2020年,中国也不可能拥有一架五代战斗机”,结果2011年,中国拿出了自己的歼20;著名作家保罗·索鲁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青藏铁路立项时,国外专家也纷纷认为这项工程是痴人说梦,但2006年,青藏铁路便实现全线通车,1956公里的天路横穿世界屋脊,施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例因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常见病而死亡的事故。

紧接着,从高铁到航母到C919,中国的“国之重器”持续推陈出新,几代人的艰辛和血汗不断变现成为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果。

3

上述案例都属于国家层面,在普通民众更为熟悉的民用与企业级领域,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同样展现了令人咋舌的发展速度。

上世纪90年代,常规家用电器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奢侈品;十几年前,以电视机、电冰箱为首的白电产业中,进口和国产品牌之间泾渭分明;几年前,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榜单中,国产品牌毫无竞争力……而现如今,舆论对于中国品牌在各大国际榜单中位居前列已经习以为常。

这样的背景下,关于“中国制造”的争论声却越来越大,其关键点在于“核心技术”与“中国制造的质量”。

这两点上,我们曾总结过两点规律与现象:

一方面是中国企业于多个行业内崛起,另一面则是国人疯狂去日韩抢购电饭锅甚至马桶,服装行业内,后进入的泛时尚类国际品牌异军突起,国内成名已久的品牌则纷纷落寞。

不同的行业境遇间,实际有一条较为简单的规律:在绝大多数强敌环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国品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在國际品牌姗姗来迟的行业,很多中国品牌被冲击得溃不成军——奶粉、马桶、电饭锅、服装,这些行业的中国品牌大多是温室中平稳发展,未曾接受过太大的国际级挑战。

被“封锁”和竞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非常重要。IT产业流传一则“谣言”,称微软在中国发展初期,盗版系统和软件横行的背后,有微软本身的“推波助澜”。而在微软、英特尔、AMD等企业大规模发展期间,其低价换取巨大市场的策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舒服”环境下,中国系统和芯片研发产业始终停留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阶段,鲜有企业真正愿意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产业也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而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中国企业非常擅于追赶甚至是落后反超。从早年政府与外资合资企业,到当下流行的民企与外企合资企业,都展现出了同样的规律:中国公司极端擅长从合资企业中获益,将合资企业中最好的东西(技术、管理、供应链)学走。

在竞争中学取知识,榨干“伙伴”然后做得比对方更好,这一点不仅见于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电子产品等新领域则更为明显。

中国的这类产业拥有极强的从“山寨”起步,到通过微创新与持续创新实现反超的能力。他们能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好的产品,以及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另一点争议、“中国制造”的质量上,也存在一个误区:因为中国制造是便宜、廉价的代名词,所以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业只能生产便宜、劣质的产品,没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

但事实是,在非常多的产业内,中国企业已经有能力制造非常高质量的产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区,实际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所决定的:美国消费者希望20美元买到一款产品,那代工厂就得具备做到10美元的能力。

所谓1分价钱1分货,“中国生产劣质产品是消费者想要便宜产品和美国公司试图让成本降低几百万美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是甲骨文前副总裁对于“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问题的解答。

4

伴随着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经济强势等诸多因素,有观念认为中国制造业正步入险境,但实际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进化”速度并未放缓,而是以消费者看不见、但国际利益方愈发恐惧的形式进行。

2016年,圆珠笔笔头上的“圆珠”曾刷屏财经圈:中国第一次研发出“圆珠”,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研发圆珠笔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生产工艺有20多道工序,加工精度精确至微米,可谓研发投资大、需求技术高,但售价却无比低廉。

因此,其研发成功的被解读为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代表着中国企业掌握了尖端技术,但是对行业的整体帮助不大。

不过,在很多其他行业,类似研发的实际意义远远大于形式意义。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从全世界进口铝、晶片、生产涂层等材料,将这些东西制作成手机、电器等商品销往全世界,这是世界贸易中最大的推动力。

但中国似乎不想再进口了。去年,中国进口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总值,相较2015年大降15%;出口产品中使用进口原材料的比例,在过去10年里平均每年下降1.6%。

受此影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在去年大跌13%,其他经济体向中国的输出贸易也在持续萎缩。

这样的变化引发了上至特朗普、下至全球制造商的强烈不安。这些企业在低端生产领域已经完全输给了中国的竞争对手,但他们仍旧把控高端产品和高科技材料方面的优势。

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正越来越多于国内解决制造业需求,努力用国内的原材料替代进口材料,特别是在半导体和机械等利润丰厚的领域。

这份报道采访了数家中国、美国企业:广东一家生产不粘锅涂层的公司,曾经所有的原料(涂料、粘合剂)都依赖进口,但现在从本地供应商处采购的比例已经超过70%,因为“以前国内买不到,现在中国人自己就能生产”;一家生产烤盘的美国公司,过去一直使用日本和韩国的钢材,因为中国钢材的缺点太多,但是最近几年,从钢材到涂层原料,几乎都改为在中国购买。

这样的变化不仅源自企业,也来自国家意志。为了打造国内高端制造能力,中国制定了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将比例变为70%的计划。

国家为此每年投入了大量研发基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且政府承诺将为技术创新投入更多资金。出于这项政策,2016年度,中国在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进口比例同比减少了近6个百分点。

5

中国提出“制造业2025”的同时,高端制造业代表的德国也提出了“工业4.0”计划。德国企业是很多中国制造企业的老师,在类似的发展与改变路径上,中国展现出了更快的速度。

德国进入工业化阶段后,经历了漫长的“山寨和仿造”阶段,他们不断向英法美“学习”,剽窃技术、仿造产品。为此,1887年,英国专门修改《商标法》,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产品必须注明“德国制造”。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Made in Germany”都是一个带有歧视和侮辱性色彩的符号。但经过几十年发展,德国将该符号变成了全球顶尖的代名词。

“中国制造”希望也有能力达成同样的转变与成就。转变过程中势必伴随着高铁、C919等一个个重大事件与突破点。这些新突破或许无法在第一时间和世界顶尖相提并论,但正如俗话所说,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批评者们理所当然总能找到批判的点。

在掌握“别人不知道的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摆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是不少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另一点,当你知晓曾经推崇备至的某个人、或是某项技术不如想象般神奇时,有些人会拼命抹黑这个人、这项技术,以“掩饰”曾经的自己。

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