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在上海闹笑话了
2017-06-30魏峰
魏峰
6月1日,一家共享雨伞企业,在上海首批投放100把共享雨伞,一天之内全部消失。该企业表示:我们也不知道雨伞去了哪。
儿童节出现的这个奇葩,一夜间全部消失
据报道,与此前出现的共享雨伞有GPS定位系统、要下载APP、交押金、按天收费的借伞形式不同,该企业首批试投的雨伞以“三无”形式与市民见面,即不收押金、不用付费、不设密码,市民可以直接用伞。
该企业首批投放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陆家嘴附近的东泰路、花园石桥路、世纪大道、浦东南路以及外滩的中山东二路等人流较多的路段。然而,有媒体记者走访了几处投放点,一把雨伞也没见到。
该企业负责人刘开俭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批共享雨伞“消失”,并不一定说明是借用者没有归还,也有可能是被放在了其他经过的地方,“很有可能是新事物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好奇,被市民带回家研究了”。只是因为没有GPS,公司不知道在哪儿罢了。他称,一直在计划进行第二批共享雨伞的投放,投放的形式会和第一次一样。
记者问到:公司现在规模有多大?一把伞的生产成本是多少?
刘开俭:目前投放的雨伞成本约14元,现在团队的人数较少,只有5个人,但还在陆陆续续地扩充。
法晚:投放雨伞却不收押金和费用,有人会质疑你们是在炒作。
刘开俭:我们创办这家公司的初心就和别的公司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而随后记者致电另一家以移动终端为主要投放形式的共享雨伞企业后得知,由于还在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所以原本计划正式“入驻”上海的日期将延后。
雨伞到底去了哪?
除了上述的“三无”共享雨伞,下面这种共享雨伞也表演过“一天内全部消失”。
据了解,这种共享雨伞需要押金20元左右,用户推广期15天内免费试使用,15天试用期过后每超12个小时,收费1元。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5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共享雨伞的一个投放点——浦东花园石桥路银城中路路口附近,发现原本绑在人行道栏杆上的共享雨伞已经消失。随后,澎湃新闻记者几乎走遍了陆家嘴地区,仍没有发现共享雨伞的踪影。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城管中队表示,由于共享雨伞不允许绑在市政设施上,投放企业已自行整改并将这些雨伞全部收走。
“最近管理得比较严格,有人把共享雨伞弄走了,但是具体是被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弄走了,去了哪里,我也不清楚。”一名正在执勤的陆家嘴综合管理执法大队队员说,共享雨伞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按照推断,应该是24日下午就不在那了。
而这些共享雨伞的投放企业陆姓负责人则表示,目前没有收到公司把雨伞收走的消息,应该是被用户借走了。
就此,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这些共享雨伞的投放企业负责人。当记者对其提及相关情况后,该企业一名陆姓负责人表示:“不会吧?应该是全部被用户借走了。”当记者问及“这两天上海并不下雨”的时候,这名负责人说道“系统上确实显示是被借走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IT君不由得替即将出场的“国民性”捏了一大把汗。
最后为共享顶锅的一定是国民性
回到那家“三无”共享雨伞企业。
法晚记者问到:如何知道首批试投的雨伞是被市民使用,而不是被城管收走的?公司是做过反馈调查吗?
刘开俭:在首批试投之后,我们以走访的形式展开了调查,主要向投放点周围来往的市民以及附近大厦的保安人员了解具体情况。通过实地走访的调查表明,投放的雨伞确实被市民使用了,只不过在使用完之后没有及时归还到我们的投放点,但是并不排除市民把雨伞放在其他地方继续被大家共享的情况。
话,说得虽然委婉,但是实质还是对市民“国民性”进行批判。就像共享單车出现损坏、丢失时一样,舆论倾轧式指向国民性。
下面我们看一组数据(数字精确度有待考证,但大致方向很合理):
《经济观察报》列出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让市民使用小汽车出行的次数减少了55%,黑摩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
其中,北京某地铁站曾有200多辆黑摩的在这里等客,但共享单车出现后,目前黑摩的只剩下五六十辆,70%的黑摩的司机被迫改行。
因此我们看得出,共享单车推行以来率先颠覆的不是自行车店,而是街上的“黑摩的”。“黑摩的”前车之鉴,近在眼前。共享雨伞如果兴起之后,街上卖雨伞的商铺哪还能有生意?(详情可翻阅《共享雨伞街头随便挂,国民性又该被骂成狗了》)
共享雨伞究竟丢失在哪儿,不是“系统上确实显示是被借走了”一句话就能搪塞的。
另外,像这种“三无”共享雨伞,绕过社会监管直接投入市场,被城管全部没收,也并不为过。毕竟,野蛮的生长,对行业和社会资源都是一种灾害。
共享雨伞成了,是颠覆传统有功,败了是国民性有问题,可谓是一本万利。
不论如何,上海这家“三无”共享雨伞商家只花了1400块钱,就引起这么大的社会效应,这钱花得挺值当。
另外提醒上海的朋友们:今日,有雨。
而你,最好还是自备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