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鸟
2017-06-30
自从不再守着一间办公室朝九晚五地熬日子,这几年出行的时间就多了。为了出行方便,手机上安了一个航旅软件,方便查询航班信息。用了一年多,软件上居然跳出一行字:你就是为飞行而生。自由大概以各种方式存在。不守着一张办公桌,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子,对习惯“被安排”的上班族,许多人还转不过这个小弯。我这几年除了写作、读书,出行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不过,出行这件事,也要量力而行。一个月两三次,能离开生活的城市到另一个地方讲学、开会、采风、会友,是让人愉快的事情。多了不行,超过了,就婉言告谢。就这样,一年下来也要飞几十次,有点鸟人的味道了。
鸟人的味道是什么?是高高在上,也是俯瞰大地。每次飞机快到目的地,空姐都会提醒大家做准备。这时候打盹会被叫醒,敲电脑会被劝阻,只好歪过头去看舷窗外的风景。看得多了,便有了感觉:也许前世是鸟,今天才用鸟的眼光看一下人类的生存。人类是个大词,还是用我们吧。
音符
飞机飞到我们北京上空,从云层中钻下来,天空阳光真叫那个灿烂,但别往地下看,下面城市的头上罩着一个大盖子。让人想起酒店的厨师往餐厅送菜,菜盘上放的玻璃罩。北京上空的大罩子,还是磨沙玻璃般的雾霾,透光不见影。契诃夫有小说《套子里的人》,我想北京人这些年也够辛苦,成了“罩子里的人”。听说减排防霾,有了摘罩子的希望,希望实现的那天,咱一起躺在地上仰天望星星!
飞机飞到珠江三角洲上空,像在一块大翡翠上滑行。往下一看,真美。一望无际的绿色中,百川汇流,将这绿色大地分成一块块不同的宝石。单是珠江就分成7条大河入海,势如蛟龙。蕉风绿野,老天爷格外慷慨。阳光烈,雨水密,海风稠。想不生根发芽都是难事,想不开花结果只剩几块石头。大方的是老天爷,浪费的是珠三角,那么多淡水都白白地流走,分上1/10给西北,那有多好!
飞机在西北飞行,快着陆的时候,舷窗外的大地,就两个字:苍凉。一片黄色的荒原,看不到一点绿色,也看到不生命的迹象,只有飞机的影子投射到大地,也在地上爬行。这好似一个久远的噩梦,当它苏醒时,漫天卷动着沙尘暴。我对这种景象十分熟悉。年轻的时候,站在黄土高原的山峁上,像一只蚂蚁落进热锅里,四顾茫茫,无遮无拦,只有年轻的皮肤承受着烈日的烘烤。这样的土地真快养不活人了。前些年再回陕北,山峁都已经退耕还林,满山的果树让人不敢说我在这里生活过。真希望有更多的西部也像陕北重获绿色的植被,当然现在还仍只是梦,沙漠里总出现海市蜃楼。
在四川的上空,空姐说成都快到了。大多数的时候,窗外的云立马越来越厚,从轻纱秀美的云幔,变成云朵,变成深色的云团。天府之国这个大盆地,盛满浓云密雾。“暗无天日”这个词,我想是四川人想出来的。我在四川生活过30多年,早先只知道,蜀犬吠日是因为盆地的狗没见识过太阳的缘故。当然,因为太阳出来了,会高兴得唱歌:“太阳出来哟嘿,喜洋洋罗……”也证明了天府多云雾而少日照。温暖潮湿让这里物产丰富。我想飞机这么大胆地往下扎,是因为有导航仪,如果真是一只鸟,这么云遮雾罩就朝下冲,要当心一个猛子扎进四川人热辣辣的火锅里。
音符
前世是鸟。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事情,因为当我从鸟的视野看我们的生活世界,有别一种感受。不仅是我,也许我们人类前世就是鸟。飞翔从来就是我们的梦想,而且一直驱动着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前世是鸟。说出这4个字,我只是想说,体验和观察我们生存的状态,不仅要足踏实地,埋头做事,还要能够学会高高在上,俯瞰四方。高高在上,在今天不是个坏词,不要让无人机完全代替了我们的眼睛。
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在窗前望见星星,让我们都记住这4个字:前世是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09月30日)
品读
叶延滨,当代诗人、散文家和批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诗歌登上文坛,而后在杂文、散文、随笔、评论等方面展示出作家创作的丰富性,引起文坛强烈反响。《前世是鸟》是一篇风格清新、意趣高远的散文,它有以下特点:
一、选取独特视角进行立意
前些年,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句另类名言:“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有可能是鸟人。”随着航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加上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地球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古代圣贤“人鸟合一”的理想也成为现实中的图景。但令人遗憾的是,只要环顾飞机座舱中的旅客,就会发现大多在打盹或是看电影,少有人去看舷窗外的风景,去面对变化莫测的云团产生无限的遐思。而本文作者却突发奇想,尝试用鸟的眼光俯视人类生存状态,以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深刻透彻的体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挞伐,带给人们深刻的反思和启迪。如此选取角度进行立意,可谓慧眼独具、匠心独运。
阳光穿越云层照耀大地
二、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文章的主体部分,重点描绘了从飞机鸟瞰大地时的情景。作者在写俯瞰北京时,抓住“阴霾”这一特点生发了联想和想象,把北京的天空比作“罩着一个大盖子”,由此想到“酒店菜盘上放的玻璃罩”,不仅形象生动,也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又有所警醒。作者在写俯瞰珠三角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将南国水量充沛、草木葱茏的秀丽风光展示出来,体现出“秀美”的特征;同样地,作者又写出了西北“苍凉”、四川“温暖潮湿”的特点。生动的描写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写出了祖国山河的绚烂多姿,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带给人美的享受。
三、寓冷峻思考于幽默之中
文章在叙述和描写的同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性文字。言词之间,既有淡淡的忧患,又充满了殷殷的期待。例如寫到北京时,说北京人成了“罩子里的人”,矛头直指“雾霾”这一顽疾,同时又表达出对未来“躺在地上仰望星星”的期许;写珠三角时,在对秀美自然风光进行褒扬的同时,也表达出对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忧患,以及将淡水“分上1/10给西北”的一厢情愿;在对西北肆虐的沙尘暴进行排斥的同时,又表达出自己的愿景:“真希望有更多的西部也像陕北重获绿色的植被。”
仰望星空的男子
杨利伟在太空舱中看地球时,曾经感慨道:“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变化,人类太渺小了。”这也许可以作为文章标题的一个极好注脚:我们不应该苟且于忙碌的世俗生活,如果能够时常以鸟瞰的姿态去俯视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状态,也许会给你的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珠海市实验中学 朱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