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促进思维拓展,打造高效课堂
2017-06-30陈玮
陈玮
高效课堂即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价值观等获得全面协调、综合性的发展,进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上看,即以最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最高的教学产出。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呢?本文认为,以活动促进思维拓展是提升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尊重个性发展,以活动激发兴趣
以活动激发兴趣可以充分将学生的能量激发出来,使其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活动起来,而尊重个性发展就可以很好地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将索然无味的文言文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课呢?首先,教师肯定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若只是勉强学习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于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全文的大意,解决难以理解的词组、拼音等,以避免学生上课时对教师所言内容出现不知所云的尴尬局面。待到上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如根据学生的興趣,让学生各抒己见,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表达,如对作者思想情感、文章内容主旨的认识等。
比如在学习到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圈出、标识出疑惑的地方,并让学生认真阅读,掌握文中的基本内容。讲课时,让学生提出难懂的问题,并让其他熟知该知识点的学生进行抢答,可采取鼓励、奖励的方法进行,进而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竞赛活动,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高效学习的作用。
二、课内与课外并重,重视拓展
根据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标准》可知知识的讲授不只局限于课本,更应是对课本的延伸。当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以拓展学生的多方面技能。课本知识的内容十分有限,如果教师仅局限于课本文字的教学,将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课堂与课外并重,重视拓展。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后再以点扩面,丰富和延伸文本内涵,拓展学生看问题的视野。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超越课堂,进而以更高的视角去看问题。注重课外拓展,抓好课堂教学,两者并重,才是完整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的研读,了解文章的整体构造脉络,进而更好地为学生分析讲解,并有利于借助课本的某一题材或主题、观点进行课外拓展,如以主题背景为拓展点、以表现手法为拓展点等,同时借助互联网媒体技术向学生讲授更多的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或相似的知识点,为学生构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当学生学到八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间是哪年,当时有什么著名的历史事件?”“毛泽东写这首词具有哪些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然后教师采用观看视频、播放音乐、音频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去感受文中诗词的意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进而从整体上提高课堂质量。
三、设置悬念、促进思维
学生对事情的认识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良好的启发诱导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为每个课时巧妙设计导语,可以采取独特的角度作为课文的切入点。精心构思的设计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具有悬念美的课堂开场能引人入胜,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启发性诱导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诗意感,学生对未知内容的跃跃欲试,能够帮助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达到“乐学、乐知”的目的。语文注重熏陶感染,声文并茂的教学设计可以达到入情、怡情的效果。
如当学生学习到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你眼中的园林是什么?谈到园林,你想到了谁,是大观园的林黛玉还是老舍先生?”、“园林从古代什么时候发展起来?”,通过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然后教师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诱导,最后可向学生播放园林、庭院、凉亭等视频画面或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知识,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艺术,初中语文是初中生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它要求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以提高整体的课堂质量。从整体看,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以活动促进思维拓展为原则,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进而促使学生的协调性、综合性发展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第二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225300)